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报刊亭:能否继续扮靓城市风景
【记者观察】
编者按
昔日,遍布街头的报刊亭作为城市的“书香符号”,发挥着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助力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随着时代变迁和阅读习惯改变,如今许多城市的报刊亭大幅减少,或转作他用。然而,仍有不少人对这方“心灵园地”怀有别样情愫,因地制宜、创新拓展,探索着“老报亭焕发新生机”的路径。
初冬时节,我们走访几位街头报刊亭的坚守者,聆听他们与读者、与报刊的故事,思考关于阅读和生活的命题……
清晨,当一抹霞光染红天际,在云南省保山一中校门口的报刊亭里,李安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三五个学生结伴而过,笑盈盈地送上问候。在这一声声问候中,李安平度过了23个春秋。她爱这些孩子,也爱自己的报刊亭:“报刊亭就像家人,真的离不开它了。”
报刊亭是展示城市肌理的微型窗口,是跃动于书香社会的曼妙音符,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文化倡导和信息传播。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很多报刊亭举步维艰,甚至渐渐消失;然而,也有一些报刊亭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在留住油墨清香的同时,进行着功能上的多样化探索。
一边是数量的锐减,一边是功能的增加,一减一增之间,报刊亭能否成为“不会消失的风景”?
1.城市街头,那抹难忘的文化亮色
李安平的报刊亭不大,仅有三四平方米。但“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各类报纸杂志、小说书籍依次排开、琳琅满目。“别看亭子小,但就靠它,我和老伴儿供出来了两个儿子,老大在北京念完大学,又参加了工作。”对她而言,报刊亭是生计所系,更是情感所寄。
2000年,李安平和丈夫双双下岗。经人介绍,经营起了一间报亭。也就在这一年,国家多个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建设报刊零售亭的通知》,引导报刊亭在安排下岗职工、满足文化需求、方便市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
3年后,家住浙江杭州的莫永平也放下了“铁饭碗”,在邮政报亭里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这位健谈的中年人戴着眼镜,头顶咖色渔夫帽,说起话来,笑纹爬满脸庞。他说,经营报亭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自己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大千世界的纽带与桥梁。
莫永平报亭的顾客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年纪在60岁以上的退休教师、干部;另一类是在读的大中学校学生。“当看到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拄着拐杖来买《读者》,或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买英文报纸时,我总想为他们多做些事。”
时间一长,报刊亭“粘”住了不少顾客。既然大家都有读书看报的喜好,为何不以报刊亭为“聚点”办一个免费读书会呢?莫永平的想法,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推出的《城市书签》公益阅读活动不谋而合。于是,读书会的活动开始了。
每次活动,都有不少街坊搬着小凳子赶来,坐在报刊亭前,手捧书报,时而思考、时而探讨,还有人视频连线远在海外的朋友,让墨香弥漫的阅读体验无远弗届。
与莫永平不同,90后青年乐科恩将经营报刊亭当作创业的起点。在料理报刊亭的同时,她喜欢和顾客聊天,把大家愿意分享的家长里短掰开了、揉碎了,制作成生活气息浓郁的短视频,其中不少竟然成了“爆款”。这方报刊亭,也渐渐成为人们身边一片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在广州、杭州、长沙等城市,一批报刊亭拥有了更加时尚的外形,除了延续售卖报刊的“主业”外,还增加了“互联网+”服务业务,其因新功能、新特点而备受关注。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杜振华介绍,我国城镇报刊亭主要由邮政、报业集团和民营等主体设立,邮政报刊亭数量占比过半并居于主导地位。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报刊亭数量锐减,其经营方式普遍由单一售卖报刊向提供综合性、数字化服务转型。
2.传统报刊亭,缘何式微
“我上大学时,报刊亭是个令人着迷的地方,那时常常买报、剪报作为收藏。”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孙兵记得,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自己专门跑到报刊亭,购买了开幕当天的一份报纸珍藏至今。可直到有一天,当他发现学校里的一座报刊亭正被拆除时,才意识到自己已有十几年没再造访过这类“小亭子”了。
莫永平对报刊亭不断减少的事实更是深有体会:20年前,与自己同期开办的报刊亭有400多家,如今却只剩下60多家。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团队曾对北京市海淀区二环至四环以内的街道进行走访调查,他们告诉记者:2013年至2021年间,所调研区域的报刊亭数量从近280家减少到130家左右,减幅超过50%。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报刊亭锐减是普遍现象。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邮政报刊亭总数由2010年的2.8万处下降到2022年的0.8万处,12年间下降了71%。仍然存在的报刊亭,也大多经营困难,或依靠五花八门的“副业”艰难谋生。
报刊亭逐渐式微,到底有哪些原因?
许多受访者认为:报刊亭所代表的传统售卖方式,难以与时俱进地跟上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公众阅读习惯发生改变,获取信息的时间、空间变得多元而灵活。纸质书刊不再是阅读的主要渠道,逐渐淡出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视野。
“一方面,书报杂志的人工、纸张、市场成本不断攀升,售价也随之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公众更倾向于通过电子阅读免费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报亭的存在空间。”杜振华分析。
从经营者的角度看,报刊亭管理运营基本采取委托代理的方式,代理方多是不具备太多经营技能的普通群众。“在市场要素日渐复杂,信息管理更加先进的今天,多数经营者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受访专家普遍认为。
“城市报刊亭所属类别各不相同,如何归口管理不够明确。”杜振华表示,如果有一个统一的监管部门统筹推动,报刊亭的转型整改应当会更加顺畅有序。
3.探索转型,让书香永驻街头
当下,城市更新改造如火如荼,是否还应为报刊亭留出一席之地?很多受访者认为:报刊亭确实不再有往昔那样“遍地开花”的可能性,但不少老年人、纸质阅读偏好者、书报收藏者等仍然对它们有需求,同时,它们的存在让城市的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因此,如果能在分布位置、功能作用等方面科学设置、转型提升,保留一定数量的报刊亭不失为一件“美好的事”。
一些为报刊亭转型而进行的努力,正在悄然发生。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报刊亭工作人员曾走访了数十家报刊亭,在一次次恳谈中找问题、听意见、谈想法,最终形成的改革方案得到了经营者的支持。
“数量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他们将这种探索总结为“三新”,即:新模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不同地点的报亭增设“众创公益直播间”等数字服务平台;新服务,推动闲置物品循环利用以及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落地生根;新力量,引导青年创业群体参与,为报刊亭注入创新活水。
“报亭又热闹起来了!”现在,江苏南通崇川区居民已经习惯了到身边的报刊亭阅读打卡。点一杯咖啡,往小椅子上一坐,翻几页最新的报纸杂志,惬意和美的“街头风景”生机盎然。这,得益于当地协调相关部门,为报刊亭新增了售卖咖啡等业务,丰富其经营模式,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报刊亭转型的“新芽”,也在南国沃土上悄然萌动。
近年,一批深红色调打底、造型精巧的智能报刊亭成为广州街头“新宠”。除了主营自助售卖或借阅书报外,这些小亭子还具有生活缴费、手机充电、共享雨具等便民服务功能,与公众之间的贴合度进一步增加。
杜振华曾系统梳理过国内外报刊亭转型发展的经验,她认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关键举措之一。“借助数字技术为报亭赋智、赋能、赋值,合规拓展经营范围,升级改造零售终端,增强人性化设计。”
“在城市规划与治理中,政策制定者应深入调查研究不同报亭的特点、价值以及适宜其发挥作用的场合,因地制宜、适时施策。”孙兵认为,报刊亭应与城市其他要素有机融合,作为市域规划建设的工具之一,促进城市更新改造与文化信息传播。
“政府应当在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方面给予报亭一定扶持。”杜振华认为,报刊亭的管理制度也应更加明确,加强统一的机构管理,突出其公益性,让报刊亭真正成为弘扬文化、服务人民的新型驿站,为城市街头增添色彩。
(本报记者 李晓 本报通讯员 丰瑶 张川惠子)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陆健、吴春燕、唐一歌、王斯敏)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世界都在看,彻底支棱起来了!
- 江苏武进一企业因粉尘爆炸致8死8伤
- 前7月广东出口突破3万亿元 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570.8%
- 用了5年的冰箱只值60元 旧家电为何卖不上价?
- 中国推动与东盟共建人力资源合作“朋友圈”
- 当博物馆被重新定义
- 浙江文旅观察:除了现代戏,越剧还能怎么“新”?
- 二次创作“翻红”文化IP 名著“梗”吸睛中国青年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首映夺魁
- 创新信用卡消费新场景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持续恢复向好的势头
-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案:8名高中生受伤 枪手仍在逃
- USANA葆婴启动2024轻赢99体重管理大赛,引领健康减重新潮流
- 天津开放首批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 推动“数字高速”建设
- 一条民资控股高铁线,为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提速
- 江西文演市场持续火热 “唱游江西”好戏连台
- “小”企业登上奥运“大”舞台 让世界看见中国“智”造
-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 领略苗乡独特风情
- 人的记忆可否“子承父业”
- 直播“扮穷”“卖惨” 博主自导自演 网络虚假乱象该如何整治?
- 热门推荐
-
- 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国际论坛在巴黎举办
- 高温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症状 专家:患儿应接受规范治疗、长期管理
- 热播剧《亲爱的小孩》中“生娃救娃”科学吗?
- 清明节假期银川铁路部门将加开至兰州、西安、天水等地列车
- 第五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于苏州启幕
- 藏族姑娘回乡创业传承民族服饰 助力“打工村”变“共富村”
- 重达660吨 浙江三门核电4号机组“大锅”顺利吊装
- 乡村民谣、硬笔书法、非遗手工……这届年轻人为啥抢着上夜校?
- 以色列媒体:以军与埃及士兵在拉法交火
- 快讯!“叙利亚反对派人员已进入总统府”
- 京津冀千余名少年儿童共迎“六一”国际儿童节
- 和评理|别再拿“国家安全”说事!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恐慌,实则源自美国的不自信
- 细胞内酸性环境失衡 或诱发帕金森病
- 2024“智汇拉萨 共创未来”人才周活动在拉萨开幕
- 广东: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开通低空客运航线
- 盛唐时期如何藏宝?金银细工成就绝活“套装”
- 日本福岛近海海域发生5.8级地震
- 不算计,才是“双11”的正确算法
- 中国公布未来三年政府采购重点改革任务
- 当传统节日遇见奥运文化 颐和园举办双奥文化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