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亲爱的小孩》中“生娃救娃”科学吗?
资深儿童白血病专家:没必要,不可取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小孩》让不少观众感受了一把婚姻和家庭的复杂滋味。最近,剧情又迎来了全新的冲突:已经离婚并重组家庭的方一诺和肖路,面临女儿禾禾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困境。在最新的剧情发展中,好不容易等到的骨髓捐赠人突然变卦了,医生提出了“最后的办法”——由亲生父母再生一个孩子。
凭借真实的生活质感,《亲爱的小孩》近日在不少年轻观众中掀起了热烈讨论。除了重新审视婚姻与家庭的责任,最新的孩子患病情节更让剧情冲突达到顶点。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小儿血液/肿瘤专科主任周敦华教授看来,“生娃救娃”的情节固然艺术感染力十足,但从专业的医疗角度来看却“错到离谱”。
剧情 1
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要移植?NO!
80%以上的儿童患者仅通过化疗就能治愈
在《亲爱的小孩》中,方一诺和肖路的女儿禾禾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为此提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案,但亲友配型均不成功,只能等待骨髓库的消息。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配型成功的,结果捐赠人又改主意了……这让很多普通观众产生了“儿童白血病很难治”的印象,事实真的如此吗?
周敦华教授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白血病,约占儿童白血病的80%。而患上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其实80%以上都不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要通过化疗就可以治愈。没错,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我们从来不谈几年存活率,而是直接说治愈。因为它的预后情况非常好,这一点跟成人患白血病有较大的不同。”
周敦华教授进一步解释:“一般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孩子,我们会先帮其进行化疗缓解。大部分人经过两周左右的化疗,就能达到缓解,之后如果持续5年不复发,那基本上99%的概率就不会再复发,也就是终身治愈了。所以很多人,包括一些影视作品的人物,一提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立刻想到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不正确的。”周敦华教授举例说,她过去治愈的孩子,不少已经上了大学、结婚生子,“他们后来的成长就跟正常的孩子完全一样”。
剧情 2
如果做移植,最好的供体来自同胞?NO!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么治反而容易复发
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周敦华教授回答:“那些病情高危,特别是化疗后产生严重耐药性的,或者是白血病复发的,都可以考虑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首先这种情况的比例并不高,在10%至15%。另外,即使要做移植,现在医学界的共识也是不首选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一半遗传自父亲,一半遗传自母亲)配型全相合同胞做供体。换句话说,生一个孩子来救另一个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孩子,国内外的医生都是不倡导的。”
为何不能这么做?周敦华教授解释:“因为淋巴细胞白血病跟髓系白血病不一样,它是属于淋巴细胞的癌变。而淋巴细胞本身就是一种在抗肿瘤、抗炎、抗细菌、抗病毒方面非常有用的细胞,所以移植之后,它能够识别患者体内残留的癌细胞。但如果供体的细胞跟原来的细胞太‘像’了,它就无法识别癌细胞了,所以即使移植成功了也容易癌症复发。”
为了解释这一点,周敦华教授又科普了一个“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移植进去的细胞会杀伤它认为是‘异类’的细胞。反过来说,如果它认为这些细胞都是‘同类’,自然就不会‘杀’了。所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移植,最好有那么一点排异反应——不要太大,但也不要完全没有。假如是一个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一点排异都没有,就无法杀伤癌细胞了。”
当然, 不少疾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欢迎同胞供体的。比如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的时候,就会考虑首选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周敦华教授说:“因为它们并非恶性肿瘤疾病,机制是不一样的。”
剧情 3
孩子得病后,再生一个“救命娃”?NO!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等不了你这么久
《亲爱的小孩》改编自2008年正式公映的王小帅编剧及导演作品《左右》。电影版中,离婚夫妇想要生第二个孩子的想法自然遭到了现任丈夫和妻子的强烈反对。但最终,救女心切的母亲还是坚持这么做,因为试管受孕不成功,她最后甚至选择了偷偷瞒着其他人,跟前夫进行了自然受孕。对于踌蹰的前夫,她给出的说服理由是:“与其我们这样被动地等,不如我们主动一点,9个月之后,脐带血就能救孩子。”如今《亲爱的小孩》的剧情未发展到这一步,但所有人也已开始面临同样的伦理和现实考验。
对“生娃救娃”的情节,周敦华教授直摇头:“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实等不了你那么久。如果是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我们一般在病情完全缓解之后,最多再进行一到两个化疗就一定要做移植。这个时间一般也就在两个月左右,最多不超过四个月。你说癌细胞能不能等一等,等到我第二个小孩出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在等待的过程中,病人为了控制病情要坚持做化疗,但做太多化疗会导致病人身体太弱,对未来的康复不好,更糟糕的是化疗药打多了还会产生耐药性。”
甚至9个月的等待期也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原生父母为了救孩子再生一个,但很多时候已远超黄金受孕年龄,“再加上那种精神的巨大打击,想成功怀孕会更难”。
原生父母即使成功受孕了,想要生出跟病孩HLA全相合的孩子,机会也只有1/4。“大多数情况还是生出了半相合,那跟父亲移植也差不多。”周敦华教授说,“其实中华骨髓库拥有大量的供体,所以即使家中有病孩需要移植,父母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至于脐带血移植,周敦华教授介绍,她所在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全国最早研究脐带血的医疗机构之一,“我们在1998年就完成了全国首个脐带血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案例”。她介绍,脐带血对不少儿童病症来说确实有奇效。同时,脐带血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难找。周敦华教授解释:“现在国内有包括广东省脐血库在内的多家脐血库,再加上脐带血移植因为排异反应相对较轻,不需要全相合,所以现有的脐血库基本能满足治疗需求,很少会出现需要移植却配不到的情况。”
“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对公众传播科学和正确的医疗常识。”周敦华教授总结说,电影《左右》拍摄的时候,医疗技术尚未如现在这么完善,“但今天我们的医疗水平已经大大地进步了,大家完全不需要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太大的恐惧感或焦虑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财税咨询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上市公司领衔
- 共享“风光”之利 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
- 新疆呼图壁第四届冰雪风情节开幕 激活冰雪经济新动能
- 广东聚力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
- 青海海晏:首批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进山东订单签约并发车
- “神州北极”漠河:新年第一天迎来绚丽北极光
- 徒增全球风险!欧媒:制裁已成为美国的“万能工具”
- 代表建议开发梅花鹿资源,农业农村部:鹿茸药性峻猛,不宜作食品原料
- 福州2名牺牲消防员身份已确认
- 加强运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各地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 四川一高校春假连放7天鼓励学生赏花恋爱
- “美好生活·世界共赏”——驻华使节夫人文化交流活动圆满落幕,2025新春主题盛会蓄势待发
- 法国新政府正式组阁 公布内阁成员名单
- 前三季度“两新”发展势头良好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部署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 安徽计划推出千余场新春系列活动
- 安徽将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 推动建设国家徽学研究院
- 三峡国际机场T2B航站楼正式启用
- 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1%
- 世界奶业大会侧记:“中国乳都”绽放别样风采
- 热门推荐
-
- 青海贵南茫曲国家湿地公园新增鸟类29种
- 总台CGTN举办首场《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多样性》新媒体论坛
- 今年1—5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8.36%
- 北京610处行人过街绿灯增加时长
- “春节压岁钱,花光了我的年终奖”
- 江苏扬州平山堂“初心讲堂”:穿越千年邂逅“东坡先生”
- 150余位“艺坛翘楚”齐聚呼和浩特 共话文艺“繁花竞放”
- 韩日首脑重启“穿梭外交” 韩媒:难期待日本回应历史问题
- 15日至20日北京预计迎寒潮和持续低温 发布多项预警响应措施
- 国际知名民调机构:中国人幸福感全球最高
- 乡村观察:农遗十年,香榧如何闯新路?
- 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广州首映
- 青海海晏民众眼中的“人生规划师”:授业解惑公益指导报考22年
- 四川邛崃黑茶首次经同江口岸出口俄罗斯
- 奖励唐卡和牦牛 青超联赛传统与现代交织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显效能
- 重视老年人的手机使用安全
- 国家电影局:联合电影票务平台 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
- 惠誉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
- 住建部解读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