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名青年学者聚昆明探讨数智化浪潮下制造业创新发展之路
中新网昆明6月1日电 (记者 缪超)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6月1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近500名青年学者,共同探讨数智化浪潮下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图为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马馨 摄
本届论坛以“数智背景下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青年工作委员会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媒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制造业在数智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殿文说,在数智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本次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为如何以数智化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交流平台。
“青年学者作为新时代的创新先锋,承载着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他对青年学者提出三点期望,希望青年学者们要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希望青年学者们在科研工作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合作;希望青年学者们兼具全球化的科研视野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能力。
此次论坛涵盖主旨报告、论文分论坛交流、专家圆桌论坛、期刊见面会和推荐论文颁奖等议程,不仅为制造业在数智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也为产学研媒深度融合搭建了桥梁和纽带。(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黎巴嫩首都接连传出爆炸声!数百名居民逃离家园
- 江西高速部门多举措迎战台风“格美”
- 美国驻英大使馆附近发生“巨响” 道路已封锁
- 浙江改革聚焦:“未来粮仓”守护“国之大者”
- 贯彻落实新“国九条” 中国证监会拟出台6项规则
- 巴基斯坦和伊朗外长会面,同意扩大安全合作
- “卫生巾虚标长度”风波愈演愈烈,都有哪些品牌牵涉其中?
- 中新真探:黄瓜笔直是因为打了药吗?
- 江西德安:打造数字经济孵化园 为“Z世代”创业青年插上翅膀
- 一碗粉催生新职业 “闻臭师”把关螺蛳粉“灵魂”
- “中元节”为什么不仅是“鬼节”?
- 浙江绍兴一企业刺激性气体泄漏 官方检测结果无异常
- 中国驻英国使馆敦促英方政客停止造谣惑众,停止破坏中英关系
- 广西举办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大会 签约金额316.9亿元
- 中国河北(德国)重点产业合作对接会在柏林举行
- 临夏美食何以“食尚”出圈?
- 朱殿君:数字文化新业态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 新闻调查丨全球客商汇聚 这个“大舞台”充满机遇和希望
- 消息人士:伊朗连环爆炸为遥控炸弹引发
- 地震科技为山西古建筑排除“脚下”险情
- 热门推荐
-
- 海口市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陆域物种2963种 海洋生物791种
- 研究认为空气污染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上升
- 成都航空“吐鲁番号”旅游包机成功首航
- “最美证件照”透见浙江“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
- 甘肃庆阳“海纳百川”迎客商 谋西部新能源及数据算力高地
- 青海女婴在温州接受唇腭裂慈善救助
- 中缅边境畹町口岸2023年进出口货物量值创新高
- 海外网评:将有更多外资企业赢在中国
- 央行: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 同比增长6.2%
- “职场蠢人”,是个什么人设?
- 又有5人死亡!2024年以来美国已发生491起大规模枪案
- 锤炼“水上功夫” 中国强化水域救援力量
- 明天起,你的房贷又降多少?
- 台风“小犬”来袭 福建沿海54条客运航线停航
- 新疆巴州色素辣椒采收忙 丰收盛景“映红”村民增收致富路
-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京举办
- 加拿大一廉价航空公司因商业纠纷导致多架飞机被扣
- 中国延长免签停留期限 新西兰商旅界“很兴奋”
- 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揭晓 15部作品获资助
- 中新健康丨已婚女性没必要打HPV疫苗?专家:条件允许应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