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长三角等城市群夏季热岛面积为近20年最大
中新社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4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受2022年长江流域罕见高温干旱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突出,成渝、长江中游和长三角城市群夏季热岛面积均为近20年最大。
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对《2022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进行介绍。今年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7年发布《全国生态气象公报》,公报从天气气候对地表生态影响角度,评估了2022年和2000年以来气象条件的影响。
张恒德表示,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3,较常年提高6.2%,较2021年下降0.7%。从气象条件来看,全国有73.2%的区域降水量接近常年,35.7%的区域明显差于2021年,水热匹配总体好于常年、但差于2021年。
据悉,2000年至2022年,中国有91.9%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提高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工程以及农业高产、种植结构优化等措施。同时,全国有67%的区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98%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农业措施的实施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气候资源,加快了植被恢复进程,促进植被生产力和覆盖度的整体提高。
气象灾害仍是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张恒德表示,2022年贵州中东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中北部、浙江大部、安徽中南部、河南中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等地干旱影响严重,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1年下降了3%~10%。
2022年长江流域罕见高温干旱对植被、城市和水体均有影响,造成当年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常年和2021年同期均偏低,成渝、长江中游和长三角城市群夏季热岛面积均为近20年最大,鄱阳湖水体面积为1998年以来最小,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998年以来第三小,水质较2021年明显偏差。长江流域大部地区2022年出现中旱至重旱,造成植被长势偏差、城市热岛效应突出、水体萎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开展培训、搭建体系,药企频“补课”等“合规”
- 多国人士: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带来发展机遇
- 年轻人旅游的脚步慢下来了 “城市漫游”成新流行
- 以军空袭黎巴嫩 一名哈马斯驻黎高级指挥官被炸身亡
- 暴雨蓝色预警!上海启动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
- “巨无霸”台风“格美”将迎爆发式加强,后期还将深入内陆北上?
- 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闭幕式暨“十月文学之夜”举办
- 探访四川泸州职业挖藕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 (新春走基层)在祖国的最东方守护中欧班列畅通
- 姜铁红现场授课 阿云嘎、刘宇齐跳蒙古族舞蹈
- 去年”三桶油”业绩指标亮眼 油气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 链博会四川制造展露“看家本领” 拓宽供应链“朋友圈”
- 上海电气携手日立能源成立海上风电输电领域合资公司
- 助力能源转型升级 山西电建实现能源项目“三连发”
- 他们是最能抓逃犯的PTU 也是给人温暖的警察叔叔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江西等地有大到暴雨
- 存款考核变摊派 银行缘何热衷全员营销
- 剧作家莫言:会继续写剧本 写家乡的故事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
- 科技小院助力褚橙再升级
- 热门推荐
-
- 当一对夫妻的名字,镌刻在同一块遗体捐献纪念碑上
- 我国又增一个GDP万亿城市 江苏揽五城独占鳌头
- 专家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 国际热评:美西方对华“去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 海外网深一度:“美元的特权并不是永恒的”
- 当心大“诈”蟹!
-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
- 北京:“十一”最火目的地
- 抖音+周星驰 “喜剧之王”碰撞短剧风口
- 605KM续航、激光雷达,睿蓝7正式上市
- 国家级非遗西河戏传承人:痴守数十载 冀焕新生机
-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 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和特色美食亮相天津
- 扎哈罗娃回应美乌双边安全协议:一纸空文
- 《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招待会在东京举办
- 甘肃发布2021乡村旅游发展指数:近郊短途游成新风尚
- 阳(江)信(宜)高速阳江段首座隧道贯通
- 男子声称被鸣笛吓到要求公交司机给狗道歉?谣言
- 突发!一架波音727货机在南苏丹马拉卡勒机场坠毁
-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