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为何会一脉相承?(上)
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
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今日起,“道中华”推出系列策划,邀请专家学者和大家一起领会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感悟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时代精神。
敬请关注!
▲汉字中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与性情志趣。语言文字的统一和传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大华教授。
道中华:中华文明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长且唯一一个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为什么这样说?
郑大华:早在1900年,梁启超在他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就写道:“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唯一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
从创造文明的主体来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创造主体,是我们现代中华民族的祖先,组成现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都能在中国古代的族群中找到他们的先祖。而现在的埃及人、伊拉克人和印度人,已不是那些古老文明创造者的直系后裔,这些古老文明的创造主体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从作为文明之基础的文化来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或主体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古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风俗信仰、价值观念等,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现在的埃及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印度文化,已与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文明没有关系,创造这些文明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消逝了,他们的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有的被废止,有的被替代。今天,在那片土地上存在的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文化。
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话说,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而没有国家的灭亡,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家。
和中国不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亡过国,而且不止一次。如从公元前6世纪起,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就先后征服埃及,埃及成了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或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埃及又成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埃及人其实是阿拉伯人、现在的埃及文化实质上是阿拉伯文化。
道中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大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有人类社会才有人类文明。中国社会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没有中断。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政治传统的连续性。自古以来,中国任何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都强调本朝对前朝的继承和革新,强调本朝作为正统王朝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天命所归。中国古代有一种国家政权理论叫“正统论”,即通过“统”“行夏正”“居中国”来论证自己所建立的政权在历史顺序和现实政治格局中的正统性。它反映的正是政治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可以上溯至三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则进一步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尤其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思想家们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念对后世政治理念、社会伦理、人生哲学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后世思想家们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和价值观念,都是对他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历史书写的连续性。古代文明的记载、传播和传承离不开历史书写,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历史书写的传统,其史书之多、类别之全、叙事之详,世所罕见。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目的,是要借古以鉴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写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得失,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宝贵借鉴。历史书写的连续性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最直观有效的说明。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连续性。语言文字是承载与传播文明的主要介质,中国的语言文字尽管不断发展演化,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大一统政策后,在全国范围内,以中原地区为主的语言文字体系就确立并延续了下来,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直至今天。和历史书写的连续性一样,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体现。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受访者简介: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陈海龙
制作 | 胡琪(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下基层”在福州:一体化政务服务便企利民
- 商务部就加拿大对华有关贸易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 “草原皮都” 集宁:从往昔峥嵘到今朝风华
- 广西柳州城管“娘子军” 精细化“智”理城市
- 香港中乐团邂逅“周秦汉唐” 阎惠昌:从传统文化汲取音乐“养分”
- 美众议院第三轮投票仍未选出议长 共和党人取消乔丹议长候选人提名
-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专家谈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
- “早阳早解脱”成立吗?
- “长江文明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 央行:2024年前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崇左订单农业助力地头“小胖墩”变致富“金疙瘩”
- 春运40天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0%
- 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开幕 气候融资成焦点议题
- 四川泸定震后重建:灵气、人气、烟火气回归
- 返乡大学生为老人办“村晚”
- 今年来赴泰国外国游客近3300万人次 中国游客最多
- 第二份伊朗坠机事故调查报告发布:排除蓄意破坏可能性
- 大选在即 泰国各大政党在曼谷进行造势拉票
- 上海:AI智能参与城市治理 高空抛物“源头”现原形
- 北京环球度假区商圈年客流约1600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普京签署有关将外国资产交由临时管理机构接管的法令
- 黑龙江12条河流超警 5座大型水库超汛限运行
-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浙江湖礁湾岛:荒废渔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 加拿大多伦多:教育专家及银行业为中国留学生解疑释惑
- 9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微涨,二手房价继续调整
- 青海3名摄影师荣获中国自然摄影界“奥斯卡”大奖
- “从心悦”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关爱公益行动在京启动
- 发热患者猛增!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有心理困扰、情绪问题怎么办?“12356”热线来了
-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将在长春举办
- 12岁女孩豪掷5万元买“高阶”卡牌 记者调查未成年人氪金抽卡拆卡乱象
- 升级款“脸基尼”火了 有店铺狂卖30万件
- 菲律宾三宝颜市烟花仓库爆炸已致5死38伤
- 韩医协发起集体停诊行动
- 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一组数据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 四川泸沽湖景区成见证爱情打卡地 受国内游客青睐
- 体检报告怎么看:重点关注四个指标
- 日媒:中国正式开放赴日团队游 日本航空铁路股价齐上涨
- 报告:北京上半年日均新开26.5家餐厅 中餐品牌积极“出海”
- 山东持续书写“水文章” 念活“治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