57.6%受访家长认同提升孩子综合素质不一定要上兴趣班
“双减”政策实施已经两年了。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不少家长将“鸡娃”的方向转向了各式各样的非学科类“兴趣班”。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1%的受访家长认为勤上兴趣班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55.3%的受访家长表示,过度上兴趣班会影响孩子正常休息,57.6%的受访家长认为不一定要通过上兴趣班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是顺其自然还是被迫“鸡娃”
在豆瓣“佛系父母联合会”小组中,一名网友发帖称:“明明反‘鸡’的我,似乎也被卷进‘鸡娃’的行列了”。起因是在一次跟其他妈妈的聚会中,这名网友发现别人家的孩子两岁就可以用基础的英语日常交流,5岁的孩子舞蹈跳得灵动可爱,而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疯跑疯玩。“那天回家后我简直睡不着觉,同龄人家的宝宝都那么优秀,我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和他们竞争啊?”这名网友在帖子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立马给孩子物色语言机构和游泳班,开始了她的“鸡娃”之路。
北京海淀妈妈刘玲今年43岁,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此前,她给孩子报过不少兴趣班,目前孩子已经参加了国际儿童画展,并考取了空手道六级的证书。在刘玲看来,兴趣班在竞争中的作用并不是短期内能显现出来的,“短期内能出效果的方式,孩子不一定能受得了,逼得太紧小孩心理也会出问题。”在尝试过很多兴趣班后,目前刘玲的孩子专注在了游泳上。
调查中,53.1%的受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勤上“兴趣班”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尽管如此,一些家长并未停下“鸡娃”的脚步。
来自上海的85后妈妈王悠悠,她的孩子9岁,此前,为了摸索出适合孩子、又便于展示的兴趣特长,她带着孩子试过不少兴趣特长班,最终孩子在小提琴和跆拳道这两个兴趣上坚持了下来。
“在学校,一个会拉小提琴、会跆拳道的小孩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别人也会觉得你大概率是不差的。”对于给孩子报兴趣班,王悠悠觉得多一门才艺,孩子的机会就会多一些。面对“鸡娃”焦虑,她觉得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段位’里把他的下限抬高,不至于让孩子以后感到后悔。
过度给孩子报兴趣班伤身伤心
刘玲发现,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些头部的小学,很多“鸡娃”特别厉害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还会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一些专走文艺生路线的孩子,更是要每天四五个小时不间断地练习,“一些孩子眼神都变得呆滞了,心理问题也跟着出现。”
“家长陪着孩子上那么多班,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自我。”王悠悠表示,过度上兴趣班会让孩子反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而且,目前市面上兴趣特长机构的培训费用也越来越高,“小提琴课四十几分钟要将近500元,跆拳道一对一的课也要420元一小时,再加上考级费用,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负担”。
过度给孩子报兴趣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55.3%的受访家长认为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休息和娱乐,49.2%的受访家长表示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46.5%的受访家长认为高昂的学费让家庭负担更重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过度给孩子报兴趣特长班,除了让孩子负担太重、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之外,还会让孩子的兴趣从有到无。“实际上很多兴趣班包括游学等等,都把教育完全商业化了,已经是变味的素质教育了。家长花了这么多钱,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帮助孩子提升素质、提高能力的作用。”
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让“兴趣班”回归本义
来自湖北的二胎妈妈向荣今年38岁,女儿刚上初中,儿子快六岁了。在她看来,虽然“双减”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培训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并且费用反而有所提升,家长的负担更加重了。
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深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切实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为学生和家长保驾护航。
“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兴趣班回归本义,真正能够帮助孩子增强心智、拓展素质。”李立国表示,校外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教学定位要有鲜明的差异,教育方式要灵活化多样化,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提高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他也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适度原则”,切忌“拔苗助长”。
调查中,57.6%的受访家长认为不一定要通过上兴趣班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到具体拓展综合素质的方式,59.1%的受访家长表示,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识;51.5%的受访家长认为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言传身教;50.8%的受访家长觉得可以通过研学旅游丰富孩子的眼界。
有时间的时候,王悠悠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比如画画、做小手工等,平时,她也会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博物馆,陪孩子运动,“我觉得这些也都是素质教育”。她期待,未来在社区中,能有更多亲子类的活动来帮助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教育一定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49岁的妈妈孙士芳的孩子今年刚刚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她看来,真正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要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让孩子眼里有目标,心中有动力,“要让他对自己有要求,能够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主动让自己变得更好”。
受访者中,学龄前受访家长占19.3%,小学的占49.2%,初中的占21.7%,高中的占9.8%。一线城市受访家长占34.2%,二线城市占40.5%,三四线城市占19.5%,县城或城镇的占4.3%,农村的占1.6%。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悠悠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引进培育599户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 中国医学装备2023年专利申请量全球居首
- 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投入脱贫地区救灾和脱贫民众帮扶
- 胡歌等6人受聘2024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 “国宝中的山西”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串联39处“国宝”
- 北京首个全电能替代示范区:老胡同焕发绿色低碳新生机
- 共话汉字之美 中马书法家在西安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
- 中新真探:糖尿病人不能吃甜味剂吗?
- 财政部公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融国画与京剧两大国粹 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首演
- 厦门创新打造“鹭岛诗会”公益活动平台
- 花灯一点 年味满满 春节气氛组已上线
- 北京中轴线带火老字号,“中轴美食”相关搜索量增长365%
- 受强降雨影响 安徽黄山、宣城等地51万人受灾
- “绿美兰州”主题摄影采风创作活动启动
- 老字号月饼新花样 融入多样元素向年轻人靠拢
- 去年2月至今年2月上海集成电路、电动载人汽车、生物医药合计出口同比增长14%
- 日本出生率连续7年下降 2022年新生儿数跌破80万
- 广州成为近期热度上涨最快的国内旅游目的地
- 中国宣布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
- 热门推荐
-
- 广西梧州举办狮王争霸赛 舞狮人高桩秀绝技
- 青海日用电量首次突破3亿千瓦时 用电负荷今年第16次创新高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英国4月CPI同比上涨2.3%
- 天津举办“龙抬头”民俗主题邮资机戳纪念封发行活动
- 开学警惕传染病 多病共防健康提示请收好
- 金观平: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新路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 2024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启动
- 旅游“热” 藏装“火” 藏装经济出圈了
- 外媒:德国一化工厂爆炸起火 致18人受伤
- “武汉文化旅游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
- 中建志愿者参与马六甲世界遗产保护
- 助民企 “建”行动丨金融“活水”助企业“海阔凭鱼跃”
- 《等级标准》实施两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
- 真实家庭服务、智能家居……我国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正成长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工作 加大预赔力度
- 2023年广东“百千万工程”省级资金达1475亿元
- (经济观察)重庆柑橘出三峡 出口猛增且各“橙”特色
- 加拿大与欧盟宣布在环保、科研创新等领域若干合作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