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下)三季度各国经济分化态势明显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三季度各国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分化态势日益明显。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
美国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9%,显著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为2021年四季度以来最大季度增幅。其中,占美国经济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4%,远高于二季度0.8%的增幅。
经济表现同样超出预期的还有俄罗斯。三季度,俄罗斯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5.5%,高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央行的评估。俄罗斯官方称,从行业类别统计看,三季度生产增幅最大的是批发、零售、加工、建筑和客运等。
但也有些经济体日益承压。日本三季度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实际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1%,降幅显著超出此前市场预期。这是今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出现季度负增长。当季,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个人消费、净出口环比均出现下降。
日本媒体称,日本经济社会活动从疫情中恢复正常的趋势“出现暂歇”。
德国GDP一季度停滞不前,二季度环比上升0.1%,三季度环比下降0.1%。德国政府最近下调了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前预计GDP将萎缩0.4%。
受“火车头”德国经济萎靡影响,欧元区三季度经济增长低于预期,GDP环比萎缩。欧洲政策中心专家认为,欧元区经济可能会出现技术性衰退,要等到明年中期才有可能实现微弱反弹。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醒说,全球经济正出现重要的分化,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远远低于疫情前的预测。
这种“几家欢乐几家愁”态势今后仍将持续。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称,在各种资产回流的状态下,美国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见顶,将给其经济运行带来潜在风险。此外,目前美国房地产贷款抵押利率高企,汽车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也开始大幅上升。因此整体来看,美国经济形势必然出现逆转。
在刘元春看来,今年四季度或将成为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交替的关键节点。在结构性效应和新部门增长的带动下,预计四季度和明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
分析人士认为,在各国经济复苏冷热不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情况下,世界经济前景正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不断释放,对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意义更加重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博游”融入申城夜色
- 你试过这样跨国握手吗?
- 福建高速科技创新平台在福州揭牌
- 古代丝路“胡风汉韵”走进巴西
- “杜苏芮”强势来袭 华东空管多地“汛”速行动全力抗台
- 外媒:克里姆林宫遭袭后,俄圣彼得堡警方成立反无人机部队
- 老中青三代扛起“华夏绝艺” 福建建瓯挑幡传承三百余年
- 湖北宜昌发现中国黄囊伞属新记录种
- 沙县小吃“出海”势头旺
- 美国2024财年联邦赤字高企 政府被批“花钱无度”
- (经济观察)新潮饮瞄准都市新消费
- 考古专家:发达旱作农业经济推动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
- 中国驻美使馆:制裁将为中美禁毒合作制造进一步障碍
- 中秋节的小知识:月饼何时出现?为何要祭月?
- 2023年黄河流域气候公报在郑州发布
- 有些妹子减肥 减着减着就进了妇科
- 外媒:美国今年群体凶杀事件或创纪录 几乎每星期一起
- 跨省就医结算人次破亿,基层医院更留不住患者了?
- 7月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供水供电形势偏紧
- 一男子在海口某商城内坠亡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 热门推荐
-
- 在黑色煤田上书写“绿智答卷”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 吉林乡村“烧烤节”热闹非凡:食材现捞 “串王”献技
- 首届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京举办
- 60多名港澳台师生“朱子故里”共祭朱子
- 港媒:美国被证明“害了自己”
- 三江源果洛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下降至1%以内
- 青岛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 警方:嫌疑人已被刑拘
- 广西电力部门开辟抗旱“绿色通道” 农户办电不花钱
- 高端服务业崛起 广西北海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以色列袭击致加沙4000名学生死亡 62.5万人无法上学
- 海南自贸港全球招商推介活动(俄罗斯站)在海口举办
- 建设银行精准破题,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
- 西藏首次面向东南沿海地区开展数字经济招商引资
- 两部门:进一步做好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
- 日本福岛核电站响起火灾警报 现场观察到烟雾
- 【民生调查局】买房不用掏首付,还能“倒拿”50万?
- 川渝九地联合引才 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交流
- 神农架鸟儿再“上新” 野生鸟类达470种
-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设台胞诊疗区及健保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