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猛增!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9月开学以来,沪上儿科医院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峰。据悉,从上周开始,出现发热的患儿一直在增加,门诊量较9月1日前增长了30%,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可达900人,发生了什么?
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数猛增
记者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到,13日上午开诊2小时内,共有90多位儿童挂号,全是发热。
10点半以后,患儿人数越来越多,发热急诊将3个诊室增加至5个。有患者等候了45分钟后看到了医生。
根据复旦儿科医院数据显示:近期儿童发热主要集中在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甲流单日检出达100多例,较9月1日前增长了30%。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可达900人。
支原体肺炎虽然症状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所以,不少家长如果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自行购买感冒药或消炎药给孩子服用,不但不对症、没效果,还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多地发布提醒
陕西西安在最近一轮大雨过后气温突降,也有医院出现了儿科门诊患儿突增的情况。
陕西疾控提醒:城市内涝会破坏自来水管网、下水道、垃圾处理系统,其中的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也会随着污水扩散传播,在此,疾控中心温馨提示,了解雨后防病小知识,有备无患,健康常伴!
西安多所幼儿园、中小学,也发布流感预防提示。
浙江、江苏、四川成都等地也发布提示,季节交替,要注意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甲流、支原体肺炎是什么?
甲流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专家介绍,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2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如何确定是得了甲流?
是否接触过甲流患者
最重要的是判断流行病学史,如果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很多人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则有可能是甲流。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
流感的症状通常为全身症状,除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病原体检测
通过病原体检测来鉴别,比如甲流咽拭子检测等。
如何预防甲流?
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居家观察治疗,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专家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也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专家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者说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或者鼻子吸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中疾控:这些人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该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 孕妇;
6. 6-59月龄儿童;
7.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南济源太行山保护区监测到华北豹频频“出镜”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 分享音乐魅力 郎朗大师课开讲
- 《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 虚假实习证明“火爆” 高校能为学生做什么
- 卢旺达首都一玉米干燥棚倒塌至少11人死亡
- 日本民间组织举行集会要求返还中国被掠夺文物
- 加纳宣布对非洲国家护照持有者免签
- 山西通报中阳“3·11”煤矿溃仓事故:已造成6人遇难
- (国际观察)普京“5.0时代”四个关键词
- 情报称“存在潜在威胁” 德国北约基地提高安全级别
- 不再仅依赖“价格内卷”,中企出海实现哪些升级?
- 探厂视频成展示中国制造新窗口
- 从“少儿万有经典文库”到“神奇的古动物馆” 科普绘本为小读者打开视野
- 千锤百炼“敲”出铁艺人生 新乡贤40年浸润铁艺非遗花开
- 郑培钦师生音乐会:民歌与诗词共奏“音画西湖”
- 春运期间火车票已累计售出1.32亿张
- 2021年度营养研究十大热词发布
- 从古典诗词入手解析中国文化之美 王力系列丛书推出上新
- 黄河支流青海隆务河蜕变记:从“臭水沟”到特色生态走廊
- 热门推荐
-
- 没症状的贫血 到底要不要纠正?
- 西藏自治区天文学会揭牌
- 美国监听丑闻继续发酵 韩国最大在野党呼吁向美方强烈抗议
- 广东民众出游热情高涨 景区开启“人海模式”
- 他们,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
- 延安博物馆开馆
- 良种+良机+良法 各地加强小麦田管保丰收
- “双减”后,为何一些家长仍有升学焦虑?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海南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 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5.23音乐节开幕
- “双节”临近 郑州多家博物馆上新展览陈设
- “达康书记”后再演现象级大剧定海神针 吴刚:对“徐忠”不满足
- 2024抖音电商国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00后”“60后”成交订单量增幅大
- 【扩内需促消费在行动】春光渐浓,外摆经济与城市烟火气同步“升温”
-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击落数十架对方无人机 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1600多人撤离
- 男性比女性更易受糖尿病影响
- 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开幕 将发千万元惠民消费券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再提供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 辽宁沈阳:第九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唱响城市振兴乐章
- 商务部谈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