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汽车“包袱”变“资源”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4.3亿辆,其中汽车有3.3亿辆。业内预计,到2030年,我国报废汽车数量将超过2800万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未到报废年限却被弃停在城市角落的“僵尸车”,成了城市治理的“新包袱”。
转换新赛道,开辟新天地。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废弃汽车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废弃汽车集中清理工作。湖北宜昌在这项行动中率先行动,把“社会包袱”当作“城市富矿”,将“破车烂铁”变成“绿色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废弃汽车全链条治理的路径。
破解回收难题
在宜昌市城区东升停车场,停放着95辆外观残破、轮胎干瘪、未悬挂号牌的废弃汽车,每辆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都贴着醒目的“身份标签”,包括车辆所有人信息、发动机编号以及拖移至此的时间、地点和理由等。
“这些无人认领的机动车,经过3个月至1年的公告期仍无人认领,将交由报废车辆回收公司处理。”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涛说,宜昌市2022年起开展废弃汽车治理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摸排,在主城区共排查出1332辆无人认领的汽车,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绝大部分车主已自行处理,最后还剩下95辆车无人认领。
“治理废弃汽车,在全国尚处探索阶段。”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罗金城介绍,废弃汽车虽已废弃,但涉及人民群众财产权,处置必须稳妥。治理过程中,宜昌公安等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和合情合理相结合,探索出了“两联合、三必须、四步走”工作法。“两联合”进一步明确公安、城管、住建等相关部门的责任范围。“三必须”即必须拍照固定证据、必须查询车辆信息、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车主。“四步走”中重点设置了通知车主自行处置环节,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做好废弃汽车治理工作,宜昌市明确了“政府主导、公安主抓、先行先试”的治理原则。宜昌市公安局将废弃汽车治理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宜昌市主城区的废弃汽车基本“清零”,没有发生一起复议案件,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建设利用基地
在废弃汽车处理过程中,电池处理是难点。在这方面,宜昌也有优势。位于宜昌高新区的宁德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内,循环浸出除杂车间格外繁忙,一袋袋黑色的废旧电池粉渣陆续投入接收槽,开启“变废为宝”的循环之旅。
该车间是整个生产线的核心枢纽。物理拆解后的废旧电池在这里与硫酸“会合”,经湿法冶炼,生产出硫酸锂、磷酸铁溶液,以及铁铝钙渣、石墨渣等,供给下游车间。硫酸锂溶液进入锂盐车间,经过反应后得到白色的碳酸锂;磷酸铁溶液经过多次酸溶和再结晶,重新“生长”出满足粒度和杂质要求的磷酸铁。而这两种产品正是生产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价值不菲。即使是价值不高的石墨渣,也能在出渣车间经无害化处理后,制成建筑材料方砖。
2021年,宜昌市抓住新能源产业“风口”,成功招商引资项目金额达320亿元的宁德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并前瞻布局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先行建成邦普循环一期项目。“今年已有近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在宜昌进行定向循环,有生产线上淘汰下来的残次品,也有从沿海城市回收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主管陈兆哲介绍,宜昌邦普规划废旧动力电池年回收处理能力为30万吨,目前投入使用的已有10万吨。作为最早在回收行业研究“定向循环”技术的企业之一,邦普循环早在2009年就已创新推出“定向循环”核心技术,积累了一系列技术成果。截至2022年底,邦普循环已参与制定修订废旧电池回收、电池材料等相关标准293项,拥有授权专利525件。
从生产、回收再到生产,从原料、废料再回到原料,一个“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的动力电池定向路径已经形成,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闭环正在宜昌加速构建。除了邦普,宜昌还招引长宸锂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跟进布局,建成后全市年处理电池能力有望达50万吨,实现产值300亿元,可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助推宜昌加快建成全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打造治理闭环
如何建立废弃汽车治理长效机制?2023年3月,宜昌市专门成立了“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宜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统筹,明确公安部门抓好前端治理,商务部门做好后端利用,加快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循环产业链,推动废弃汽车形成由“治”到“用”的全链条治理。
油液抽排、零件拆解、压扁贮存……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宜昌物产报废车辆回收拆解有限公司车间内,经过一系列工序,一辆辆废弃汽车“化整为零”,重获新生。公司执行董事俞桦介绍,废油液排出后,通过专门的机器吸到储存箱,然后送到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二次净化后再使用。此外,轮胎的橡胶可以再利用,车辆的车壳、车架等也可以再循环使用。
“诀窍就是‘精拆细解’。在兼顾费用的基础上,拆解得越精细,利用价值体现得越明显。”俞桦说,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部分的核心部件继电器虽仅有手机大小,但如果拆解得当、重复利用,其价值将是“论斤卖”的10倍有余。去年,该公司循环利用废钢2万吨、有色金属1400吨、塑料2200吨、橡胶16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造利税1000多万元。俞桦表示,再制造可以增加利润空间和附加值,车拆公司可以拿出部分利润反馈给车主,提高车主主动处理废弃汽车的积极性。
宜昌市商务局局长覃扬波介绍,宜昌目前机动车保有量约150万辆,按照国家机动车废旧拆解指导性规范,已有4家拆解企业获批,产能约5.5万辆。面对未来的汽车报废高峰,宜昌市正加快布局废弃汽车回收拆解循环产业链,力争通过经济手段加速废弃车的回收再利用,为报废车治理提供新的动力。
柳 洁 董庆森
柳 洁 董庆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耀斑黄色预警
- 湖北宜都:一湾碧水“润”生态
- 外媒:美国警察滥用暴力源于“有罪不罚”
- 越南谅山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 为跨境贸易架桥
- 275天环球邮轮泊天津 近2000名各国游客开启京津游
- 中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并网发电
- 湖北检察机关依法对杜兆才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山东自贸试验区新一批38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
- 阿尔山:跨界融合展现别样人文之美
- 中央民族乐团《颂·黄钟大吕》音乐会首演 创新传承千年国乐文化
- 豆浆和牛奶,哪个更营养?| 吃出健康来
- 持续奋战5天5夜 甘肃陇南境内5条国道全部抢通
- 内蒙古首列“本地”国产商品汽车中欧班列启程
- 给《狂飙》挑刺 这些献血桥段是戏说
- 又一报纸休刊,传统纸媒该何去何从?
- 山西省政协委员柴宝峰:科技支撑汾河流域新污染物防控
-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敏捷集团“陌上阳光”西部助学行动开启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筛选工作
- 吉林省警方“夏季行动”破获刑事案件12441起
- 我国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邱大洪在辽宁大连逝世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个性化定制护肤,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 长假后做做这三个动作 既养百脉又调睡眠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资源
- 高校敞开大门,无愧“大学之大”
- 山东烟台破获制售假“飞天茅台”案 抓获11人
- 近500名青年学者聚昆明探讨数智化浪潮下制造业创新发展之路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震影响暂停核污染水排海
- 横琴封关运行后首笔适用视同出口退税货物报关入区
- 江西南昌举办首届国际旅行商大会 共话文旅融合新发展
- “新时期泰中互联互通与经济展望”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 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2.4% 高于市场预期
- 陕西柞水公路桥梁垮塌现场直击:村民半夜上高速拦车
- 多举措、出实招“护航”外贸企业生产 新业态成外贸增长亮点
- 《天下湘军》用200余万字详实演义湘军八十年历史
- 浙江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超920万人次
- 外媒:荷兰前情报局局长被提名为新一任首相
-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1.6% 出口同比增长87%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履新
- 野生鸟类栖息公园后,该如何保护?
- 中国工信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