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要跟上
充电设施缺口大、非法改装行为多、电池质量堪忧等一些症结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标本兼治,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要跟上
■一些社区正通过安装智慧电梯、智能充电桩、预警平台等“人防+技防”举措,持续推进防范管理。而在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体积小、安全性高的智能充换电柜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市场监管部门应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维修点定期常态化监管,严格产品质量抽检。同时,加强与交警等部门协同执法,共享线索和信息,形成监管合力。鼓励公众举报非法改装行为
■如何处理老旧车辆及电池是需补上的短板。目前,我国并未作出非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应像对机动车那样,将纳管的所有电动自行车及驾驶人纳入管理视野
本报记者 邬林桦
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去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量连年增长,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源头治理已成当务之急。
上海以完善制度设计为着力点施策。修改后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6月1日实施,从生产、销售、上路、使用等多个环节入手,直指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然而,《条例》落实过程中,也有一些症结问题亟待解决:居民小区安全充电设施缺口大、车辆非法改装行为量大面广、电动自行车用电池质量参差不齐、老旧车辆回收报废体系尚不完善等。
围绕这些问题,记者深入走访,多名受访者指出,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源头治理效能,是一项涉及顶层设计、法律保障和落地实施等不同层面的系统工程。当前,结合《条例》实施,有关部门既要切实做好管理,更要落实疏导保障措施,探索形成更多社会共治方案。
加强警示教育和宣传
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由违规停放和充电引发的案例并不少见。电动自行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九成以上是因为停放在楼道、室内等地方。如何让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安全充电,既是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源头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困扰社区管理人员和执法部门的难点所在。
对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消防法及《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早已设立禁止性规定及罚则,但真正执行却面临重重阻力:部分物业人员并未及时制止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或未向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协助处理;一些社区和消防人员也面临“举证难、罚不动”的窘境。有执法人员表示,目前执法仍以告诫为主,对于老旧小区住户,往往“罚不动、罚不了”。
针对管理、举证和处罚的现实难点,新修改的《条例》进一步细化规定,明确监管主体和法律后果,为执法落实提供制度性保障。《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不得在以下区域停放或充电,包括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居住建筑的室内区域(按照有关标准设置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除外)等。
针对不同场所的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条例》也明确了对应的管理主体和处罚依据。据悉,6月1日,《条例》实施首日,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就开出首张违规充电罚单,有居民因私拉电线充电被处罚款50元。
管理难背后,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的困境也不容忽视。一些社区管理人员坦言,如果没有充足、便捷的停放和充电设施,整治行动一过,“各种违规行为很快就会回潮”。
治理过程中,更多基层工作人员感受到,“堵”是权宜之计,“疏”才是根本之策。浦东新区北蔡镇莲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段国峰深有感触,此前在走访摸排中发现,莲安居民区共有电动自行车300多辆,但充电设施有限,一些居民只能靠“飞线”或入户充电。这两年,莲安居民区的几个小区陆续加建或改建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原先多发的违规充电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如何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依靠惩罚手段,上海正探索以“智慧化治理”手段完善监管和服务。一些社区正通过安装智慧电梯、智能充电桩、预警平台等“人防+技防”举措,持续推进防范管理。而在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体积小、安全性高的智能充换电柜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基层工作人员认为,很多车主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用电安全缺乏足够重视,要通过警示教育和常态化宣传,持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我们组织楼组长和志愿者进行警示教育和宣传。说得多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确实提高了,不仅自己不会拉线,看到这类情况还会通过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反映。”段国峰说。
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
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不应只是被拦在“楼外”,更应被挡在“市场外”。上海消防救援部门的通报显示,发生火灾的电动自行车,大多有加装换装电池、车身结构改变等情况。而在车辆出厂时,产品和电池都有质量保证,问题主要出在翻新、改装等环节。
上海警方近期查处了多个提供改装服务的车辆销售点。在宝山警方查处的案件中,店主牛某会根据买家需求,将原车装配的48V电瓶改装为60V、72V电瓶,再对外出售“定制整车”。目前,牛某等二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刑事拘留。
除了换上超标电池外,一些门店还会帮车主解除限速。按照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限速为25公里每小时,但通过解码的方式,可将最高时速刷到60公里左右。记者发现,此类解码器在电商平台并不难找,最便宜的只要十几元。
有的门店还提供“先上牌后改装”服务。记者了解到,在警方查处的案件中,有销售人员告诉消费者,只要购买电动自行车,都可免费提供改装拆除限速装置和更换大功率电池等服务,然后让消费者先去车管所上牌,回来后再改装。
相关法规早已明确,改装电动自行车属于违法行为,且改装车辆隐患重重,为何仍有人热衷于此?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消费者为突破速度限制、追求高续航,成为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忠实粉”;一些门店为获取利益,不惜冒险迎合消费者的改装需求,部分使用的还是劣质或翻新元件。
与此同时,较大的监管难度和较低的违法成本,也成为遏制非法改装的阻碍。一名一线交警告诉记者,路面执法时,主要关注电动自行车外观的结构改变和加装配件等情况,至于改装超标电池、解除限速等行为,民警很难在现场识别和认定,“还有些违法车主,当你面拆除掉加装设备,但过两天又装回去了”。
末端管理存在阻碍,追溯非法改装的上游服务商同样面临挑战。“最近随着检查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一些商铺开始只为熟客提供改装服务,也有人改为线上接单、晚上改装,大大增加了违法的随机性和隐蔽性,获取线索和固定证据越来越难。”一名市场监管人员表示,相较改装车辆带来的收益,被查处的违法成本并不高,致使一些商铺顶风作案。
这个现象得到立法部门的重视。修改后的《条例》明确禁止各类非机动车加装、改装行为,及销售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此外,《条例》加大对非法改装经营性活动的处罚力度,对“从事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经营性活动或者销售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的”,由原来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改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立法和执法结合,才能真正遏止非法改装行为。“加大对销售渠道的监管和处罚,商家想必会衡量得失,不至于继续无视相关规定而自行其是。”业内人士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形成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维修点的定期常态化监管机制,严格产品质量抽检。同时,加强与交警等部门的协同执法,共享线索和信息,形成监管合力。此外,还可以鼓励公众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行为进行举报,给予适当奖励,以提升社会共治效能。
电池质量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对近期发生的几起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溯源发现,电池单体故障等是重要的致祸原因。业内人士也指出,把好电池质量关是做好电动自行车安全源头治理的重中之重。
由于轻便、能量高等原因,近年来,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成为趋势。据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2018年锂电两轮车的渗透率为12.7%,2022年提升到了25%。研究机构EVTank预测,到2025年,锂电电动自行车的渗透率将达56.4%。
然而,部分劣质锂电池流入市场,从源头端带来了安全隐患。“电池既可能成为火源,也可以是起火后重要的助燃剂,其本身的安全和保护措施不容忽视。”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松江支队副支队长周明川表示,因为锂电池自身结构及化学体系不稳定,再遇上碰撞、挤压、过充、短路等情况,更易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本身质量就不过关的劣质电池,如同四处游弋的不定时炸弹,威胁着城市安全。据上海公安部门介绍,相较正规厂家出厂的合规锂电池,低劣锂电池价格仅为其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常以超标大容量吸引有电动自行车改装需求的消费者。有的小作坊还专门回收报废电池,对其进行再加工和出售,生产工艺和质量都不合格,隐患更加严重。
今年以来,上海公安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充电器等核心部件生产销售领域的假冒伪劣案件侦查力度,从严从重处罚,力图斩断非法生产销售网络链条。据悉,相关部门对全市500余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开展了3次联合清查,发现多条制售伪劣电动自行车的违法线索。其中,针对生产、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由公安经侦部门予以刑事打击,共侦破非法制售伪劣电动自行车案近30起,查扣伪劣车千余辆,涉案金额达2800余万元。
劣质电池存在的症结,与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长期缺失有关。目前,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生产标准依据的是2019年施行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国家标准。据周明川介绍,这只是一个国家推荐性标准,并不是一个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强制性国标的缺失,给劣质电池更大的生存空间。出了问题,也难以追溯生产企业的责任。”
好消息是,这一空白将被填补。近期,《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除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外,该规范还要求制造商在电池组上标注“安全使用年限”,提醒用户到期淘汰老旧电池,减少老旧电池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保障用户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处理老旧车辆及电池,是另一块需要补上的短板。目前,我国并未作出非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也不完善。“应该像对机动车那样,将纳入规范管理的所有电动自行车及驾驶人纳入管理视野,建立电动自行车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规范骑行行为。”一名交警说。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车辆及电池的报废、回收标准与流程,推进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管理,汇集产品认证、生产、销售、登记至回收等全流程信息,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多部门协同监管。(解放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链博会巴西推介会在圣保罗举行
- 图览丨秘鲁流行语与中国有关?太平洋彼岸的这个港口不一般
- 《长安三万里》,口碑与争议之外
- 北京今年首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 超六成“油车指标”配置给无车家庭
- 交响乐《九曲黄河》在黄河源头青海省首演 拉开全国巡演帷幕
- 海南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征拆动工
- 银川直飞泰国曼谷国际客运航线复航
- 消费观念转变 童装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 中国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
- “桥都”武汉助力“中国桥”走向世界
- 西藏拉萨:赛牦牛比赛热闹非凡
- 证监会拟发文规范行政处罚裁量
- 湖北赛武当发现近危物种齿萼报春
- 北京市属公园春节景观上新 生肖形象“隆隆”亮相
- 中新健康丨西京医院异种肝脏移植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90%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治愈
- 前10个月中国服务进口同比增23.5%
- 让新型储能项目量质齐升
- 樟树第5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开幕 “中药+”受年轻人热捧
- 环球旅行探险家谷岳:“野生”露营方式悄然流行,更考验动手技能
- 热门推荐
-
- (投资中国)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 2.6万余元培训包就业?这种招聘“套路”注意识别
-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人工古松林迎5年来最大规模春季“靶向养疗”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大棚莴笋采收忙 乡贤返乡壮大“归雁经济”
- 海内外青少年“玩转”创意发明 在科创中寻乐趣
- 洞庭湖决口预计在7月9日12时前完成封堵
- 让雷锋精神,在藏东林海薪火相传
- 应季蔬菜比反季蔬菜更营养吗?
- “就地过年也有浓浓的年味”
- 用药安全早知道 2023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在京启动
- 商务部:中国从来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
- 巴基斯坦一卡车坠谷 已致17人遇难
- 安理会通过决议 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 上海64家商场示范推出“纯净版”停车码
- 村庄被淹消防员逆行9次救出20人,向他们致敬!
-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受益学生达5.9亿人次
- 埃及学者:中非树立合作典范 助力构建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
- 在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拥抱机遇
- 从木乃伊到生物塑化
- (身边的变化)告别“风吹石头跑,黄沙漫天舞”的昆都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