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26岁前打完三针九价真的不容易

  日前,国家卫健委表示将重点推动条件成熟地区HPV疫苗免费接种,不断提高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在浙江,宁波鄞州区也作为省内唯一一个试点地区,将为辖区内适龄女孩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但在浙江其他地方,“一苗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九价和四价疫苗的摇号中签率低,而相对划算的二价疫苗也因为疫情的反复断货。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致电杭州多个社区医院发现,每个医院的抢苗系统都各不相同,预约途径更是五花八门,想顺利打完HPV疫苗,不容易。

  有些姑娘将“打完三针九价”视为26岁之前必须要完成的大事,而抢苗系统的复杂性和长期没苗的现状,引发了女孩们的“疫苗焦虑”。

  她们不得不求助“第三种渠道”——加价的私立医院、黄牛及公立医院的

  “内部渠道”。这背后,不乏陷阱和诈骗。

  HPV疫苗碰撞疫情

  “约苗难”成常态

  “杭州的四价一直没有,你要打去上海打。”疫苗黄牛张晨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从去年到今年,只有少量的疫苗号放出,就连相对宽裕的二价疫苗,也因疫情影响,在今年的一段时间里停止了接种。

  二价疫苗价格低,但预防的种类较少,性价比较高的四价疫苗又抢不到,适龄女孩们就将目光瞄准了九价疫苗。九价疫苗有年龄限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接种三针,价格虽高,却更容易抢到。

  预约HPV疫苗的途径在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甚至每个街道都完全不同。大体上分为官方和第三方两类。在官方预约需要拼手速,拼人品,拼时间和精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了解到,在杭州市内官方预约渠道中,有的要在“浙里办”摇号,有的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登记,还有需要通过第三方链接抢号。

  2020年9月初刚开学,在北京上学的梓睿看到校医院放出了预约HPV疫苗接种通知,“每个月只能约一次”,“预约后最快一年之后才能接种”……她思量后决定走第三方渠道。梓睿通过丁香医生公众号找到可以包三针的平台,花了4600多元。“其实回头想想,隐患一开始就存在了,平台上无法看到合作医院的信息,虽然它承诺了一两周内就能得到院方联系,但什么时候有苗、在哪个医院接种,消费者完全处于开盲盒的状态。”梓睿说。

  如果不想在私立医院打疫苗,还有另外一种渠道,就是找黄牛。张晨做HPV疫苗黄牛已经三年了,她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更新全国各地的疫苗信息,配文:某某地还有少量名额。她表示自己只是帮忙预约,四价疫苗的费用是1000块,九价疫苗的费用是“一针疫苗的价格”。

  “既然都是预约,我自己预约和你们预约有什么区别?”面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询问,张晨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只是让记者“自己试着约约看就知道了”,并表示:“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张晨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如果自己去约二价疫苗,往往只能约到一针,现在许多有条件打疫苗的社区医院,几乎三天两头收到疫情影响而没有苗,如果到了该打下一针的时间,医院又没有苗,第一针就算白打了。

  在这种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女孩选择额外花钱找黄牛预约,张晨承诺,通过她预约的成功率会非常高,且预约成功后付款,“没有套路”。

  黄牛卷款跑路

  多位网友遭遇“疫苗诈骗”

  HPV疫苗市场不乏陷阱和诈骗。

  博主KK发布笔记劝大家不要去找黄牛打九价,她听说朋友的朋友有资源——5000元包预约和三针。对方要了她的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让她到医院门口等消息,到了时间对方却直接退群不接电话,群里十几个人都是交了钱的,发现被骗只能报警。

  找到一个靠谱的黄牛并不容易。在小红书搜索“HPV疫苗”“黄牛”等关键字,可以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通过黄牛成功打完三针的经历。在这些评论区里,女孩们都在“求推荐”,也有女孩给大家科普:预约成功再付钱的黄牛比较靠谱,记住一定不要短信确认,要在预约的平台上确认。

  所谓靠谱黄牛,是如何获得名额的?2022年5月19日, 长兴公安曾办理过这样一个案子,他们发现有一个固定IP,对预约疫苗的接口有超高频率的访问。这是技术开发人员李某彬通过编写计算机脚本等方式,对疫苗进行抢挂号。同时李某彬联系了一批线上的黄牛,以每个挂号60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对这批挂号进行倒卖。自今年1月至5月初,李某彬在多省市县的妇保院的九价HPV疫苗预约平台抢号500余个,非法获利40余万元。

  即便不是通过黄牛预约,而是通过第三方平台预约,也未必安全妥当。

  博主霍霍在小红书发文称,自己曾通过彩虹医生的平台预约了九价疫苗,并收到了可以接种的短信,她通过短信里的链接联系到人工客服,对方不仅有她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还详细提供了预约信息,并要求她交钱。直到返回到原平台搜索相关订单没有搜到,她才发现这条预约成功的短信是诈骗,“对方有我的所有身份信息和订单号,你们为什么不处理?”霍霍觉得很憋屈,她频繁给平台客服发信息,却也只得到“短信不是我们发的,不要相信”这样的回复。

  打到第三针私立医院倒闭

  托关系找公立医院

  今年4月,梓睿联系医院照常接种第三针,医院却玩起了不接电话的隐身游戏。她在互联网搜索“北京太和妇产医院”,发现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女孩不在少数,甚至有女孩超过了一年的接种期还未能顺利打上第三针疫苗——整页整页的投诉微博翻不见底,这所平台方合作的医院在互联网已是臭名昭著,被多人举报。梓睿找到了当地的卫健委投诉,并加进了一个同为该医院的受害者群中。

  200人大群中,除了和梓睿一样在北京念书的学生,也有不少外地人专门为了北京的疫苗而来。群里的消息炸开了锅似地向她袭来,“平台合作的医院欠款被破产清算了!”“医院欠款,疫苗的储存情况也不太乐观吧?”“客服说医院官司缠身打不了疫苗……”“医院恶意拖延第二针、第三针接种时间!”

  群里是来自各个平台的维权者,京东、丁香医生、天猫、拼多多,有维权成功转院接种的,也有平台始终摆出一副不解决问题的姿态。“还有一些从医院小程序购买的,更是诉求无果了。”梓睿庆幸自己是在大平台上预约的疫苗,各种斗争后,终于在7月顺利转院接种了第三针疫苗。

  和梓睿相比,陈雅显然是更顺利的。她父亲好友的妻子张阿姨在另一所城市的医院工作,人脉很广。她为陈雅联系了省内就近城市公立医院工作的朋友,安排了疫苗。

  她把消息告诉了室友,收获了不少羡慕的声音。原来,她的三位室友都没有接种过HPV疫苗,有的想打却止步于高难度的预约,有的对此并不重视。陈雅向她们科普了HPV疫苗的重要性,而当一位室友得知即使没有性生活,HPV也会通过其他渠道传播时,立马警惕起来,开始搜索所在城市预约HPV疫苗的方法。

  “希望有一天所有普通女孩都能打上物美价廉的HPV疫苗,而不是举步维艰。”陈雅的室友说道。

  受访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刘俏言 通讯员 吕一含 王耀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