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6月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当天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标志着中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1日上午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以初期每小时约9吨的速度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底地层800多米的咸水层中。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介绍,二氧化碳回注的地层具有“穹顶”式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
据了解,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所在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000吨。恩平15-1油田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实施了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创新应用7项国内首创技术,自主研发制造出中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自主设计实施了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中国海域地壳稳定性好、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地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预测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启动中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合肥铁警全力迎战春运“大考” 护航旅客平安出行
- 干细胞+基因治疗 渐冻症联合疗法安全性获证实
- 航瞰内蒙古 | 有一种搬家叫“转场”
- E法护未来丨一场穿越时空的营救,能否帮助遭网暴的女孩走出阴影?
- 互联网大厂掀反腐风暴,这些行为涉贪腐!
- 暑期档很火 黄渤很忙
- 《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助力关圣文化走向世界
- “见习”警犬“斯诺”的首个春运:抵御美食诱惑方“过关”
- 2023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启幕 打造合作共赢新平台
- 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 “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举行 苏轼、陆游书迹相遇杭州
- 南京警方再破一起22年前积案:现行命案连续十年保持全破
-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挑大“梁”!通江达海的无人智能港口有多聪明
- 想要产后身材不走样?试试“低碳水+高蛋白”饮食
- 新加坡导演梁志强闽南行:想拍闽南元素喜剧电影
- (财经天下)三季度各国经济分化态势明显
- 中国城市新增绿地点燃民众“微度假”热情
- 浙江义乌成立“青蓝接力”委员工作室 促民企代际传承
- 从特朗普案看美国政治极化的深化和恶化
- 热门推荐
-
- 粤港科技合作打造 中国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3年完成300多项用户实验
- 世界互联网大会前瞻:在浙江嘉兴刷新“智能”关键词
- 3月以来中国官方查获“特供酒”超66万瓶
-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成投资热土 一批项目完成签约
- 多地直面“公摊”痛点 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以军将扩大地面进攻
- 宁夏首例“00后”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血液病患者
- 12月6日至8日,藏北高原西藏申扎“赶大集”
- 暑期出游如何做好灾害防范?国家气象中心提示
- 齐齐哈尔市通报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屋顶坍塌事故情况
-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小城山西天镇 :挖潜力 引产业 促振兴
- 可可西里网红狼被车撞死?可能都是投喂惹的祸
- G318沪青平公路方厅水院段工程正式通车 成一体化公路建设新探索
-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贸促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逾七成
- 专访BBC Studios全球市场总裁:中英合作,定格自然灵韵
- “世界菌草技术之父”:为发展中国家减贫辟新路
- 学者聚焦三卷本《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构建报刊读者与社会变迁交织的多元历史画卷
- 给苹果拍“CT”精准分选 山东威海数字农业打通苹果产业链
- 演员李雪健: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 《与凤行》换掉“死亡滤镜”:内娱苦“十级美颜”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