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身材管理变成苦差事
今年春节档,《热辣滚烫》成为现象级电影,人们为主角“乐莹”的蜕变而感动时,也期待演员贾玲瘦身100斤的现实能“同步”到自己身上。对此,《热辣滚烫》体能总指导、资深体能训练专家刘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演员服务于角色,身材管理的目的和条件有一定特殊性,很难被大众直接效仿和借鉴,但通过公众人物的励志改变唤起大众关注科学健身是件好事,“希望大家更多地去理解影视剧背后深刻的含义,不要盲目模仿表面”。
“重视健康、主动进行身材管理应该是长期存在的,既需要保持热情,又不能只依靠热情。”刘佳以减肥为例表示,不建议大众以“一定要瘦到多少斤”为目的,更要关注自己的综合健康状况,“‘三高’、睡眠质量差、骨关节负担等困扰我们的健康问题,很多都与肥胖有关,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除了个人的健康审美需求外,健康指标更是大众是否需要身材管理的参考依据。
通常情况下,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通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得来,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正常范围是18.5-24.9——记者注)是不少对健身有基本了解的人群最常用的衡量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在刘佳看来,一方面,该指标会随人的生活、运动习惯变化略有浮动;另一方面,评估综合健康情况,单一指标不具有说服力,“有的人被称作‘瘦胖子’,BMI指数正常,但体脂比例高得惊人,这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因此,体脂率也是不容忽视的指标之一,他给了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男性在10%-19%,女性在16%-26%”。此外,内脏脂肪指数和激素水平也应关注,“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情绪同样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能力”。
然而,当身体发出确实“需要减重”的信号后,如何在数字面前保持耐心、评估自己的减重是否合理?刘佳透露,在科学的运动、饮食及睡眠等综合作用下,每个月减重7-12斤是正常范围,“如果减掉的以脂肪比例为主,就是最好的结果”。可大部分需要身材管理的人群,初期很难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刘佳建议,此时可以把体重数字和外表变化暂时搁到一边,关注身体是否在朝着积极正向发展,“睡眠是否更好了”“白天工作疲劳度是否降低了”“运动能力是否提高了”等,他强调,这种更全面的评估有利于缓解甚至规避减重焦虑,帮助人们坚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身材管理不是一道马上要给答案的数学题,不能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可能会让身材管理的过程走向极端,出现节食、过量运动等有损健康的“昏招”。刘佳表示,“少吃”不代表要一味地追求减低食物热量,而是要少吃不健康的、复杂加工的食品,多吃一些天然、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多动”也不能一味加大运动量,“身体承受不了就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从而又产生焦虑,后面就更难坚持了”。
一个数据有利于监测自己的运动是否过量。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大概在60-100次/分,“经常运动的人可能会低于60次/分,如果你坚持运动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的静息心率从70次/分降到62次/分,这可能是身体向好的一个表现”。但如果发现体重不变,开始加大运动量,身体缺乏充分的休息和营养补足,“你会发现静息心率可能连续几天都在上涨,此时说明你已经运动过量,需要休息了”。
此外,盲目跟风选择运动项目也是“操之过急”的表现。在《热辣滚烫》的带动下,拳击运动掀起热潮。在刘佳看来,作为一项短时间内可以达到高消耗的运动项目,拳击确实有助于身材管理。但他强调,拳击既需要敏捷的移动能力,还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综合。因此,并不适合运动基础薄弱的人群,“如果很感兴趣,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从基础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地参与”。
身材管理是否“成功”?数字不是唯一指标,刘佳更看重“是否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是否有一项能激发你“动起来”的运动项目,“除了室内力量训练外,如果能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坚持,比如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等,两者既能相辅相成,也能帮助大家真正爱上运动”。在他看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身材管理能否持续的前提,不少人半途而废或进入误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身材管理变成了一份苦差事”。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陕西:“铁路+旅游”催热“文旅夜间经济”
- (两会速递)2024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青海湖水域面积达到近十年来最大值 湟鱼洄游迎来高峰期
- 湄洲岛:“和美海岛”养成记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
- 美国教育部调查哈佛大学录取政策是否存在种族歧视
- 助企“拼经济” 浙江宁波发挥贸促优势搭中外合作桥梁
- 春运前5天广东累计发送旅客超1700万人次 同比增长逾45%
- 不负山海:三个“美丽邂逅”的厦门故事
- “单科破格”不只是给偏科生带来出彩机会
- 网传可可西里野狼投喂变胖 专家:关爱勿干预自然生存法则
- 浙江文旅观察:年轻人为何热衷“奔县”?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 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带藏乡学子“游”太空:有梦想,美好东西都能创造
- 3000多米地下,年产百万吨页岩油怎么压出来
- 澜湄国家代表共商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合作机遇
- 德总理朔尔茨新年致辞呼吁民众团结应对挑战
- 展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之美(侨界关注)
- 财政部:1至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762285.3亿元 同比增长3.9%
- 高通胀打击消费者情绪 七成民众认为美国经济状况不佳
- 热门推荐
-
- 传统美食品出新滋味
- 父女并肩“战”高考:考场内奋笔逐梦,考场外保电护航
- 柬埔寨出台新政 提振房地产行业发展信心
- 万人调查揭示影响我国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主因:禁忌证误解、副作用过虑
- 个头虽小,实力强悍,“贝碧嘉”怎么炼成狠角色?
- 叙利亚总统:美国是世界安全稳定的威胁
- “就业率基本百分百”,殡葬专业的冷热变迁
- 近700名学生集体退学 把办学当生意是在坑学生
- 外卖老年餐,需要“开胃”
- 中消协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 《刀尖》在“打捞”历史
- 中国梆子大会在“上党梆子之乡”山西高平举办
- 中法友谊在葡萄酒香中历久弥新
- 东西问 | 短评:北京何以迈向“世界文脉标志”?
- 中秋将至,探寻北京历史上的赏月胜地
- 德国5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重新开放旅游签证
- 国际识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脱口秀主持人说了句真心话
- 【我们这些年俗】滚冰祈福
- 四川“绵阳造”人形机器人上路“实习” 劝导文明交通
- 海关总署:11月1日起出入境人员免于填报健康申明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