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的国潮 生动的文化自信
2024年,从文物“出圈”到文旅跨界,从文艺创作出新到“村字头”IP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知可感,气象万千。国风国潮主题剧集、网络文学、游戏等不断在海外扩大“朋友圈”,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连接时空,跨越国界,中华文化,亘古亘今。本版推出特别报道,回望2024,铭记动人瞬间,感受国潮里的文化自信,致敬古老而青春的中国。
——编者
文艺创作跨界“出圈”
这一年,舞剧《咏春》、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等充满“中国式浪漫”的作品大放异彩;舞剧《红楼梦》、话剧《北上》等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台艺术走红;电视剧《繁花》《我的阿勒泰》和一批微短剧作品带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传统出版社借助线上直播等让文学作品触达更多读者。跨界和“破圈”成为文艺创新高频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作的富矿。
【感言】《北上》作者徐则臣:
《北上》改编的音乐剧、话剧都在今年上演,电视剧近期也将登陆荧屏。作为原著作者,我乐见其成。话剧《北上》首演时,我说,写小说的时候,《北上》是我一个人的事,4年的写作长途只我一个人跋涉;看演出时,听到雷鸣一样的掌声,我真切地感到《北上》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了。
在全媒体时代,影视、舞台剧等不同形式的转化可以为文学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高更远。这迅疾的“高远”,被称为“破圈”“出圈”。文学的“破圈”“出圈”很有必要,但能否“出”与“破”,“出”之远近、“破”的程度,最终还要回到文学自身寻找依据。如同风筝,“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但风筝扎得如何,线的长短及结实与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它最终能飞多高多远。
在观剧过程中,我开始了又一次的《北上》写作。看到改编的精妙处,我就想,如果我把这个剧重新改回小说,该如何处理?说实话,很多地方我束手无策。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本该如此,如果所有艺术形式都能迅速、彻底地互相转化,那就无须创造出这么多形式了。
所以,原著小说跟由它转化的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必然有两种关系:一是自身足够硬,经得起改编;二是它自身还包含了新的生长点,可供其他艺术形式寄寓其上,生根发芽,成为一个个新的自我。
(本报记者陈圆圆采访整理)
跟着“新中式”去旅行
跟着“悟空”游山西,“尔滨热”延续,“奔县游”“文博游”“演艺游”受到欢迎……“新中式”成为旅游新风尚。这种旅游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现代审美和消费需求,营造具有传统意蕴且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体验。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为“新中式”文旅热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感言】山西隰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会兵:
今年,山西文旅因游戏《黑神话:悟空》迅速走红。隰县小西天景区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国庆假期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10月接待游客22万多人次。以古建为代表的文化瑰宝犹如磁石,吸引人们前来探寻。
“国潮热”的兴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在消费领域的生动体现。国潮产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又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文旅角度看,“国潮热”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我们将国潮元素融入景区打造、旅游纪念品开发以及旅游演艺活动中。比如,设置《黑神话:悟空》国潮主题打卡点、推出小西天建筑造型的冰箱贴等,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
除了观光游览,还需开发更多富有体验性、互动性的项目。小西天悬塑层层叠叠,游客难以看到一些雕塑的全貌。我们计划推出虚拟现实游览,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打造非遗工坊,让大家更好领略隰县的雕塑艺术。
从“网红”到“长红”,关键在于文旅提质升级。对此,我们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景区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改造,改善酒店、餐饮等条件;积极引进旅游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完善外语解说、推广服务,进一步增加吸引力。
山西文旅的火爆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将抓住机遇,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报记者郑洋洋采访整理)
“村字头”IP有声有色
从“村BA”到“村超”,从“村越”到“村K”“村咖”,从乡村博物馆到美术馆、音乐会,活力四射的乡村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村字头”IP频频“出圈”。这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衍生出的新业态,正在成为推动城乡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
【感言】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
我出生在农村,始终对乡村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过去几年,我和许多专家学者、志愿者参与了文化创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实践。最难忘的瞬间,莫过于看到村民质朴的笑容、孩子们闪闪发光的眼神。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在短时间内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但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世代生活之地的热爱。
最近一两年,“村字头”文化现象频频出圈。这一变化反映了乡村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有机、自然、闲适生活方式的向往。这些活动以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场景,贴近村民日常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乡土特征,聚焦乡村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提炼乡村的文化主题和品牌定位,打造集村史馆、乡村书屋等空间功能于一体的乡创复合体空间,采用多元化、艺术化和高新技术的场景营造手段建设乡土美学生活体验中心,注重乡村本土节日的挖掘。期待更多成果在山乡大地上绽放,持续推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本报记者智春丽采访整理)
国宝文物成为“顶流”
天宫藻井冰箱贴、铜奔马玩偶、凤冠冰箱贴……收藏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凭借独特的颜值和内涵变身网络“顶流”,为千万人所熟知。“文博热”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促进消费的新潮流。年轻人在国宝文物中感受何以中国,在创新创造中厚植文化自信。
【感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
自4月18日上市以来,天宫藻井冰箱贴已销售4万多套,每天几百个预约名额基本“秒光”。天宫藻井冰箱贴为什么火爆?首先因为它源自我们的“镇馆之宝”——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本身就是“名角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文创产品设计精巧,用五层叠加的方式立体呈现了藻井的独特形态,金色与深紫色的主色调尽显古建的恢宏。可以说,这是一款兼具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的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文创团队成员基本是90后,他们更了解年轻人的心理。天宫藻井冰箱贴深受年轻人喜爱,他们的自发传播,让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关注。我相信更多人会因为对古代建筑的喜爱,生发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为爆款,也得益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遗产要素,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的先农坛观众量逐月攀升,最多的一天观众达8000多人。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深深感觉到,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升级,越来越多人主动亲近博物馆,看展览,买文创,“把博物馆带回家”。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努力,力争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回应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博物馆的新期待,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中华文化出海“圈粉”
“人类非遗版”春节、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黑神话:悟空》、China Travel(中国游)……这些关键词见证了2024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风景。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中式审美,借助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吸引大批海外粉丝,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感言】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数据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袁林:
前不久,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2024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报告》。报告涵盖了古建艺术、古典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自然景观等6个关键维度,提炼出2024年度数字文化十大IP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7个热点。文化精品扬帆出海、非遗簪花“绽放”海外、山西古建吸引世界游客……过去一年,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成绩亮眼。
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呈现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一是出海内容国潮化。从“新中式”服饰掀起海外时尚风潮,到太极拳等传统文化“吸粉”不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助力国潮出海;二是出海主体多元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与时尚、科技等领域融合,跨界联手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三是出海赛道细分化。比如,微短剧带来中华文化的新讲述,一批精品微短剧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四是出海生态延展化。文化IP不断创新,中华文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展望未来,中华文化符号的海外传播要注重广度与深度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为海外游客提供了更多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除了线下艺术表演和文物展览等传统形式,互联网和新兴数字文化产品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在此背景下,我们要结合流行文化趋势,融入现代科技,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和互补性的文化产品。
(本报记者董映雪采访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意外跌倒竹子插入“生命中枢” 上海专家成功“扫雷”救回老人性命
- 拜登回应机密文件调查结果:“很高兴不对我提出任何指控”
- 北京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普通门诊异地直接结算全覆盖
- 盘点2024黑龙江天气:漠河获评“极寒”“高温”“雪窝”“朦胧”之城
- 上半年新疆两条直流线路外送电量超520亿千瓦时
- “龙”壁见证岁月变迁
- “90后”移民管理警察携妻戍边戈壁,获“北疆楷模”称号
-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
- (国际观察)法国议会选举对巴黎奥运会影响几何?
- 杭州通报“某演出团队部分成员腹泻事件”:涉事饭店已暂停营业
- 以军称已有122名士兵在加沙地带的地面军事行动中死亡
- 探访大虹桥 看枢纽发展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
- 27亿元票房领跑春节档 凭什么《热辣滚烫》?
- 法治之光洒乡村:中国政法大学学子的华山村法治实践之行
- 天津培育壮大创新链 赋能产业升级
- 浙大AIF报告:PaaS是金融机构数智化创新“加速器”
- 中印尼跨境人民币论坛暨双边本币结算推介会在雅加达举办
- 透视2024年旅游业:情绪旅游成新动力,跨境游持续升温
- 水利部批准发布2项水利行业标准
- 山西闻喜邱家庄大墓战国早期青铜器矿料或来自豫西
- 热门推荐
-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工程投入商业运营
-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 沈阳故宫展出精品雕刻文物再现古人雕刻技艺
- 4000万元拨款建民生项目竟全烂尾 这钱是怎么花的?
- 中国央行谈M2破300万亿元:支持实体力度不减
-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卓尼:高原特色产业赋能县域经济
- “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武汉开幕
- 深化与东盟合作 广西南宁建设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
- 首届全国紫苏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山西阳曲召开
- 新形势下,如何答好国际传播时代之题?
- AI遇上考古,会擦出哪些火花
- 一辆卡车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冲入公交车站,导致数十人受伤
- 事关你的“小电驴”!新国标今年9月1日实施
- 外媒:美国成功进行“空射快速反应武器”试射
-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 “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业界在沪热议国产算力产业如何崛起
- “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考察团来宁考察
- 热浪席卷智利:数百场森林大火延烧 逾千人死伤
- 菲律宾国家图书馆“中文书架”揭幕
- 调查显示:玉树为黄喉雉鹑和白马鸡在青海的主要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