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储能产业迎快速发展期
(经济观察)中国储能产业迎快速发展期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刘文文)世界光伏看中国。当前,光伏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是推动中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然而快速发展之下,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创维光伏总经理马龙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竞逐“碳中和”,碳排放的核心是在发电侧,火力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巨大。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发电是推动能源结构改变,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必选项”。
十多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也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如今中国已是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最快、产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光伏产能占世界比重超过80%。
“中国光伏已经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马龙说,但也要考虑到,光伏发电是间歇式的,具有不确定、不稳定的特点,且消纳问题也制约着光伏的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马龙表示,唯有储能才能破解新能源发展瓶颈。他判断,今年是储能“元年”。
马龙进一步分析道,相较国外的储能产业来说,中国储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光伏系统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家对于储能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储能在今年应该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今年以来,中国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储能产业发展。在国家层面,国家能源局近日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到,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新型储能可发挥支撑电力保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等重要作用,具有多元、多时间尺度的应用场景。
在地方层面,多省份已发布支持储能相关政策。例如,在储能规划方面,山东计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设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广东计划,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在新能源配储方面,河南出台政策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支持企业实施“分布式清洁能源+储能”项目。云南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行为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通知》,提到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的10%配置调节资源,可通过自建新型储能设施、购买共享储能服务和购买燃煤发电系统调节服务等方式实现。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储能已在电力企业新业务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大储能研发投入、探索储能的多种应用模式,尤其是大力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已是大势所趋。”马龙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丨连续六年进博会首发新品 乐高集团看好中国市场
- 中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投产
- 全球海拔最高大型抽蓄电站开工建设
- 内服振动胶囊有望治疗肥胖
- 昆明南-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压缩超1小时
- 山河锦绣春意浓 航拍镜头中感受春天里的中国
- 国际识局:超级大国不作为,美国“魔杖”在加沙失灵了?
- 5年投入50亿 阿里大文娱联合香港文化娱乐界发布“港艺振兴计划”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校地同心”激活“人才春水”
- 江苏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进高质量发展
- “五一”假期游客探寻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开启文化体验之旅
- 暑运收官 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发送旅客3748.5万人次
- 人民财评: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 中德两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
- 上海:借赛事选拔、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中国A股首现投资者保护机构提名选任独董
- 再爆致命枪案!美国佐治亚州枪击事件致3人死亡
- 从“煤城”到“暖城” 内蒙古鄂尔多斯刷新城市名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新时代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会议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举行
- 新疆托克逊县:玉米晾晒场“晒丰收”
- 热门推荐
-
- “马鞍山长江保护日”的绿色承诺与行动
- 到底什么算普宅和非普宅?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 上海探索“实习见习+就业招聘”模式 助两岸、港澳侨大学生进入就业“预热期”
- 探古迹访校企 台青夏游三秦“俑”续探索
- “津津有道——Dou游中国数字文旅发展论坛”将在天津开幕
- 公共场所直播拍短视频边界在哪?
- 加拿大今年4月就业数增长 失业率和就业率环比均持平
- 中秋国庆将至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好戏连台
- 突破350万!黄山风景区年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 福建厦门:实地踏查摸底数 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 广西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 将出实招根治欠薪
- 新漫评:枪声不断党争不停经济不振 美国“独立日”之殇
- 祁连山下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恢复运营 乘高铁游千年皇家马场
- 中韩青年梦享微电影展为华语青年电影人梦想加油
- 荷兰司法机构裁决荷兰边防检查存在种族歧视做法
- 《飞驰人生2》,打破电影续集口碑下滑“魔咒”?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敌对必然双输,伙伴才是中美彼此的正确定位
- 美国党内分裂导致候选人僵局 众议院持续瘫痪
- “避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金观平:持续培育壮大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