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冉:跃动的音符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昊冉,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终身客座指挥。
初见李昊冉,他率先伸出右手,礼貌地表示自己的友好。这位年轻的指挥家虽然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举止依然谦逊有礼。今年6月,李昊冉被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任命为终身客座指挥,成为该剧院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指挥。
李昊冉说话不多,声音很轻,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友,熟悉中略带着一些拘谨和含蓄。“音乐指挥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跟随自己的内心,感受音符的跳动,对我来说,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在谈音乐指挥领域的话题时,有些拘谨的李昊冉仿佛变了个人。
李昊冉的父母都是音乐家,从小家里就有良好的音乐氛围。对于李昊冉来说,好的兴趣培养绝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像拂过大地的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看不见,但随处可以感觉到。
“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在家播放音乐磁带,美妙优雅的音乐旋律总是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不去,就像是我世界的一部分。”李昊冉说。6岁那年,在父母的引导下,李昊冉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受到音乐旋律的熏陶,学习乐器对李昊冉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音乐并非李昊冉童年时期的唯一追求。除了音乐,他还有另一个几乎达到专业水平的爱好——足球。
“我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李昊冉回忆道,“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我也接受了多年的专业足球训练”。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后来因为眼睛的问题,我被预备队劝退,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尽管如此,这段经历教会了李昊冉坚持的重要性,也为他日后在音乐生涯中面对挑战奠定了基础。
2003年,17岁的李昊冉在北京保利剧院聆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执棒的是俄罗斯国宝级音乐指挥大师普雷特涅夫。“当时我感觉旋律就如同潮水一般扑面而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李昊冉说,一场20年前观看的音乐会,如今仍觉得发生在昨日,“也是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音乐指挥家”。
带着对音乐的热爱,李昊冉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他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随后远赴德国,进入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深造。“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西方音乐文化。”在欧洲生活的10多年里,李昊冉不断吸收着各种音乐养分。“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音乐厅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这些经历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李昊冉回忆说,他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求学时找到了自己的路,“要当好一名音乐指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关注指挥本身,而是要全身心投入音乐和文化的理解中’。真正的指挥艺术,源于对音乐的深刻感悟和对文化的广泛认知。”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语言艺术。对音乐进行深入地解析与解读,就必须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再现。“一名合格的音乐指挥家,必须深入解读古典音乐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李昊冉说,这种对文化的深度理解,或许是他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段音乐中,作曲者往往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将自己的情感或清晰或隐晦地记录在乐谱中。阅读乐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其实就是阅读一段历史和人物的一生。“在演奏前,不仅要熟悉乐谱音符,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以作者的身份深度沉浸在历史大背景下,去感受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从而感受他们蕴含其中的感情。”
为了更好地让自己沉浸在作曲家的世界里,李昊冉不仅要熟悉音乐、乐谱,还要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心情,以及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同时,音乐指挥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情绪,要把情绪表达出来,就必然要深入挖掘作曲家想表达什么。为此,他不仅学习作曲家所在国家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还专程前往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故居,以第一人称视角去品味作曲家的一生。“有的时候,我甚至感觉我就是作曲家本人,我会因他的经历或喜或悲,或恨或爱。”
李昊冉与马林斯基剧院的渊源,始于2022年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大赛。在其指挥家单元比赛中获奖后,他被俄罗斯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赏识,并被邀请参加马林斯基剧院的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节。原计划是李昊冉指挥半场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但命运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挑战。
“当天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说捷杰耶夫大师身体不适,让我代替他指挥上半场的《彼得鲁什卡》。我当时答应了,虽然从未指挥过这部作品,但至少是熟悉的。然而,到了剧院才发现,演出的不是大家熟知的1947年版本,而是1911年的原版。”李昊冉只有两个小时来熟悉总谱,没有任何排练的机会,只有一次走台。李昊冉说,那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紧张的时刻,“但我告诉自己,必须非常专注和冷静”。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在中场休息时,捷杰耶夫突然打来电话,要求李昊冉临时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管乐八重奏》。同时,长笛首席因身体不适无法出席,需要临时调换另一位乐手。“八重奏原本不需要指挥,我完全没有准备,更何况还有乐手的临时变动。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迎难而上。”
李昊冉迅速作出反应:“我们利用中场休息的时间,在后台与乐团成员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和准备。虽然时间紧迫,但大家都非常专业,迅速调整到位。”最终,李昊冉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在《火鸟》组曲的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给了我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从2014年在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上一举夺魁,到现在成为马林斯基剧院的终身客座指挥,李昊冉用了10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顶级乐团:柏林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等。在国内,他是北京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也与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多个乐团有密切合作。
“每一次登台,每一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家合作,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音乐指挥是将情感传递给音乐家,再反馈给观众的角色。对文化的钻研,必须让熟悉本国文化的人认可,他们才会进一步认可你的音乐指挥能力。”李昊冉说,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希望通过我的指挥,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指挥家的使命,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杨逸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学者研发食管癌筛查新方法 “胶囊”采集细胞助患者早诊早治
- 深圳文博会:台商搭棚“办桌” 在地文化融入文创产品
- 宁夏:粽香迎端午 订单赶制忙
- 广州铁路:粤湘暴雨接踵而至 广铁部分列车将停运
- 孩子误服了药物家长第一时间怎么做?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军基地,造成22人死亡
- 北京25座水库拦蓄洪水超4亿立方米
- 拉萨拥有市场主体18.6万户
- 竞业限制,应该限制什么
- 专家谈HPV“疫苗犹豫”:二价HPV疫苗已能预防大多数宫颈癌
- “苏拉”“海葵”致17地市受灾 广东拨付1.75亿元救灾
- 深圳:超充站数量超加油站 充电速度”一秒一公里”
- 今夏高温天气为何频现?
- 何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
- 四川“9·5”泸定地震一周年:部分民众迁新居 灾后重建仍继续
- 经济观察:中国储能产业迎快速发展期
- 长安航空暑期将开通西安直飞普吉航线
- 让游客留下美好“第一印象”
- 演出市场活跃不能让“黄牛”们狂欢
- 航天科技用于高端医疗 第二款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
- 热门推荐
-
- 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拼多多二季度营收523亿,消费恢复态势向好,坚持高质量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临县:香菇飘香丰收忙 增收致富有“密码”
- 合肥机场将开通合肥至韩国首尔航线
- 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达9761亿元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沙特交易所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 重庆签约6个外资项目 总金额75.7亿元
- 一些品牌为何总是热衷跨界联名?
- “不爱走亲戚”可能不只是因为年轻人的叛逆
- 别把身材管理变成苦差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已有至少38名记者在冲突地区遇难
- 加强田管保丰收 这些科技手段省时省力还省心
- 《黑天鹅》作者警告美国:债务膨胀“死亡螺旋”对经济恐产生灾难性后果
- 印度发生火车脱轨事故 至少3人死亡29人受伤
- 招行发布老年人防骗贴士 以智慧风控体系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
- 四川眉山:院士专家齐聚为卫星产业发展把脉论道
- 新业态、新焦点 网购纠纷需新解
- 1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环比微涨 二手房成交活跃度较高
- 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助推房地产市场加快复苏
- 巴西已报告13例H5N1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