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 产业发展向“新”而“兴”
中新网西安6月12日电 (杨英琦)记者12日从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安产业发展“稳”有支撑,向“新”而“兴”。据悉,2023年,该市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44.2亿元,同比增长9.4%;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650.32亿元,同比增长10.5%。
据西安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介绍,该区2023年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30%、1.7%,产值占先进制造业比重79%。比亚迪西安基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40万辆,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区前瞻布局未来信息、空天科技、未来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持续推动创新能力提升,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培育壮大科技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家,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66家;聚集硬科技创新人才超过14000名,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22个。
杨华表示,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聚焦“创新立市”,以“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载体,着力推动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试小试平台四大功能集聚区布局建设。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争取落地西部技术交易所,全年计划新增技术经理人200人、技术合同交易额超2000亿元。
同时,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西安高新区将聚焦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力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
此外,高新区日前发布《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方案中明确,该区将聚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制定新型工业化“新目标”;突破原始创新,培育新型工业化“新源头”;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新型工业化“新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型工业化“新动能”;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新模式”;并将积极构建新型工业化“新场景”,拓展新型工业化“新市场”,营造新型工业化“新环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消博会消费热力攀升,自贸港开放成色更足
- 京昆高速西汉段汉中方向因交通事故临时交通管制
- 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今年“龙舟水”略偏重
- 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河口镇多处发生泥石流 2人失联
- 巴西报告全球首例奥罗普切热致死病例
- 中国平安一季度实现归母营运利润387.09亿元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0.7%
- 李云泽:进一步扩大港澳银行内地分行业务范围
- 美国银行业的麻烦还在继续
- 2024浙江年货节启幕 激发“年货经济”消费活力
- 透过乌镇看未来:数字警务“智慧护航”互联网大会
- 迪拜世博城拟打造全球枢纽和商业中心 吸引中国企业入驻
- 剧场变“猫洞” 端午来“新空间”开启御猫奇遇之旅
- 满洲里站进出口货运量较去年提前17天完成千万吨目标
- 《维和防暴队》在京首映 “燃”动电影“五一”档
- “规矩”开车被野猪撞,只能认全责?
-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将首次举办绿博会
- 吉林:中欧班列运输需求持续旺盛
- 中国商务部:汽车报废更新中,外资品牌新车约占35%
- 上海三位援青干部的“青海情”:内心不时涌起一股无形力量
- 优化营商环境 天津海关推出61项新举措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 赋能两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闻随笔】“龙舟青年”乐从何来
- 民间艺术“老枝”绽“新芽” 艺术展沪上开幕现传承之美
- 老挝经贸合作展示馆落地上海杨浦
- 景区旅拍,要美更要规范
- 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启动
- 春困不能光睡觉 祛湿升阳动起来
- 海口248米高楼存在多处安全隐患 官方通报整改情况
- 冰淇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 宁夏固原原州区“文化年”多姿多味
- 天津与青岛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2024年成都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培训班开班
- 降本增效创新整合 杭州试点“地铁+物流”新模式
- 甘肃庆阳:电力通信“花木兰” 又美又飒
- 林毅峰:中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需自己“蹚”路
- 丹麦友人麦克的中国“退休生活”:桂林是我的家
- 埃尔多安:如有必要 土耳其可能会与欧盟分道扬镳
- 两起长江口锚地非法搭靠、登轮案件被查处
- 未来三天长江中下游及广西贵州等地有暴雨灾害中高风险
- 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正式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