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最火目的地
随着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临近,北京市民游客出游需求开始激增。9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旅游供给和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会上透露,随着外地来京游和本地在京游、京郊游、微度假相互叠加,北京市将以预计接待1283万人次游客的成绩,成为假期热度最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客流”,北京市相关景区、公园等也作出“一园一策、一场一策”等部署。同时,通过发放惠民优惠券等,加大惠民力度,满足广大北京市民和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预计游客1283万人次
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根据在线平台预订预测数据,中秋、国庆假期,北京市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0.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9%。
其中,接待外地来京游客5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92.4%,比2019年同期增长24.5%;市民在京游7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9.6%,比2019年同期增长19.6%。景区接待总量将远超2019年总体水平,预计10月1日-3日为景区接待游客高峰期,每天超过320万人次,接待高峰日为10月2日,将达到340万人次。
“一园一策、一场一策”
高居不下的热度必然带动大量客流涌入,尤其是在热门景区、热点演出场所、重要游览点、网红打卡地、狭窄通道、台阶坡道、交通接驳点等。
为了防范热门景区客流过于集中,周卫民指出,中秋、国庆假期,热门景区、热点演出场所要提前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服务,增设售票窗口,做好客流实时监测预判预警,开展夜游活动的要增加服务安保力量,加强夜间照明,增设安全警示牌和服务设施指示牌。综合考虑日最大承载量、瞬时最大承载量及人员通行安全等因素,对于可预见的“大客流”,提前做好组织规划,采取护栏隔离、预置力量分区隔离、卡口阻入等措施,优化流线避免客流对冲,将客流总量和密度保持在安全可控状态。
而对于瞬时“大客流”,要采取“一园一策、一场一策”,强化现场疏导管控,景区和场地入口要“应开尽开”,开通潮汐通道,通过设置疏导线、警戒线、移动护栏等方式,进行网格化分区管理,动态采取分段放行、快速放行、加快出园等有效措施,开启应急广播加强现场疏导,防止发生突发情况。
针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周卫民强调,要及时采取远端外围卡口阻入和分流限流,近端快速疏导等防聚集应急措施,加强旅游团队源头调控,迅速化解瞬时“大客流”安全风险,并多渠道发布提示信息,引导市民和游客错时出游、错峰游览。
不仅如此,周卫民也提到,由于假日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门票尚存供需矛盾,代抢门票、加价倒卖门票和违规开展“门票+讲解”业务的行为可能反弹回潮,严重损害了游客和观众的消费权益,扰乱了首都旅游票务市场秩序。文旅、公安等部门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整治假日“黄牛”扰乱首都热门旅游票务市场秩序,同时,各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将不断加强票务系统技术迭代升级,最大限度防范黄牛使用软件抢票刷票,切实提升游客购票体验。
360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亮相
除了对旅游安全的保障外,针对市民游客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北京市也作出了相应布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透露,为满足人民群众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需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文旅资源,加强文旅活动和产品供给,共推出3630场文化艺术活动,用来丰富市民和游客假日生活。
在朝阳区,各级文化中心将开展书画、纸雕、团扇、舞狮、皮影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65场,预计覆盖3.2万人次。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介绍,朝阳区还在亮马河畔推出了“潮起亮马河”主题艺术创作精品展,市民游客在观展的同时,也可前往亮马河6个主题邮局打卡点收集“24桥邮戳”。751园区也将举办拉美艺术季之“拉美和加勒比音乐节”以及第十三届751国际设计节。同时798艺术园区也将举办2023北京798艺术节,园区共计63个展览供市民游客选择。
筹备活动之余,杨蓓蓓表示,国庆中秋期间,朝阳区将围绕“宜游朝阳 畅游金秋”主题,安排381项444场文化活动,发放文化惠民票券2000余张。
北京市的博物馆也积极筹备了不少活动。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介绍,在“双节”期间,北京市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围绕中秋、国庆主题,结合自身特色,共推出各类展览活动126项,其中展览40项、活动86项,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艺术等各方面。
此外,北京市文资中心也投放5000万元文化惠民资金,组织开展一批京郊微度假游、文化市集活动、打卡活动等,推动在重点商圈、商业综合体开展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围绕夜时尚、夜律动、夜活力、夜消费四大主题,联动夜京城特色地标、商圈、生活圈,开展夜行地图潮购节、深夜食堂节、星空音乐节等系列活动。还推出50款“北京礼物”及文创产品“两节礼单”,向外地游客奉上称心伴手礼。不难判断,在加大惠民力度后,惠民文化消费季也将迎来新的高峰。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
应对“大客流”
重点站区“一站一日一策”
假日保障期间,北京重点站区将重点做好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提升七大站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旅客出行满意度。
在运力保障方面,为做好假期旅客出行保障,重点站区管委会会同市交通委、国铁北京局集团落实“会商研判”机制,逐站分析客流,研判运力需求,研究制定“一站一日一策”运力保障措施。同时,时刻关注列车运行情况与铁路沿线天气变化,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运力措施准备。针对夜间到达的旅客,在启动地铁延时、夜班公交、出租车、网约车保点的基础上,各站将做好夜间到达旅客的疏散引导,提示旅客优先选择公共运力换乘接驳。在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朝阳站、丰台站设置夜间免费摆渡车,根据旅客出行需求,优化摆渡车路线、时间和乘车地点,最大程度满足夜间旅客换乘需求。
在顺畅出行方面,各站通过调整交通流线、优化落客区设置、完善标识标牌、强化宣传引导等方式,提升高峰时段道路通行效率。
全流程全链条全时段提供服务
根据预测,双节期间,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预计共执行航班15891架次,旅客吞吐量231.36万人次,日均航班量超过198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过28.9万人次。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副总经理高志婕介绍,北京两场制定了专项安全服务保障方案,提前对机场服务设备、保障物资等旅客服务资源进行调配,完善各项便民服务产品和服务举措遍及旅客出行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时段,机场将持续关注运行效率,为大客流出行做好准备。
针对旅客综合交通保障需求,北京两场与北京市交委及相关单位建立了每日信息通报沟通机制、协同会商机制,每日研判航班客流情况,重点加强高峰时段及晚进港旅客的交通保障。
打击“黄牛” 大部分博物馆取消预约
今年暑期“一票难求”的刚需型热门景区、博物馆、科技馆、高校和对外开放单位,为最大程度满足“双节”假日游客参观需求,节前对自身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再次进行了科学测算研判,在确保安全和游客体验的前提下,人性化调整了每日放票时间,假日科学增加了每日接待服务量,适当延长了开放时间,有条件的还为游客提供了夜间参观游览服务,缓解了假日服务接待供需矛盾。
针对观众预约难问题,除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部分热门博物馆外,北京市大部分博物馆近期均取消了预约参观机制,观众不预约就可到现场购票或直接入馆,也可以选择提前线上购票。同时,为解决个别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预约放票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已经调整为每日早8点至晚10点之间预约放票,有效提升了观众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文旅、公安等部门坚决打击整治假日“黄牛”扰乱首都热门旅游票务市场秩序,同时,各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将不断加强票务系统技术迭代升级,最大限度防范黄牛使用软件抢票刷票,切实提升游客购票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冉黎黎 牛清妍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可以读取人心了 心中的小秘密还能藏多久?
- (经济观察)股权投资如何“穿越周期”做好“精耕细作”?
- 西南铁路计划开行旅客列车864对 预计发送旅客740万人次
- 北京新修订三项油气地方标准 明年4月起实施
- “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已累计放流鱼苗近140万尾
- 优化支付服务丨有朋自远方来,建行助力外卡也好用
- 新速度、新挑战、新机遇 从“一季火”到“四季热”的背后看发展
- 今年前7个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
- 伊利跨文化管理创新实践斩获最佳案例金奖,跨文化融合助推国际化发展
- “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全国巡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上海搭建平台为临港新片区求才 定期向国内外高校发布引才政策等
- 中国黑河—俄罗斯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旅客运输正式开通
- 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 中东地区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 黑龙江:抢抓农时备春耕 多措并举抓推进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开展野营拉练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十周年音乐会暨招待会成功举办
- 最后一批法国军队撤离尼日尔
- 11岁女孩手绘文明旅游地图
- 6月份河南菜价全跌肉类价格小幅上涨
- 不负春光开好局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跑出“加速度”
- 热门推荐
-
- “中国冷极”开栓供暖 开启9个月的“供热长跑”
- 中国应急管理部:持续加强边境地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
- 岸田文雄计划9月访美 日媒:将是任内最后一次出访
- 15部优秀作品入选2024第二届传统焕新计划 将持续演出至12月
- 湖南东安开设“田间课堂” 农技专家现场“开方”
- 宁波海关打击侵权频频出招 2023年查获侵权商品超2100万件
- “碳”路先行|一条条“能源”转型路,一个个“生态”变迁史
- 边走边看 | “天作之合”!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
- 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
- 西藏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 黄河三角洲如何“建”出“鸟类的国际机场”?
- 山西长治至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 汝州卫健委通报41人遭清退:招聘违规、结果作废、责任人被处理
- “向游客开放政府食堂”六年,扬州带来什么启示?
- 11岁男孩一夜“长高”8厘米? 专家:脊柱侧弯不能拖
- 外媒:美国国内政治暴力持续蔓延,袭击事件接连发生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宝力”“青宝”近亲系谣言
- 澎湃的国潮 生动的文化自信
- 广东海事局已启动防热带气旋I级应急响应
- “翼”往无前 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飞行校验工作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