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双十一”直播带货乱象、手机广告“扰民”等问题突出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22日披露的“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直播带货乱象、商品质量问题、手机软件广告不良体验、促销价格争议等方面。
中消协对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分析显示,直播带货乱象方面,价格垄断、低俗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较为突出,如靠审丑发迹主播正引发更多人反感。商品质量问题上,直播间假冒伪劣问题表现突出。手机软件广告诸多强制跳转方式也受诟病,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吐槽”称“条条大路通电商”,手机常一不小心就会跳转到购物软件的“双十一”专场,感到不堪其扰。促销价格争议上,消费者“吐槽”的话题主要为商家随意变更优惠政策、活动临近结束忽然降价、不保价、诱导消费者取消订单等问题。
综合分析监测期间的消费维权舆情和相关案例,中消协指出,今年“双十一”舆情大多由“低价”引发,平台、主播、商家、消费者为获得最大利益进行博弈,创新求变。从变化上看,今年的平台、商家套路化繁为简,同归于“低价”,但也由此衍生出更多新的竞争。科技的进步、直播业态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但其管理上的粗放和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物体验。
对此,中消协强调,规则简化不等于无规则,商家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有待提升;随着越来越多新的平台和商家入场,政府和平台的帮扶和监管有待强化;引流广告应“便民”而非“扰民”,相关APP行为须加以限制与引导。(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医药文化交流会在浙江举行 共探两岸中医药发展之策
- 2023中国跨交会在穗开幕
- 长三角地区气温大回暖 多地破同期历史纪录
-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担任基层消防队伍主官这十多年,她说最可爱的人是他们
- 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连续三年货值和货量实现翻番
- 外媒:以色列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 (走进中国乡村)“麻糖村”打响新名号
- 上半年新疆两条直流线路外送电量超520亿千瓦时
-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是怎么做到的
- 西藏那曲: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 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 古巴外长:美国基于谎言对古施加极端措施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王义桅:“一带一路”倡议点亮一盏灯,让人们看到西方之外的世界
- 央行: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和热点回应,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 第七届中国国际儿童时尚周加速中国童装“拥抱世界”
- 整改就整改,菜市场何须拿大气防治当借口
- (经济观察)中国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有何考量?
- 中外学生唱诵王安石诗词 跨千年时空与古人对话
- (新春走基层)中外游客共同“打卡”千年侗寨魅力
-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 交通运输部: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4亿人次
- 热门推荐
-
- 福建漳州文化圩日迎新春
- 铁路12306推出同车接续功能 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 探访暑期高温下的“飞机拜拜员”:太阳再刺眼 检修细节“一处不落”
- 北纬25度的“藏蓝力量”:服务游客护美景 6年收获千余次感谢
- 云南元阳阿者科:水墨梯田 云海村寨
- 海内外艺术家精品汇聚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
- 南航搭建空中“保温箱”助援疆社工早产儿返深救治
- 连续17年参加广交会 来看看这位外商的“购物清单”
- 福暖中国丨浙江安吉为青年点亮龙灯 中外游客体验中国乡村年
- 受“苏拉”影响 港珠澳大桥临时封桥多口岸暂停通关
- 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车险手续费“价格战”消费者获利了吗?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春节消费“上新” 花样年味“翻新”
- 尹锡悦被禁止探视 韩媒:金建希也无法见到他
- 哈尔滨亚冬会发布首批百款官方服饰
- 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退保”
- 冰雪运动成潮流 安全上阵不能忘
- 降温又来袭!多地将迎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
- 上海:广聚全球创新主体,共绘未来产业“实景图”
- 青海近百名乡村工匠带动上千名农牧民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