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北京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徐婧)今年中秋节、国庆节(简称“双节”)共有八天假期,北京将迎来旅游高峰。假日期间,北京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0.8%,景区接待总量将远超2019年总体水平。
这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在26日召开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的。
周卫民称,“双节”长假将至,市民和游客出行出游需求高、活动多、流动大。根据在线平台预订预测数据,北京为今年“双节”假日热度最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
“双节”假期,预计北京全市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0.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接待外地来京游客550.4万人次,市民在京游729.6万人次。景区接待总量将远超2019年总体水平,预计10月1日至3日为景区接待游客高峰期,每天超过320万人次,接待高峰日为10月2日,将达到340万人次。
周卫民表示,今年暑期“一票难求”的热门景区、博物馆、科技馆、高校和对外开放单位,为满足“双节”假日游客参观需求,在确保安全和游客体验的前提下,人性化调整每日放票时间,科学增加每日接待服务量,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有条件的还为游客提供夜间参观游览服务。
当前,假日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门票尚存供需矛盾,代抢门票、加价倒卖门票和违规开展“门票+讲解”业务的行为可能反弹。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文旅、公安等部门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打击整治假日“黄牛”扰乱首都热门旅游票务市场秩序。同时,各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将不断加强票务系统技术迭代升级,最大限度防范黄牛使用软件抢票刷票。
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志静介绍,据初步估算,“双节”期间,北京将推出各类文化活动2097项、近万场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北京将加强调度和调控,尽可能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强化保障,为市民游客节日生活创造舒适、愉快的体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柴达木枸杞”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保护区发现两栖动物新种武鸣掌突蟾
- 拜登、奥巴马和克林顿同台为竞选筹款数千万美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 (文化新纪行)被联合国认证的自然遗产地 巴丹吉林有何独特魅力?
- 电动自行车充电事关群众利益,浙江: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费用
- 国家医保局谈种植体集采:为患者省了40亿
- 中国海油“海上石油加工厂”运行20年 累计外输原油超5000万吨
- 专用卫星:遥感技术赋能医疗健康
- 德国2024年失业率升至6.0%
- 第四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举行,聚焦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机遇与应对
- 【瞰全球】市场“疲软”消费“乏力”,美国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 2023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
- “横店,用一首诗等你”大型诵读晚会在横店举行
- “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
- 一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
- 安徽马鞍山:从制造到智造的“新”跨越
- 海南文昌鸡年出栏量超1亿只 产业链雏形初显
- 武警专业力量驰援湖北荆州除雪抢通
- 他继承了陈寅恪的学脉,他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不可逾越
- 热门推荐
-
- 国开行已累计向拉美地区提供约1600亿美元投融资支持
- 台商齐聚江西庐山 共议赣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新机遇
- 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
- 成都搭建交流对接平台 激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 再现“木牛流马”:“木工爷爷”们为什么会集体爆红海外?
- 探访森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 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闭幕
- 重磅!黄河流域发现长达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 成都铁路公安通报高铁掌掴事件
- 广东自贸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500亿美元
- 2024年11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
- 安徽肥西:厚植营商“沃土” 筑巢引凤“西”飞
- 【经济观察】高质量实施RCEP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 “画警”刘欣:“无声语言”护航春运平安路
- 烟台机场暑期将开通吉隆坡直飞航线
- 2024年河南两会时间确定 再次邀请海外侨胞列席
- 百名香港校长点赞内蒙古:要带学生来看大好河山
- “3+3”国家外长会议发布联合公报
- 淡季不淡旅游市场尽显活跃 银发人群成出游主力消费更多元
- 【民生调查局】“开电动轮椅上下班”,违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