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万人全面罢工!“好莱坞的末日”到了?
中新网7月15日电 “如果现在不昂首挺胸,我们就会陷入困境,都将面临被机器取代的危险。”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AG-AFTRA)主席法兰·德瑞雪说。
当地时间13日,拥有16万会员的好莱坞三大工会之一SAG-AFTRA宣布罢工,美国好莱坞影视工业开始全面停摆。在此之前,美国编剧工会已经罢工70多天。
这个夏天,光彩熠熠、群星云集的美国好莱坞,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法生存就无法创作”
自2023年6月,SAG-AFTRA开始与代表主要制片公司和流媒体平台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展开谈判,内容围绕流媒体的兴起导致演员收入受到侵蚀,以及人工智能给创作型从业者带来的生存威胁。
经过约一个月的谈判,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SAG-AFTRA不得不拿出“最后的手段”,投票决定开始“历史性的罢工”,以争取更多保障。
当地时间14日,洛杉矶及周边的多个地点举行示威活动。早上9点左右,SAG-AFTRA领导层抵达奈飞公司抗议,还有一大群人在这里高喊“嗬嗬,贪婪的公司必须消失”。
从9点到13点,人群出现在华纳兄弟、亚马逊、迪士尼、索尼、福克斯、派拉蒙和奈飞等影视娱乐及流媒体公司所在地抗议。
洛杉矶的炎炎夏日中,人们高举印有“SAG-AFTRA在罢工”字样的牌子,有的示威者写道,“无法生存就无法创作”,还有人高喊“SAG-AFTRA强大”的口号。
出演过《泰坦尼克号》的女演员弗朗西斯·费舍尔在派拉蒙影业外游行时对法新社说,“电影公司贪得无厌,它们需要醒悟,是我们让他们变得富有。”
也有人表达了大部分演员的艰难处境,“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大部分演员不是几百万几百万地赚钱。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伙食费和房租中挣扎。”SAG-AFTRA的会员约翰·贾里德说。
SAG-AFTRA的加入令早已开始罢工的编剧们感到振奋,“我们已经在这里呆了大约 80 天了……SAG-AFTRA的罢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团结。”《老友记》联合创作者玛尔塔·考夫曼说。
影视工业“全面停摆”
这次罢工是SAG-AFTRA四十年来首次针对影视公司进行的罢工,与此前已开始的编剧罢工叠加,引发了好莱坞63年来首次全行业停工状态。
编剧罢工已导致包括《怪奇物语》、《最后生还者》等热门剧集制作推迟,现在整个行业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纽约时报》称,罢工宣布后,工会为其成员发布了规则。除了无法在镜头前工作之外,他们也不能推广当前的项目,包括参加漫展、电影节和电影首映式等。
这意味着,演员将无法在夏季票房的重要时段宣传电影。当前,《芭比》、《奥本海默》等大预算电影即将在美国上映。
另一些节目则完全消失了,在编辑罢工期间,《吉米今夜秀》等节目只能展示重播内容。
《纽约时报》称,如果罢工持续到秋季,原定于2024年夏天上映的大片,如《死侍 3》,也可能会被推迟。
《好莱坞报道》网站称,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艾美奖提名已经出炉,但尚不清楚9月份的颁奖典礼是否能够在没有编剧和演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好莱坞的末日信号?
《纽约时报》称,这次大罢工使美国价值1340亿美元的美国影视业陷入停顿,其原因除了对薪酬的不满,更有对由科技主导的未来的担忧。
SAG-AFTRA要求流媒体巨头,为他们提供更公平的利润分配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并要求制片公司保证不会以人工智能(AI)和电脑生成面孔和声音来替代演员。
在AI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数据采集捕捉演员信息再加工成作品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关于公司是否有权采集数据,以及这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以及演员能否获得相应收益的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好莱坞报道》援引研究娱乐业劳工问题的南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史蒂文·罗斯分析称,自20世纪60年代年以来,大多数演员的罢工主要是为了工资,但这次,是因为“对作家和演员潜在的生存威胁,也就是AI”。
法国媒体用“好莱坞的末日”形容这场演员和编剧的双重罢工。它令超过17万名从业者与迪士尼、环球、索尼和派拉蒙等老牌电影公司以及奈飞、亚马逊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展开对抗。国际戏剧舞台工作者联盟(IATSE)主席马修·勒布等也发表声明,对此次罢工表示支持。
但另一方面,法新社指出,演员罢工将对电影业造成重大打击。“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抨击演员工会“正在选择一条将导致成千上万人陷入经济困境的道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称全球创新领先企业日益向中美欧日英集聚
- 美媒:德桑蒂斯将在与马斯克直播连线时宣布竞选美总统
- 日本冲绳市农业用水检出高浓度有害氟化物
- 他发明脚踏帮残疾玩家圆“英雄梦”
- 探秘楚王车马阵:规模宏大 威武壮观
- 中国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支持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共同发展
- 40余名粤台学子到广州美术学院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景德镇等地将出现8-10级雷暴大风
- 公益捐赠助力山西四座“国保”古建完成修复,恢复对公众开放
- 荞麦花开摇曳生姿 小杂粮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2024中国·AI盛典》启动 部分节目亮相拉满期待
- 南方多地现强对流强降雨天气 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启动
- 迟福林:未来东盟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 (新春走基层)春运首日东航在广州保障两例人体捐献器官运输
- 巡回医疗+“三医”联动 山西乡宁探路慢病管理新模式
-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 沿“出塞”之路品和亲文化
- 中原地区土遗址“生病”怎么治?河南科研团队攻克难题
- 浙江东阳:多举措助力超12万名“横漂”逐梦演艺圈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国家胸痛中心落地广西东兴 中越首条跨境医疗救助通道提质
- 热门推荐
-
- 韩最大在野党会见格罗西 谴责IAEA核污染水排海报告
- 近期多家银行调整无卡取款业务,有何信号?
- 中新真探:断食减肥见效快吗?
- 江苏无锡一纺织企业发生火灾致7人死亡
- 外国驻华使节走进黑龙江——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 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垦利6-1完成钻井作业
- 克罗地亚一养老院发生枪击案 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
- 天津启动2024年度文化惠民卡发行工作 “戏曲卡”补贴比例最高
- 2024年服贸会首批进境展品通关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开展37项田野考古 新老项目均有重要收获
- 海关总署:9月份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归零”
- 内蒙古苏皖川渝等地有较强降雨 南方高温天气持续
- 农业银行举办“投缘同行 合力共赢”投行智能撮合平台上线暨品牌发布会
- 这些年轻人为何得上“最懒惰的癌症”
- 浙江:到2025年实现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60%
- 年轻人期待怎样的“通勤幸福”
- 扎根敦煌42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吴健如何把文物拍“活”?
- 专家:肥胖防治需采取综合策略 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湖南郴州开幕
- 专精特新看中国|重庆涪陵“小巨人”企业凭借产业革新补材料产业短板展现“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