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的“稳”与“进”
中新网8月30日电(记者 左宇坤)金融,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宏伟目标。
金融强国应当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就包括“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重要金融机构的银行,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金融强国目标的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看,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高水平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作为金融“走出去”的先行者,中国银行持续积极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金融主渠道地位的巩固。8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银行财务效益保持稳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70.76亿元,净利润1265.36亿元。
“中国银行将坚定不移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8月30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集团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支持国际经贸投资合作;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审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满足客户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系统性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抓好货币国际化“重头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当前,稳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的人民币,“朋友圈”还在持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中国共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有效协议29 份,互换规模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金融强国建设的六大关键核心要素之一“强大的货币”,除了币值稳定,本身也要求“好用”,即要求人民币使用便捷高效安全,能够有效发挥计价单位、交易媒介、价值储藏等货币功能,在国际上被广泛作为支付货币、投融资货币和储备货币。
自2009年7月,中国银行率先办理全球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
2024年1-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叙做跨境人民币结算超过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市场份额保持同业第一。此外,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中国银行占据15席,发挥着服务境外、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作用。
下好制度型开放“关键棋”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制度型开放是重要标志。它强调的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层面的开放,核心是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先进的市场规则,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以外汇工作为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接近800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次高值。这也必将带来外汇业务种类增多、时效要求提高的新情况,传统的外汇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新的多样化需求。
这便需要银行的积极辅助。银行外汇展业试点是国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的全新改革举措,是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体现。
中国银行于2022年9月成为全国四家外汇展业试点金融机构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国有大行。面对展业改革试点初期体系建立、流程创新、数据整合等方面的难点,制定了中国银行外汇展业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及指引、外汇风险交易监测与报告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及指引。
一年多以来,中国银行相关外汇展业试点工作为监管改革提供了国有大行展业模式经验的参考范本。经批准,中国银行已于今年初将试点扩围至行内50余家二级机构。
做好提升便利化“精细活”
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促进“外贸便利化”,是从政府到相关服务机构长期以来的发力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
这不仅得益于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供给创新性强的优势,也与政策的激励、机构的支持分不开。中国银行也在持续探索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4年1-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为20余万家客户办理国际结算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跨境电商结算规模超过3700亿元,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近60%,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首位。
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在促进外贸便利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个自贸区成立十年多来,中国银行持续完善自贸区机构布局,在22个自贸区和1个自贸港包含的全部自贸片区均设立了自贸区分支机构,实现区位的全面覆盖,服务区内企业客户近50万户。
上好安全性保障“必修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也是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进入机遇和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发展时期,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今年上半年,中行继续保持稳健经营态势,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葛海蛟表示,中国银行将树牢极限思维,加强前瞻研判,强化系统施治,不断提升预见风险的主动性、风险管控的针对性、一体化管理的穿透性。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建设,织密织牢风险防控网,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持之以恒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如何定义一个强大的银行?它应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广泛的业务范围,更重要的是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出色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循着这条路,中国银行不断前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大赛谋发展 湖南常德加快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新饭碗”
- 青海首个海关工作服务站挂牌成立
- 报告:红色旅游市场悄然年轻化 25岁以下游客占比近2成
- 广东东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1万亿元
- 陕西省水利厅启动全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最高奖励500万元!上海设立千亿基金鼓励创业创新
- 尹锡悦将出席今日下午的拘留令必要性审查
- 中国石化:元坝气田累产天然气超300亿立方米
- 关爱孤残儿童 被窝整装联合金羽翼开展公益活动
- 动漫IP+旅游 江西龙虎山打造文旅沉浸式新玩法
- 积石山县红十字会:目前急需保暖物资、创伤药和抗生素
- 事关利率、房产、物价,央行开年发声释放利好!
- 莫迪:执政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大选中获胜
- 【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探索出版产业链纵深发展
- 第六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
- 上海九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室外二手烟控制
- 北京公积金贷款11月1日起执行“认房不认商贷”
- 今年前10月江西米粉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二
- 食品价格降幅扩大 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0.2%
- 战“痘”是持久战 专家:患者皮肤护理程序应尽量精简
- 热门推荐
-
- 首届“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推介会首场活动举行
- 宁波大学“00后”团队攻坚动力电池安全难题
- 外媒:凯特王妃被诊患癌以来 威廉王子首次公开露面!
- 海南临高:种植“黄金果” 绘就村民共富路
- 首列在京报关中欧班列开行 企业实现就近报关
- 暴雨袭粤数日:广深佛多地出现内涝 粤西暴雨预警仍生效
- 《千年之约·梦幻龟兹》亮相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
- 中国摩托车商会携手六大国际知名品牌共吁安全骑行
- 生鲜货物进口更便捷(消费视窗·提升供给体系 促进消费增长①)
- 你爱吃的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因城施策”方面下足功夫
- 油价进入“8元时代”
- 天津首条智能网络联网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开通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 为“金色平台”搭建影像桥梁
-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智起风云”:“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效能再升级
- 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首次载人试飞
- 万人同庆“三月三” 湖南黔阳古城开启千年民俗浪漫盛会
- 江西龙虎山打造特色民宿 促山水旅游提质升级
- 土耳其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