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一组数据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家统计局今日(25日)发布了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数据显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地位作用不断夯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作用逐年凸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不断取得新突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
从测算结果看,以2015年为基期,2022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29.5,比上年提高1.6,年均提高4.2。
示范引领作用彰显
2022年,长三角区域示范引领指数为124.2,年均提高3.5。
从区域经济规模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29.03万亿元,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国比重为24.1%。
从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看,长三角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现价)由2015年的11.79万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21.92万元/人。
从区域财政收入贡献看,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2.0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3.7%提高至14.0%。
创新共建成效显现
2022年,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建指数为150.9,年均提高7.3。
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与2015年相比,年均增长12.2%;研发投入强度达3.23%,提前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的发展目标。
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1万件,比2015年增长1.4倍;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年的3.9件提升至2022年的9.0件。
从区域科技创新协同看,2022年区域专利转移数量比2015年增长10.8倍。
区域协调加快推进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调共进指数为128.6,年均提高4.1,2018年后显著提速,年均提高6.0。
从区域基础设施看,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区域内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7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达到380公里/万平方公里,比2015年底增长38.8%,区域内铁路路网密度差异相比2015年明显缩小。
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看,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28∶1缩小到2022年的2.12∶1,江苏由2.29∶1缩小到2.11∶1,浙江由2.07∶1缩小到1.90∶1,安徽由2.49∶1缩小到2.31∶1。
绿色发展快速提升
2022年,长三角区域绿色共保指数达到152.0,年均上升7.4。
从区域空气质量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1.5%。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3.0%,比2018年上升8.9个百分点。
从区域污染物排放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60万吨,比2015年下降约九成。
从区域节能降耗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4%。
开放共赢稳步推进
2022年,长三角区域开放共赢指数为106.8,年均上升1.0。
从区域进出口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07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72.2%,占全国比重为35.8%;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超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2.8%。
从区域外资利用水平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实际利用外资759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5%,占全国比重为40.1%。
从区域对内开放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间铁路货运流量3839万吨,比2015年增长31.5%。
民生共享成效突出
2022年,长三角区域民生共享指数为126.6,年均上升3.8。
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看,2022年,区域内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89万元,比2015年增长54.7%;每千人拥有三甲医疗机构床位数为1.66个,比2015年提高46%。
从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发展看,2022年,长三角区域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额超500亿元,是2015年的79倍。
(总台央视记者 李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不要煽动教育焦虑
- 春节期间 天津将有两次冷空气活动
- 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两名医学界专家获2023年玛希隆王子奖
- 国家级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山西方山上演
- 11月份多项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全年主要发展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 收到大闸蟹兑换卡?上海反诈中心提示:小心碰到大“诈”蟹!
-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 湖北多地气温刷新今年入冬以来新低
- AI走进剧场: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 “影院+奥运” 解锁文体消费新场景
- 商场店铺中的灯光暗藏玄机
- 青少年少看电子屏可改善睡眠
- 四川官方地震预警功能正式在QQ平台上线
- 美媒:美国一架客机因故障硬着陆,致6人受伤
- 从太湖“游”到天山 “虾兵蟹将”折射的共富新模式
- 盒马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展示中国企业的气候行动实践
- 夏季霍乱高发谨防病从口入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绿色改造智慧升级 老码头焕新颜
- 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焕新” 展楚秦文化融合魅力
- 热门推荐
-
- 多雨之夏 须防寒湿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 中国代表强调四个“必须”
- 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
- (乡村行·看振兴)访浙江小村里的“爱心食堂”:合力守护老人美好“食”光
- 全国首个以地区冠名的东南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同安指数)厦门发布
- 新疆阿图什何以被誉为“中国无花果之乡”?
- 专家学者齐聚“中国桑黄之都” 呼吁打响“黄河故道古桑园”品牌
- 日本将于2024年2月启动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 总量7800吨
- 探访合肥智慧电梯新系统 AI助力保障乘梯安全
- “考场外与母亲相拥”感动全网:紧握人生出彩机会
- 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很珍惜在中国学中医的日子
- “助眠神器”真有用吗?
- 金正恩视察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级核物质生产基地
- 别让“毕业大片”涂黑了年少记忆
- 最长春节假期收官: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出境游创4年峰值
- 吉林黑土地劲吹青春风 年轻“米二代”让种田更具效率
- 合肥瑶海:老工业区更新“颜值” 城市向美加速发展
- 煤省山西一抽水蓄能电站开建 年节约原煤约111万吨
- “人人喊打”的网暴究竟怎么打
- 以“摇”迎新 “摇滚之城”石家庄解锁跨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