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展示中国企业的气候行动实践
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称COP28)在迪拜举行,盒马作为中国新零售企业代表,受邀参会并在“加强早期预警,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中国角边会上发言。盒马站在COP28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对气候问题的积极性。盒马联合创始人、盒马可持续发展部负责人沈丽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升农业、产业和零售的气候适应能力和共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而农业作为气候影响最大的行业,解决农业气候韧性问题是全球农业从业者共同的使命。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多种方式来推动农业和产业的气候韧性。盒马愿意发挥零售企业的优势,推动公众更好的建立气候共识,把商品作为气候教育的载体,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建立气候认知。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干旱、洪水和热浪等频繁交替,严重影响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仅2018年,全球由于极端气候导致的农业损失就超过10亿美元。WRI(世界自然研究所)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8年,中国农业因气候灾害遭受的损失累计达976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粮食损失总量的55%。
在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基础和积极的实践。中国自古就有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的习惯,探索出现代农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举措,比如:北方干旱地区通过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华南地区则通过稻鱼、稻蟹系统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气候适应性品种,利用数字化和精细化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的气候韧性。
盒马正是用数字技术、新零售力量促进改善气候的中国企业代表。盒马把影响农业的关键因素拆解为种子Seed、农业技术Technique、植保Plant protection、采摘和运输Harvest四个维度,针对农业场景解决农业问题,探索了3套气候适应性农业方法论:CRA气候适应性农业(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利用订单农业辅助农业建立气候适应性能力)、CDRP气候灾害适应性采购(在农业遭受气候灾害后快速响应,最大程度帮助农业减损),以及CDAA气候灾害适应性农业(在气候灾害发生后,辅助订单农业体系,帮助农业恢复生产)。
在12月6日的中国角边会上,盒马展示了不少实践案例: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的八大沙漠之一,炎热的沙漠气候给农业带来巨大挑战。2020年,盒马向沙漠下了第一笔订单,2022年,40万颗贝贝南瓜从盒马沙漠有机基地的200亩瓜田里,登上了发往盒马全国门店的物流车。今年,瓜田面积扩大到1000亩,从7月开始,甜糯可口的贝贝南瓜开始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沙漠贝贝南瓜的扩产,也成功验证了盒马在气候适应性农业方面的设想。对消费者而言,沙漠贝贝南瓜美味又安全,而对当地气候与环境保护来说,它的意义超越美味:每一株贝贝南瓜在成长过程中,都可牢牢抓住将近4平米的土壤以避免水土流失,消费本身成了一种实在的气候行动。
应对突发气候灾害,盒马也有能力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帮助减少损失,让农业具备更好的韧性表现。2022年,一场突如起来的冰雹袭击了北京平谷的桃园,原本期待丰收的桃农因气候灾害造成了600多万的直接经济损失。盒马第一时间响应通过制定标准分级销售“雹伤桃”标准,以及将外观受损的桃子做成“冻干桃脆片”的方式,帮助农民消化了被冰雹打伤的桃子,减少每亩鲜桃浪费400斤,帮助农民每亩增收1200元。
而此次亮相COP28的盒马护象蜂蜜则折射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企业与公益机构的作用。今年3月,一款盒马与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联手打造的、为减缓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象冲突的限量版“护象蜂蜜”在盒马上架——培训村民养蜂、采蜜、把蜜卖出去,农民就可以减少进山割橡胶对亚洲象的打扰,减少人象冲突。这也是国内首款零碳蜂蜜:根据村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社区架设光伏发电系统、种植生态友好经济作物来抵消掉生产蜂蜜所产生的所有碳排放量。此外,盒马会从每瓶蜂蜜的销售所得中拿出10元钱,支持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商业链路的打通,对于亚洲象保护和对当地农民“授人以渔”的帮助,体现出长远、可持续的重要意义。
现场,不少参会嘉宾对盒马的实践给出了积极反馈。国际气候研究机构代表表示,今年的中国角边会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体举措。不仅在能源转型和绿色金融方面看到中国给出的超预期答卷,在盒马的实践中看到了中国企业在提升农业气候韧性方面的能力与意愿,非常惊喜。
今年6月,盒马成立可持续发展部,将核心议题聚焦在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供应链,通过零售平台把消费和环境联系起来。沈丽表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挑战持续存在,提升农业气候韧性是全球农业从业者共同的责任。盒马将持续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与全球研究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发挥零售企业在公众认知建设方面的优势,推动全社会建立气候适应性农业的共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 成达万高铁南充嘉陵江特大桥主墩封顶完成
- 降糖药畸变“减肥神药” 医生:存误用滥用风险
- 北美票房:《毒液:最后一舞》助北美周末票房止跌回升
- 上海创新启动“市民健康茶饮文化节” 打开喝茶新方式
- 《我的阿勒泰》:剧集里的诗意世界
- 菲律宾33家社团呼吁通过外交对话缓解南海紧张局势 中使馆回应
- 陈佩斯:喜剧和悲剧就是一个混合体
- 琼州海峡首艘运输新能源汽车船舶试靠成功
- (投资中国)专访毕马威张岚岚:跨国消费品巨头持续增资中国市场
- 福建龙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湖南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首发 将常态化开行
- 吃板栗的季节到了,这3类人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 五问仁爱礁|是谁一再碰瓷作秀?
- 福建沙县:海峡两岸美食节开幕 共享舌尖盛宴
- 《数字化的力量》英文版发布 力推中国企业家理念“出海”
- 助力全民健身 浙江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
- 山东花式解锁冬游玩法 邀八方来客续写“冰雪奇缘”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华举行
- (新春见闻)广西姑娘陪妈妈越南省亲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9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 开展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4年多来——河北成功干预4000余例缺陷患儿出生
-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探讨城市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 夏威夷大火何以失控
- 30年形成1145项成果 上海质量攻关将从“产品”拓展至“产业”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管理
- 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
- (新春走基层)中华玉龙之乡“子午耍龙” 项目上演
- “全球治理与青年参与”联合研究项目在悉尼启动
- 山西太原公安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 百余件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展出:70载考古挖掘呈东西多元文化
- 探访贵州桐梓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便民生活 只需“一刻钟”
- 李本俊: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加强新生代“宁波帮”交流
- 北京通州谋建环球影城二三期 年客流量望达3000万人次
- 外国汉学家谈中国“天下观”:自古具有包容性
- 阿联酋重申深化经贸合作承诺 与中方共促繁荣与发展
- 最低温-41.4℃ “中国最冷小镇”迎今冬以来最冷一天
- 浙江“最美乡贤”深耕16载 促公益服务向专业化转变
- 木偶剧《东方白鹳》扬州首演 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迎连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