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企”成印尼求职新趋势
【东盟专线】“到中企”成印尼求职新趋势
中新社雅加达8月7日电 题:“到中企”成印尼求职新趋势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我们曾计划招10名印尼员工,结果收到了150份简历。”在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一个标段上,负责人力资源的经理吉米告诉中新社记者,很多印尼人愿意到中资企业工作,认为这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十年保持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连续多年成为印尼主要投资来源国。2022年双边贸易近1500亿美元,中国对印尼投资达到创纪录的82.3亿美元。印尼也成为中资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根据去年发布的首份《印度尼西亚中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资企业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印尼民众所了解、感知和认可。
吉米举例称,印尼人现在到中资企业、到雅万高铁项目标段求职的热度,堪比当地人向往的印尼中亚银行(BCA)。身为印尼人的他说,身边朋友都为他参与雅万高铁项目的工作而高兴。
这种情况也可以在印尼高校内感知。6月初,位于雅加达的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首场中资企业招聘会,吸引了印尼多所高校的1000余位毕业生。由于热度不减,时隔两个月后,该孔院8月初又举办了一场中资企业招聘会,17家企业到此招贤纳士。
印尼一所高校的大学生Rismiana希望能找到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中资企业成为首选项。中文名叫李莺的她认为,印尼和中国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也是她当初选择中文专业的原因。来自西爪哇省打横市的陶德立直言不讳,他希望能得到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中资企业给了他更多可能性。
“因为薪水待遇不错,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印尼学子也渴望到中资企业工作。”阿拉扎大学孔院中方院长牛海涛说,“到中企”已经成为印尼求职的一种新趋势。
印尼人力资源丰富,这是吸引中资企业落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中资企业的到来,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给民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以印尼德龙工业园为例,仅该园区就招聘了3万多名印尼员工。印尼德龙工业园总经理助理徐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在印尼是实实在在的投资,随着园区四期项目陆续投产,预计还会招聘更多本地员工。
在印尼大唐金光发电公司负责人丁勇看来,企业进入印尼不仅把资本带到了印尼,也带来中国先进的技术,培养和提升了印尼员工的相关技能。
徐捷也表示,这种做法在中资企业中非常普遍,大家很重视印尼员工的成长。不久前,印尼德龙工业园组织60名本地员工到福建省一所高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
“印尼人到中资企业工作,按照当地人说法叫‘知识转移’。”吉米以雅万高铁项目举例,本地员工在这里工作后一般都会掌握一技之长,再到其他企业应聘很容易找到工作,在中资企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简历。(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上周20.9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2月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524万人次
- 证监会同意瓶片期货注册
- 浙江湖州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
- 中国贸促会:已有近500家中外企业确认参展第二届链博会
- 上海: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3.6万吨/日
- 渝昆高铁渝宜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以色列遭大量火箭弹袭击 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 女子与公公发生矛盾被连扇耳光?官方通报来了
- 中国展台亮相莫斯科国际旅交会:推广文旅 加强合作
- 美国学者:中国创造奇迹 一些国家“害怕中国更成功”
- 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营收超16.5万亿元 新业态行业占比逾三成
- 福建莆田端午“爬龙船”习俗沿袭千年 牵动海内外游子情思
- 这些年轻人在直播间“速配”找对象
- 俄称击落乌军“风暴之影”导弹 乌称击落俄军苏-34战机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国在国际团结问题上立场
- 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投用
- (经济观察)国际财经人士看中国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 菲律宾华社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联欢晚会
- 冲浪桨板成新宠 水上运动催热中国“暑期经济”
- 热门推荐
-
- 西藏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墨脱县发布雪崩风险提示
- 第22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入园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 黄金“变现”消费者如何避坑
- 新疆和静冷水鱼变成“热产业” 订单不断 “飞”上全国餐桌
- “九曲黄河 ‘晋创’未来”山西黄河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 (杭州亚运会)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数字应用吸引国际友人打卡
- 广西柳州成功处置一起活动板房漂流险情
- 从美妆穿搭到家居家装 “新中式”风潮强势崛起
- 报告:全球平台经济高速发展面临挑战
- 渣打银行:能源转型需求将成中非贸易增长新趋势
- 粤北始兴洪水退去 有序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 医药企业如何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来了
- 十月稻田亮相糖酒会 东北好大米引领厨房主食新方向
- 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在进境国际快件中首次查获冰毒
- 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学生到全国技术能手 四级视力残疾的他实现人生“蝶变”
- 内蒙古79岁老人坚守非遗传承一线 免费传技造福乡里
- 福暖中国|西藏博物馆举办系列新年活动 让民众体验不同年俗文化
- 广东:共育“粤菜师傅”人才 制定粤菜“湾区标准”
- 成都探索低空经济增长“新航道”
- 云南铁路今年春运已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