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将近,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对家的思念,让天南海北的人们踏上归途。春节前后,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南来北往,气候温差较大,该如何适应?寒潮来袭,坚守岗位的户外工作者,又该如何应对?一起听听专家支招。
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患病风险
当前,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每日诊疗量持续下降,医疗秩序总体平稳有序。考虑到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增多,国家卫健委日前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作出提示——出发前,请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继续保持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在呼吸道感染高发期,不少人在网络平台自行购药。对此,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提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很多,需要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不同病原体使用不同的药物,这是对因治疗。治疗流感的药物,对新冠是没有效果的,抗菌药物对流感也是无效的,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李燕明解释,对症用药则是缓解诸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的药物,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很多对症药物是复方制剂,包含多种药物成分。比如很多感冒药物都含退热药成分,如果同时服用不同感冒药,会造成药物过量。”
“新冠和流感被称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李燕明提醒,有哮喘疾病的患者,如果感染流感或新冠病毒后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气温下降还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国家卫健委也发出健康提示,寒潮天气下,要关注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户外作业人员应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寒潮带来的影响。雨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湿滑,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利影响,要关注旅途安全。
“外出游玩,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或者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注意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说,春节假期也要保证充足睡眠、丰富营养和适量锻炼,以增强身体体质,从而增强抵抗力。
关注“一老一小”,确保安全出行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心血管疾病患者叠加呼吸道感染,往往会加重病情。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预防呼吸道感染。”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熊长明说,诸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很容易造成身体免疫力降低。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出行,熊长明给出3点建议:一是到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确保病情处于稳定期,各项指标在比较满意的程度;二是带齐药物,备好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救心丸等,注意不漏服药物;三是做好防寒保暖,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饮食,对心血管病患者至关重要。“如果不加节制地摄入油腻食物、高热量食物,体重增加不可避免,而运动量的减少则会进一步造成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体重增加,这无疑会增加心血管负担。”熊长明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应戒烟、限酒,清淡、均衡饮食,切勿暴饮暴食。
春节假期出行,不少人选择自驾。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提醒,不满12岁的孩子不要坐在副驾驶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身高,正确选择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或安全带、安全增高坐垫。
“不管时间长短,一定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避免意外情况发生。”王荃提醒,家长要告诫孩子,不在车头车尾盲区中活动,避免发生事故。
假期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最近几天,寒潮天气再度影响我国。户外工作者在寒冷天气中暴露时间长、强度高,易引起冻伤,加重自身基础疾病的病情。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易侵袭人体经络血脉,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中医有个名词叫‘卫气’,就是保护人体的正气。外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包括气温骤降,人体抗御外寒能力就会下降,可能发生各种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介绍,体质的偏颇除了和先天禀赋有关,还和饮食习惯密切关联。平时体质虚弱者,可以适当吃一些温补的中药,像黄芪、人参。日常烹饪中适当放一点姜、葱、蒜、胡椒等佐料,能够提振人体阳气,抗御外邪。
“冬天也是人体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是内敛的,所以吃辛温的东西也不能过量,不能让身体出汗太多,适量最好。”齐文升说。
“日常可以饮用香橙肉桂茶、红枣姜奶茶、姜糖苏叶饮等茶饮,也可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20分钟,在水中放一些艾叶或生姜。”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朱佳介绍。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难免大吃大喝,加上节日期间熬夜追剧,肠胃功能极易紊乱,出现腹胀、腹痛等问题。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程小蕴开出了假期消化不良的家用药物清单:暴饮暴食,吃肉食多,感觉胃部饱胀没食欲,可以服用大山楂丸;平时脾胃就不太好,吃撑了,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
“要根据药品说明书按量服用。如果出现不能缓解的腹痛、腹泻或呕吐等表现,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程小蕴说。
团圆的日子,琳琅美食离不开高超厨艺,但如果不小心被油或开水烫伤,该如何紧急处理?
“只需要做到这两点,居家也能做到专业伤口处理。”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守尧介绍,首先要冷水冲洗湿敷:比如自来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5至10分钟,再使用凉水纱布湿敷损伤局部20至30分钟,最大程度减轻损伤程度。对于不便冲洗的部位,比如面部,可直接冷水纱布湿敷30分钟左右。然后是消毒包扎:经过冷敷处理后,伤口疼痛已明显缓解,此时可对伤口部位进行碘伏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包扎损伤部位。如果家里有烧伤膏、甘草油等,可用药物外敷伤口后再纱布包扎。
“不能随意撕掉烫伤皮肤,以免加重损伤。饮食上尽可能避免吃羊肉、辛辣食物等。”刘守尧提醒。
(光明日报 记者 金振娅)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抓住机遇做强产业 增收致富有妙招
- 商务部:中方将支持同东盟国家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
- 简牍“冷知识”:汉代就有九九乘法表?
- 专访老挝国会议员本达·翁那冯:老中铁路应该延伸进更多国家
- 外媒:普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称国家需要团结一切力量
- 电诈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 蓝皮书称新发展阶段应充分挖掘四大人口红利
- 【鲤好 泉州】以创新举措加深青年历史文化熏陶
- 截至11月底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 韩国“报勋是历史也是未来”赴沪探访独立运动遗址活动圆满结束
- 杭州深化河湖长制 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 90岁架子鼓奶奶 别样文艺人生从70岁开始
- 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两周年丨误炸 射击 破坏 美军撤离带来混乱和惨剧
- 浙江临建高速通车“满月” 打造乡村振兴致富路
- 手机出货量被苹果反超,三星押注AI能否扳回一局?
- (两会声音)杭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
- 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开幕 专家建言拧紧黄河流域“水阀”
- 洛阳警方:捏造散布女法官被害案相关信息,男子被行拘10日
- 读懂中国——欧洲青年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丨前进!新能源汽车
- 是谁游走在AB贷灰产背后
- 热门推荐
-
- BCG报告: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生成式AI的前景更乐观、焦虑更少
- 【我在中国当大使】“欢迎中国朋友来‘打卡’”
- 青海湖水域面积达到近十年来最大值 湟鱼洄游迎来高峰期
- 景区免门票后,“二次消费”如何跟上?
-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多彩贵州风”文旅推介活动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烛照文明进程,坚定文化自信
- 中央企业牵头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格桑花示范工作室揭牌
- (新春走基层)“老外”中国舞龙初体验:看着容易舞着难
- 海南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 埃塞俄比亚国家馆开馆仪式在北京举办
- 中国人民大学通报教授被曝性骚扰:情况属实 解除聘用关系
- 斯里兰卡总理宣布辞职
- 云南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节将举行
- 报告: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稳步提升
- 中国印刷博物馆 展现源远流长的印刷文化
- 第二届“好年华 聚福州”闽台青年人才研学营在福州开营
- “福宝”即将回到中国:韩国民众排队送别,饲养员也哭了
- 内蒙古首台无人驾驶除草机器人“上岗”作业
- 综艺《当燃青春》将播 以青春视角讲述闪光故事
- “95后”“守宝人”:用“匠心”演绎“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