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凤行》换掉“死亡滤镜”:内娱苦“十级美颜”久矣
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日前,#与凤行滤镜改了#登上热搜。
有细心观众发现电视剧《与凤行》悄悄更换了滤镜,令画面陡然清晰起来。然而临近大结局才换掉“死亡滤镜”,粉丝们一边感叹喜欢的演员终于可以“还原美貌”,一边含泪奔走相告“滤镜改了,建议重看”!
古有“雾里看花”,今有“滤镜观剧”。不可否认的是,如今观众们想要找到一部不开滤镜、磨皮的电视剧,竟成了一件难事。
科技的进步本该让画面更加清晰,而在4K画质逐步推行的当下,部分电视剧却以滤镜+磨皮的方式开启“魔法”防御。
其实,内娱苦“死亡滤镜”久矣,《与凤行》也不是第一部播出时撤换滤镜的电视剧。早在2019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时,因为观众强烈反映滤镜开得太大,导致画面失真严重,剧方不得不连夜调整、紧急替换滤镜,对偏白过度柔光进行调整。
当时剧中的男主角于朦胧也以玩笑的口吻发文称,“许仙”的十级美颜滤镜将正式下线,“于清晰”已同步上线。
然而如此“十级美颜”的效果,既没有真正美化演员,更影响了观众的看剧体验,实属“聪明反被聪明误”。
可以理解一些剧方想要使用滤镜辅助画面呈现的初衷,但到了实际应用里大部分人则是以偷懒敷衍的心态,开启“一键美颜”模式。原本应该是灯光摄影师用心打光、调试设备,演员提前做好皮肤、身材管理等,现在却只想做“表面功夫”,靠滤镜、磨皮粗暴解决。
一会儿“亮瞎眼球”,一会儿又“暗到失明”,一些奇葩滤镜在明暗之间反复横跳折磨着观众。从《我只喜欢你》的“黄沙来袭”,到《雪中悍刀行》的“绿到发光”,再到《风起陇西》的“暗黑攻击”……
偶像剧要暖柔、古装剧则清冷、悬疑剧应幽暗,成为目前大部分国产剧奉行的一套滤镜法则。甚至现在滤镜的滥用程度已经发展到了“颠倒黑白”,电视剧《西出玉门》大白天拍夜景,最后全让滤镜“兜底”。请剧方牢记,观众绝不是“黑白不分”,可以被你们肆意对待的人。
滤镜滥用这一沉疴痼疾,实则反映的是当下浮躁、“赚快钱”的影视业态。摒弃流水线式的套路操作,才能让失真的画面不再失控,回归正轨。(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四届新疆喀什丝路文化胡杨节启幕
- 还在任性吃?预防及控制糖尿病 这些食养建议很重要
- 报告:中东地区局势呈现缓和与冲突交织复杂态势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女骑手田丹:“所做的一切都挺值”
- 北京→上海!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
- 【经济观察】“狂飙”的量贩零食如何走得更远?
- 跨国公司加码投资河南 签约逾300亿元
- 2023年中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317万架
- 新疆兵团:“一年两茬”特色作物种植助力民众多元增收
- 体态矫正“神器”有用吗?找到问题根源更靠谱
- 上海全方位推动区块链技术攻关、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
- 持续唱响“样式雷”文化品牌 江西永修古畲村焕发新活力
- 高温催生“伏天消费”一路走高 消暑经济正发展壮大
- 专家学者江苏泰兴共话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
-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命案积案悬赏通告
- 为何有些人不常生病且长寿?国际最新研究称与免疫恢复力有关
- 马祖乡亲返闽参访
- 广东省两会推动低空经济“高飞”
-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
- 德国6月通胀率回升至6.4%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省两会观察: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乘势而上打造冰雪经济高地
- “功效牙膏”网售乱象 套证、越界、夸大宣传
- 清明节假期江苏“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 98岁美国前总统卡特罕见公开露面 现身庆祝活动
- “院士农业”农文旅赋能 湖南长沙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澳大利亚近90万民众面临“房贷悬崖”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提出“肠道菌龄” 有望从源头控制代谢病、心血管病发生
- 杜德伟上海清唱母亲代表作《给我一个吻》
- 宁德市政协赴香港交流:拓宽朋友圈 共谋新发展
- 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发表讲话:从未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美国
- 数字化赋能 专家学者山西论文化遗产现代化发展
- 纽约爱乐乐团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新年音乐会
- 江西彭泽:2.3亿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 中越开展跨境甘蔗种植合作奏响“甜蜜曲”
- “新时代成渝双城城市考古成果展”在蓉开幕
- “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在沪开幕
- 绿豆汤加点“料” 消暑效果更持久
- 邮储银行全力保障新疆乌什地震灾区金融服务
- 中国证监会:至6月底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