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古陶窑作坊六世传承 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图为枣庄齐村砂陶烧制技艺艺人教小学生制作陶器。 孙中喆 摄
中新网枣庄3月18日电 题:鲁南古陶窑作坊六世传承 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记者 沙见龙
做粗模、捏花纹、入窑烧制……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乔屯村项家古陶窑大作坊,50多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生产各式砂陶、炻陶花器。经过72道复杂工艺后,成品花器将陆续销往中国各地,甚至远销欧洲国家。
枣庄位于山东南部,境内的北辛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早年,当地在北辛遗址清理灰坑、窖穴时,出土各类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余件。齐村镇的制陶工艺起源于北辛文化时期,延续至唐朝,元代发展到鼎盛,呈现家家窑火、户户做陶的繁荣景象,至今有7000多年历史。
据齐村砂陶烧制技艺项家第四代传人项首付介绍,项家古陶窑生产的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手工艺品,用料延续古法,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含有特质的石砂,研磨成粉,制成器坯,入窑温度烧到900℃至1100℃之间即可成型,俗称“夹砂陶”,产品类型主要包括砂壶、坛子、盆、瓶子等器皿。
《峄县志 物产略》中记载,“一为土之属,亦殖黑坟(指红土与黑土)不一状,而钓台山土尤有名,至齐村,许池诸岭,所产青垩、白垩,质坚性粘,作什器尤良……”项首付告诉记者,齐村镇西北隅沙河两岸、路口、田埂散落齐村古窑址遗存的大量陶片和煤渣,当地民间流传“张家缸、李家盆、齐村砂壶真喜人儿”的顺口溜,齐村涌现过许多制陶的能工巧匠。项家古陶窑大作坊至今已传承六代人,成为当地唯一一家仍坚守传承制陶技艺的世家。
项首付透露,目前,齐村砂陶烧制技艺和齐村古陶窑建造技艺已被认定为山东省级非遗项目,项家的古陶窑大作坊也被认定为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项氏传人不仅传承了前人古老技艺,而且在原料选择、作品实用性、产品新意、研究新配方等方面获得突破。产品现已形成存古、仿古、创新三大系列,实用、观赏、工艺3个类别,品种有500多个。”
作为齐村砂陶烧制技艺项家第六代传人,“85后”项彪在创作过程中保留了传统的齐村砂陶手工拉坯、捏花、烧制等72道制作工序,把污染严重的“馒头窑”改造成节能环保的电窑、气窑;把过去单一、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融进新时代元素,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如今,项彪和他的团队创作的现代齐村砂陶年销售20多万件,超七成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到中国各地,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人民币,并带动5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2022年8月1日在济南举办的2022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首届“山东手造”精品展上,枣庄市市中区齐村砂陶产品荣获山东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枣庄市市中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秦艳表示,当前,该区整合各项非遗资源,通过“手造+非遗项目”模式,大力发展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开拓“互联网+销售”模式,实现本地陶瓷工艺的“产教研销”一体化,助推乡村振兴。
在秦艳看来,齐村砂陶源于北辛,历史久远,传播区域广泛,工艺独特,品种繁多,形象地再现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挖掘和保护齐村砂陶文化资源,不仅将对枣庄、临沂及山东周边地区陶瓷业的兴盛产生深远影响,也将进一步弘扬北辛文化和中国传统砂陶制作工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访金庸笔下桃花岛:“武侠”如何激活老牌海岛发展活力?
- 国家文物局:2023年将加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 第二届天下徽商圆桌会议在合肥召开
- 拉林铁路隧道线路地基下沉 旅客列车停运
- 第四届消博会主宾国爱尔兰国家馆开馆
- (新春走基层)积石山受损校舍维修抢抓“窗口期” 确保开学投用
- 江西南昌52对新人办集体婚礼 婚俗新风为幸福加码
- (新春走基层)李庄古镇年味浓:舞草龙品白肉 同济旧址话新年
- 每日鲜语推出4.0娟姗鲜奶,树立高端鲜奶新标杆,美团买菜独家首发
- 男子登太白山失联9天后被找到,知情者:他自己走了出来,只带3天食物
- 马来西亚2023年GDP同比增长3.7%
- 遇事睡不着? 别让焦虑控制您的失眠
- 速冻蔬菜营养价值 不输常温运输储存的蔬菜
- 单霁翔景德镇谈“文化与城市”:文化遗存促文旅发展
- 西藏阿里:古格遗址上演“非遗”盛宴
- 文明的坐标|“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
- 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5000万户
- 跨国民间达人讲述中轴情缘 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北京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 内蒙古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这里没有偏见 只有热爱
- 热门推荐
-
- 尹锡悦拒绝回答调查问题
- 新疆举办新春首场“春暖农民工”专场招聘会
- 首届全球产业发展与安全论坛在深圳举行
- 钢琴家吴牧野携手三联韬奋书店带来钢琴与书的美妙邂逅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桂平“稻虾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 强冷空气继续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青藏高原川西高原等地将有较强雨雪天气
- 美法院授权扣押俄石油公司一架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飞机
- 北京降雨量为何没有预报的那么大?
- “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神池借长城、胡麻等特色资源 打造旅游“新名片”
- 湖南祁阳育秧进入“科技时代”
- 广西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 巴基斯坦南部发生车祸 造成5人死亡25人受伤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岸田执政举步维艰 “黑金”丑闻冲击日本政坛
- 江苏徐州“解忧故里游”带火乡村休闲旅游
- 2023世界珍珠发展论坛:共探“数字时代”行业新未来
- 2024两岸青年企业家菁英峰会暨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在江苏昆山开幕
- 美国人三季度信用卡债务总额飙升 物价高企花光民众积蓄
- 官方通报商贩“以死蟹当活蟹售卖”:属实,涉事商户被清退
- 赓续京华文脉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