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哈尼梯田 人类农耕文明千年梯田的“活态传承”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层叠而上的梯田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坡之上,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被称为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系列报道《文化中国行》走进哈尼梯田,感受千年梯田的生动传承。
清晨,伴随着太阳跃出山峦之间,秋日的第一缕暖阳泼洒在哈尼梯田之上。每年的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丰收季尾声,不少梯田已经完成收割,整齐的稻秆折射出灿烂的朝霞,是梯田景观的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云南游客 解林颖:太美了,真的没想到有那么漂亮,那么震撼。
广东游客 陈岚:整个景观超出我的预期,来到这里感觉很美、很仙气。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总面积超过100万亩,是全国首个同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地。梯田核心遗产区坐落于元阳县,总面积约为7万亩,包含了三个乡镇,82个村寨,约6.4万人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 哈尼梯田是当地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在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依山就势,通过长期农业劳作创造出的自然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耕作历史中,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一个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管理保护领导小组成员 朱文珍:我们还在田里养着鱼,还养着鸭子,“稻鱼鸭”成了我们哈尼梯田遗产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片宝贵的遗产我们要代代相传,这是我们边疆各民族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农业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当地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也构成了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风貌。老乡们仍然能住在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民居,保持着梯田耕作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家门口获得收益。
元阳县文联主席 马继春:这几年来,来元阳梯田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让游客增加体验感,我们结合了传统的哈尼梯田文化元素,做了很多大胆的努力和创新。比如说做了很多文创,比如包包、乐器和服饰之类的,他们的满意感特别强,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守护哈尼梯田的另外一种形式。
哈尼梯田的乡村旅游越发火热,不少年轻人也乘着梯田观光的东风回到家乡,做起了新一代的梯田守望者。从经营民宿、餐饮,到设计哈尼族特色时装,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在用新的方式传承着千年梯田。
2023年,哈尼梯田旅游总人数突破了42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38亿元,相较2022年增长了18%。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维护着世界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在“活态传承”中达到了平衡,历经千年的哈尼梯田也愈发鲜活,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伊圣楠 张如尧)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强对流预警!北京、天津等地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 商务部定点帮扶湖南城步 41个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国家统计局:7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 PPI环比降幅收窄
- 近百名国际学生相约“神仙居住地”:欣赏美景 体验年俗
- 中国船舶MARIC研发绿色节能低碳船亮相上海海事展
-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拜登和特朗普都在着急“邀功”
- “辽字号”文化精品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精神食粮”
- 国家图书馆“文津阅新”首次出京走进临汾 将在各地开展阅读推广
- “巴掌田”上出实招 科技让重庆山地农业更“智慧”
- 湖北宜昌:加快打造全国重要高端电缆生产基地
- 广西遭遇特大暴雨 玉林降雨量破历史极值多地停课
-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
- 重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多地日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
- 京津冀地区首个商业保理仲裁庭在天津揭牌成立
- 鲁南古陶窑作坊六世传承 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经济韧性和吸引力不减 2024年将进一步复苏
- 十多万人全面罢工!“好莱坞的末日”到了?
- 工信部:强化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要求
- 音乐剧《诗经·采薇》走进广西 实景演出尝试文旅融合
- 小小饼模 浓浓情怀
- 热门推荐
-
- 韩媒:韩国总统秘书室前室长金大棋获新任驻华大使提名
- 震中日记 | 2月8日,奔赴重灾区
- 2023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发布:实力、潜力双提升
- (两会速递)2024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亮相!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节目和技术创新亮点
- 一字奖十万 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示
- 新疆积极发展低空经济
- 2024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百件作品在世遗之城福建泉州展出
- 联合国秘书长:中东和世界都承受不起另一场战争
- 尺素金声 | 美丽中国建设,拿了不少全球第一
- 北京少年交响乐团成立首秀 搭建高质量赏、学、练、演平台
- 稳赚不赔?小心有大坑!警方揭秘投资理财骗局新套路
- 高烧不退!多种病毒叠加!权威解答
- 阿尔及利亚两车相撞起火致34死12伤
- 专访肖央:《误杀3》的“难”不大一样
- 中国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
- 中新人物丨欧阳奋强退休了,但贾宝玉还没有
- 广东2023年全省农村供水总投资超100亿元
- 网数中心正式挂牌
- 肩膀痛 别老让肩周炎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