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丨欧阳奋强退休了,但贾宝玉还没有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上官云)60岁的欧阳奋强宣布退休了。
从影48年、工龄46年。回溯过往,他形容自己是“曾沾名著的光,跟着前辈大闹过一场,小鲜肉早已变成老腊肉”。
“大闹”的那一场,就是出演87版《红楼梦》。
当时,二十出头的欧阳奋强,顶着一张娃娃脸,一团富贵气,让观众对曹雪芹笔下“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贾宝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出道即巅峰。自此之后,“贾宝玉”成了他的光环。在更广阔的维度上,欧阳奋强的人生经历,渐渐与这个角色更加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考虑到戏路问题,他选择转入幕后,在导演这一行慢慢扎根、成长,有一些好作品拿了奖,也有一些作品寂然无名。人们记住了他的导演身份,可也没有忘记他是“贾宝玉”。
为此,欧阳奋强困惑过,极力想与角色保持距离,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选择和解:演员能让观众记住那么久,原本就是一份殊荣,没必要回避。现在,他的微博名字还是“欧阳宝玉1987”。
数着来时路上的脚印,他觉得自己运气挺好,“干着喜欢的营生还能养家糊口,何其幸也。”
角色的重逢
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退休前,欧阳奋强在电影《年会不能停!》里饰演了胡董事长。
很多网友把这个安排视为影片最大的“彩蛋”——“贾宝玉平生最烦仕途经济,如今却成了董事长。”
实际上,剧组刚找上门时,欧阳奋强有些犹豫,“胡董事长虽然是配角,却是个正儿八经的人物,戏份比我想的要多。我就有点不自信,总觉得演不了。”
他翻来覆去读剧本,怀疑导演是不是看走了眼,纠结之后还是决定试一试。穿上胡董事长的行头,欧阳奋强找到了感觉,在剧组待了一个月,顺利完成了拍摄。
令他感动的一幕发生在影片首映礼上。有人认出了他,大喊“贾宝玉我爱你!”欧阳奋强先是一愣,随后深深鞠了一躬,再抬起头,脸上挂着笑容,眼圈隐隐泛红。
“他就算老了,眼睛也依然带着少年宝玉的灵气。”
许多年过去了。越是经典的角色,越是如同一杯佳酿,无惧岁月流逝,任何时候,都能品出醇厚的滋味。
成为“贾宝玉”
曾经有人问欧阳奋强,为何87版《红楼梦》能成为经典之作?
他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原著本身就挺有魅力,它又拍得比较接近原著,人物形象能被观众认可,“再有呢,我们演的也还可以。”
说起来,他能饰演“贾宝玉”,有点机缘巧合,巧到像是命运预先的安排。
十多岁时,欧阳奋强进入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因为个子不高,又长了一张娃娃脸,一时间没能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角色,只能坐冷板凳,或者演一些很小的配角。
机会在不经意间来临。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楼梦》筹拍,导演王扶林宣布要起用新人,不用明星。可谁来饰演贾宝玉却成了难题。
有人向王扶林推荐了欧阳奋强。得知导演要见自己,欧阳奋强最初没抱太大希望,匆匆套上背心和大裤衩,脚踩拖鞋,风风火火骑车直奔王扶林入住的宾馆。
王扶林简单询问了一些情况,然后说可以去北京试试戏。欧阳奋强同意了,“选不上也值得去看看”,因为可以坐飞机,而且自己以前还没去过北京。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被选中,成为87版《红楼梦》剧组最晚进组的演员。剧组里的生活很纯粹,拍戏拿工资,买完饭菜票,大家一起到食堂吃饭。
住宿也很简单,四个人一个房间,洗澡间卫生间共用。作为主演,他唯一一次提“过分”的要求,是因为戏份多,得在剧组住三年,行李没处放,才申请房间里少安排一个人。
为演好贾宝玉,他听从剧组建议去整了容,注射硅胶,让下巴变得更长一些,不是为了让自己看着更帅气,而是为了更像这个人物。
“当时没什么明星不明星,流量不流量的。没有说你演了主角、演了一个有影响的戏,就好像比别人高半截。”他跟剧组成员都处成了朋友,“大家都很单纯,就想怎么把戏拍好。”
最终,一个神采飘逸的贾宝玉出现在荧屏之上,也成为众多80后、90后心目中的经典角色。
另一条赛道
些许叛逆、些许孩子气,这是剧中贾宝玉留给人们的印象。欧阳奋强与角色性格几乎截然不同,他评价道,“生活中我总是很不自信。甚至觉得自己演得不太像贾宝玉。”
由于进组晚,他错过了第一期学习班,没赶上大规模的专家授课,只能自己查资料、理解人物。这成了永远的遗憾,“比起别的演员,我的文化准备是不足的。”
观众夸他演得挺好,他却觉得,自己塑造的贾宝玉,形似可能还说得上,但不够“神似”,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邓婕扮演的王熙凤,那才是真正的神形兼备。
而在当年,更出人意料的是,欧阳奋强在最火的时候选择转入幕后,早早结束职业演员生涯。
“贾宝玉能火是个特例。”他很平静地讲述转型原因,“那会硬汉型的演员比较吃香,我长了一张娃娃脸,演艺生涯估计会很短暂,倒不如借着《红楼梦》这股东风,急流勇退。”
欧阳奋强收拾好行李,前往深圳大学进修,后来如愿成为一名导演。转换赛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也承认这一点,相较于演员,导演面临的问题显然更多一些。
“踏实认真”,是欧阳奋强解决各种难题的诀窍。最典型的是拍《一诺无悔》,他带着主创和演员跑到一线采风,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状态。晚上大家围炉谈感受,分析人物。
“体验生活是创作人员的必修课。”他直率地解释用意,“不能靠大数据写剧本。不会演戏、就找个表演老师现场教演戏的,这也不叫演员。”
《一个好汉两个帮》、《一诺无悔》、《金色索玛花》等影视剧都是欧阳奋强转型后执导的作品。对业内来说,他是曾经的“贾宝玉”,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导演。
与自己和解
实际上,哪怕在转型后,欧阳奋强也没能抹掉角色的烙印。直到今天,在一些观众心里,贾宝玉就是他,他就是贾宝玉。
对演员来说,拥有一个特别经典的角色,是幸福,也可能是困扰。他一度很反感类似“宝玉”或者“宝二爷”的称呼,有时偶遇热情粉丝,甚至会忙不迭地否认,“你认错人了!”
不少人曾对此大惑不解。欧阳奋强的理由却很简单,既然转入幕后,那就是一个最普通的电视工作者,没必要用当年的光环来经营自己。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最近几年,他才渐渐跟自己和解。
“或许有的人一辈子只演过一个角色,观众却永远记住了你,我可能就属于这一类。”欧阳奋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份殊荣对演员来说极其不易,何必回避。就坦然面对吧。”
他开始热情和观众互动,“做点普及传统文化的工作,也是职责所在。”
岁月还在慢慢向前走。对人生中的遗憾和无奈,他早就释然了,“无论成功与否,我这一辈子一直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
欧阳奋强退休了,贾宝玉还活跃在荧屏上。在一些网友二创的视频中,87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依然被视作影视剧古装人物仪态的典范。
对于花甲之年的欧阳奋强来说,生活照旧拥有无限可能。就像他在微博里写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年纪轻轻胃先“萎缩”,还能逆转吗
- 甘肃嘉峪关提升钢铝优势产业品牌效应 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 小城草根文艺队见闻:银发族发光发热
- 春运启幕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预计迎送旅客620万人次
- 中国企业携多款新品亮相巴黎航展 C919大型客机受关注
- 中国驻美国大使:世界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 中新健康 | 春节吃了头孢,还能喝酒吗?医生紧急提醒!
- 端午节氛围感有了 广东进入“龙舟时间”
- 摩洛哥驻华大使:期待同中国加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
- 闽北晒秋庆丰年
- 杭州今年最高气温首破40℃
- 前10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持续回升
- 特朗普将和拜登乘同一辆车前往国会大厦参加就职典礼
- 广西省城郎中“跨界”当书记 走村入户为乡亲把脉看病
- 第56届东盟外长会登场 “和平”“无核”成东盟国家心声
- 安徽屯溪老街“赶时髦”
- 降低用药负担 山西39种药品平均降价56%
- 《至少还有文学》推出: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起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典型案例
- “国际范”“国潮风”交相辉映 探访2024上海书展的“艺术风景线”
- 热门推荐
-
- 从“大时”到“小时”,中国历法计时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演进
- “新歌唱兵团”歌曲创作及MV首发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
- 浙江金华迭代“揭榜挂帅” 集结科研人才“办大事”
- 11月2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3个点
-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余淼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 金融促消费不只是“降价”
- 山东医疗机构开设检验医师门诊 助力临床诊疗精准化发展
- 国家海洋博物馆携手新加坡博物馆举办“峇峇娘惹文化展”
- 受新疆乌什县地震影响列车正在逐步恢复运行
-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定于6月14日起举行
- 全国劳模工地“讲课”:多学多问,认真做好点滴小事
- 中国A股本周迎“开门红” 沪指创年内新高
- 漫评美拟禁止网联汽车使用中国软硬件:”强行切断”
-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进度条”刷新
- 飞盘与足球的场地之争有解吗?
- 远程医疗、智慧旅游、云端课堂……十年来互联网带来这些新变化→
- (第七届进博会)雀巢执行副总裁:中国一直都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 江苏连云港:“智慧税务”多跑腿 企业纳税少跑路
- 山西黎城:“水+”产业赋能丹泉河谷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