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追过的医疗剧:“真实”的召唤与回响
健康,永远牵动着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关切的那根心弦。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着自己与亲人朋友的健康状况,而医院,就成了人们所有健康需求和情绪投射的场所,也容纳了无数人间真实的故事以及万千悲喜。因此,医疗剧在荧屏上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在医疗叙事面前,我们既是当下的看客,更可能是过去与未来的深度参与者。
2023年,国产医疗剧呈刷屏之势:《白色城堡》《问心》《欢迎来到麦乐村》《非凡医者》《后浪》……无论是题材广度、创作品质还是演员演绎,都给观众带来诸多惊喜,佳作迭出。
在医院叙事空间里,老与病,是生死之间的缓冲地带,更是人间百态的窗口。今年,那些立足现实贴近生活的医疗剧,召唤“真实”,也因此产生巨大的回响。这份回响,帮助观众建立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健康,看待生死,理性对待医患关系。
以现实为笔,书写真实的医院故事
今年获得高口碑的几部医疗剧,最显著的共同之处是:对现实挖掘足够深入,对医疗行业的展现相当真实。
《白色城堡》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小说作者是北京市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急诊冠脉病区主任医师王成钢。他将日常工作、生活的体验和观察,融入小说创作中,也为该剧的艺术表达提供极为深厚的现实土壤。脱胎于急诊一线工作现场的故事,让医疗剧每一帧的影像都具有说服力,让台词扎实“落地”,避免出现悬浮、矫情的表达和演绎。
王成钢分享创作心得时说,医生和文艺工作者都有非常敏感和丰富的内心,可以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因此会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医学和艺术都是治愈人类的拐杖。医者治身,文艺工作者治心。
《问心》讲述了拥有不同生活背景和职业理念的3位心脏科医生,在医院相识,产生摩擦碰撞,随后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逐渐磨合达成默契,最终在抢救生命的战场并肩作战、医人医己的故事。
《问心》剧组在筹备期间,安排主演进入真实的三甲医院见习采风一个月。每个拍摄日,均有来自三甲医院的专业顾问对医学情节、台词,乃至医疗器械的安装方式、表显数值进行把关,务求在医学专业情节上的真实。在长达132天的拍摄周期内,剧组聘请了150余位医学顾问。
历经长期医院考察采访,《问心》筛选出了贴近生活的一系列医患案例:不遵医嘱、零食上瘾的乐观大娘,是什么支撑着她的乐观与生命?007打工人连轴熬夜致突发心脏病,偏又遇人不淑,她的救命钱谁来垫付?为什么明明医生给出了最佳治疗方案,病人却依然想放弃生命?
医疗剧呈现的每个事件背后,都交织着复杂情绪。或许看似有些“荒谬”,又是现实的别样演绎。
在多元题材里描绘群像,温暖刻画师徒传承
在2023年,国产医疗剧的题材维度得到丰富和拓展。既有聚焦特定科室医生的描绘,亦有《欢迎来到麦乐村》展现援外医疗队医生、《后浪》刻画中医传承者群体等作品。
《非凡医者》里,一个言行不同寻常、不擅长沟通的怪咖医学天才陈辉进入医院后,亲历复杂的医患关系,面对生命的无常,屡屡受挫,在外科同僚们的帮助下,一步步突破自己“只见疾病不见人”的局限,成长为一名既可以医人也可以医心的好医生。
《欢迎来到麦乐村》主要讲述了以马嘉、江大乔、武梅等为代表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在非洲救死扶伤、与当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这部剧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的致敬之作,描绘了非洲文化、中非差异与当地华人生活图卷,体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仁心与大爱。
《后浪》讲述了中医药大学教授任新正辞职创办中医传承班,对个性不同、职业背景身份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最终带领他们成长为传承中医药的后浪。主演吴刚表示,接这部剧之前,他诚惶诚恐。因为他从来没有演过医生,更没演过中医。“中医博大精深,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人家都问我,你拍《后浪》之后,是不是对中医特别特别熟悉了?我告诉你,我只是推开中医的大门往里面看了一眼而已。”
在多元题材里,国产医疗剧细致描绘医者群体,并用有温度的现实主义风格来创作和拍摄,拉近医生群体和观众的距离。在展现医生群像时,今年剧集创作更加重视刻画传承感,并塑造出年轻一代医生清晰有力的成长轨迹。
《白色城堡》中新手医生王扬鸣,进入急诊科实习之后一路“闯祸”一路成长,在师父教导下收获颇多,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急诊科医生;《非凡医者》中存在沟通障碍的青年医生陈辉,在别人眼中缺点甚多,但是他得到了身边同事、领导的包容和理解;《后浪》里任天真不仅有着年轻人的梦想和热血,也有中医人的执着与追求。
2023年,医疗剧在师父对徒弟的“传帮带”、资深前辈和新人的共同战斗、医生家庭两代人观念的冲突和理解等层面深入挖掘,以细致入微的笔触,为观众构筑起充满责任感和人情味、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复杂体系。
不回避现实医患关系与人性侧面,实现时代关怀
今年这几部医疗剧,都因为“不回避”地呈现现实医患关系、坦诚面对人性复杂而颇受好评。
《问心》不修饰有的患者面临最终救治时要“放弃”的决定;《白色城堡》详尽刻画了“救还是不救”的伦理之争;《非凡医者》则以犀利清醒的风格,道出医生在“拼命救人”和“服从患者家属意愿”两难之间的纠结,以及每个选择都可能带来一些麻烦、代价和精神困惑。
例如在《非凡医者》中,医生不忍心放弃任何一个生命,他们把选择权交给了患者的父亲。这位父亲面临令人绝望的选择题:是冒极大风险捐器官,救和前妻生的儿子;还是选择不冒风险“保全”自己,和现任妻子及新生女儿过美满生活。他最终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义无反顾救儿子并付出生命代价,戳中了许多观众的泪点。
现实题材作品的底色是真实,是常常无法用对错来评判的复杂人性,是医生在坚持专业判断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脆弱和犹豫。
《问心》对于生死的拷问触动观众心弦:那些备受病痛折磨、终身都需要治疗的先心病患者,他会如何面对命运的不公?“开机费5万元,后续每天2万元”,跪倒在高昂医药费面前的患者家属,是无能还是无奈?
《问心》编剧周艺飞表示:“我们不断校准人物、筛选案例、琢磨分寸,希望用医疗这个社会切面,以医生的理性去与感性的世界碰撞,来表达人世间的悲欢,从细致的人间观察,到体现人间真实,并最终实现时代关怀。”
“只有淋过雨的人才会懂得给别人撑伞。”在《白色城堡》中饰演新人医生王扬鸣的演员彭冠英表示,不少医生因为自己的家人生病或者心怀理想,才走上医生这个职业道路。师傅路易对王扬鸣说,每个人心里都有根刺,它不会扎别人,只会扎自己。你现在觉得自己心痛说明你还有良知,你的良知就像这根倒刺一样,会一直往里扎,直扎到你心里。
这根良知的“倒刺”,是贯穿于2023年多部医疗剧探讨的核心议题。
救与不救?劝与不劝?这些医疗剧全面呈现了每一种选择,但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就是我们真正会面对的人生。在复杂而沉重的羁绊中,观众从荧屏回归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声,并因此感知到守护他人的力量。
2023年的医疗剧还原医疗行业一线现实,描摹真实人生百态,用艺术手法阐释生与死的中间地带、人间的悲欢;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兼具的风格安慰着每一个人:只要还有爱和希望,人间就不会太糟糕,还有温暖的阳光落在身上和心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讲述真实留学故事 《对话青年·崛起的力量》新书发布
-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生成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 杭州警方破获一起重大侵犯著作权案 涉案3000万元
- 《墨笔·信仰》李福顺作品巡展亮相南京 百米长卷记录红色印记
- 南京鸭血馄饨“网红店” 双11争取卖出3000碗
- 通讯:打开韩日辣椒酱市场的中国青年
- 湖北宜昌纵深推进工业污染治理
- “中国金牌龙眼之乡”广东茂名今年首批龙眼出口
- 古琴台修缮一年既很长又很短
- 中消协:“双十一”直播带货乱象、手机广告“扰民”等问题突出
- 十年又十年——美国谎言将伊拉克推向战乱深渊
- 11国“Z世代”青年从云南迪庆再出发 踏上“画像”中国新旅程
- 融通旅发集团推出“缘月”“福月”中秋礼盒 为市场添红为传统增色
- (乡村行·看振兴)扎根乡村的“玉米书记”:让甜糯玉米“香飘四方”
- 多层保障惠民生 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开放参保
- 美国首都华盛顿经历“暴力周末” 凶杀案同比上升40%
-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山西段开工 全长320余公里
- 广州促乳腺癌筛查全覆盖 院士团队:筛查人群应提前至35岁
- (身边的变化)“中国纺织之乡”的蜕变之路
- 热门推荐
-
- 国庆长假北京民宿热度领跑全国,露营人均花费比中秋增三成
- 1月中国发行地方债3845亿元
- 我们离“种牙自由”还有多远?
- 《李葆竹中国画作品集》在兰州首发 寄语学子先学传统文化
- 成都老师“龙叔叔”趣味英语课走红网络,称“短视频是一种新形式的支教”
- 广州增城获颁 “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和平共处是责任,也是必须
- 横沙渔港码头“两船同靠” 超200吨鲜活帝王蟹运抵上海港
- 斐济土著事务部部长:“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 抢险救援已完成 湖南华容团洲垸拟整体搬迁
- “萌”力不减 大熊猫“福宝”回国后首庆生
-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首次发布
- “智慧海关”护航湖南烟花爆竹“安全绽放” 前三季度出口额全国第一
- 中新健康丨8月龄同卵双胞胎同患罕见病 专家:警惕漏诊,应仔细观察
- 长三角铁路今年上半年发送旅客逾3.7亿人次
- 工业互联网赋能 机器视觉技术为重庆制造企业添“慧眼”
- 尼日尔政变军人领导人:不超过3年完成政治过渡期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中国7天逆回购操作“降息”,专家称释放政策信号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新发现3例猴痘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