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卓尼:高原特色产业赋能县域经济
中新网甘南7月31日电(张钰惠)甘南,是高原洁净农业生产区,也是“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7月30日,“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高原特色产业如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卓尼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栽培的食用菌品相好、肉质厚、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口感鲜美。立足自然环境禀赋条件,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卓尼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来到卓尼县木耳镇,采访团一行看到农户正在采摘赤松茸,白玉木耳、金耳等新鲜的食用菌品类也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近两年,卓尼县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品种从黑木耳、羊肚菌的单一种植逐步向以黑木耳、白玉木耳、羊肚菌、金耳和赤松茸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
据介绍,截止目前,全县建成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大棚2000多座,引培美石菇源、菌味生态、纳朵朵、山珍土特产等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加工销售,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
其中,纳朵朵公司拥有现代化食用菌种植基地120亩,专注于赤松茸、金耳等特色食用菌的培育。通过错季种植策略,实现产品错峰上市,每棚年产量为4000斤,年产值约6万元,基地整体年产值约为600万元。
“赤松茸又被称为‘懒人菇’,易于在农户中推广。”纳朵朵公司负责人张纳欣告诉采访团,2023年,公司为木耳镇及周边的49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这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也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据了解,卓尼县结合创新实施的“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在栽培基地开展了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合作社负责人、农牧民群众、县乡农技人员、乡镇村涉农干部、致富带头人和种植户1120余人次,培养了本地食用菌栽培人才队伍,促进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
除食用菌产业外,卓尼还依托高原县域优势发展旅游业。
来到卓尼县木耳镇大峪沟景区,雄山、奇石、丽水、秀林应有尽有。采访团在层峦叠嶂间、涓涓流水旁穿梭,获得了一步一景的美妙体验。据当地导游介绍,这里蕴藏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样的自然生态,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风景。
在大峪沟景区,旅游活动以生态观光、休闲游憩、康养体验为主。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甘南州十大王牌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峪沟成为甘南重点开发建设的主要景区。未来,大峪沟将向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前进,被塑造为甘南旅游环线和百里洮河风情线上的一颗明珠。(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埔三代朱丹:长年采集老兵历史 传播传承黄埔精神
- 济南提升数据应用场景 已累计向社会开放3532个数据目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杏坛不必有其地” ,探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
- 焦点访谈丨生效实施三周年 RCEP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 广州南沙出现龙卷风 致铁皮房顶被掀飞、树木折断
- 立秋之后,如何正确“贴秋膘”? | 时令节气与健康
- 这些保暖“智商税”,你交过吗?
- 姚明:加强体育人文交流符合中美共同利益
- 适老支付服务重在“简化瘦身”
- 两部门: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
- “机器都会学习了,孩子们要学什么,怎么学?”
-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媒体聚焦中越关系新定位: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 推荐算法让更多好书被看见
- 两部徽州文书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四个关键词读懂中国经济家底
- 全国铁路暑运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5亿人次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关注日本小林制药有关产品风险
- 两项鞋类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升级
- 青海囊谦蒸发岩勘查取得进展
- 中国民众尽享文化春节 多地景区博物馆迎客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广东近百镇街遭遇暴雨或大暴雨
- 新疆文物保护者:戈壁荒漠中坚守28年守护长城烽燧群
- 景区加大现代科技引进建设力度 智慧旅游成消费新选项
- 这群大学生暑期上工地“自找苦吃”
- 马来西亚两儿童疑似中暑死亡 官方呼吁民众减少户外活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赔付工作 加大预赔力度
- 广西第二波“龙舟水”将启 交通运输部门严阵以待
-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美国“毒火车”处置后续:填埋受污染废物?毒废水注入地下?
- 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沪揭幕
- “越中青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纽带”
- 筹款也要来!新西兰这群青少年将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
- 商务部: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仍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
- 机构预计2024年泰国大米对中国出口量同比萎缩2%
- 打捞明代沉船文物,“深海勇士”建奇功
- 第90届国际医博会登陆深圳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全球多国摄影师齐聚古城
- 通讯:一声“妈妈”背后的8年缘分
- 东北亚博览会韩国商务日:望与中国加深贸易交流
- 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