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齐聚大同灵丘共话有机农业发展
中新网大同8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第十一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24日在山西大同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共话有机农业发展。
开幕式上,“2024有机农业十大新闻”发布仪式、“大同市特色有机农产品”推介会、“有机旱作农业耐瘠抗逆节水增效技术模式与应用”成果发布仪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有机农业专刊》发布仪式相继举行。
在论坛专题报告上,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中国代表李峰、日本循环农业专家川崎广人、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分别作《亚洲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东亚农业模式与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与有机肥高效施用技术》专题发言。
在灵丘主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有机农业技术体系与‘千万工程’建设”主题,探讨有机农业助力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并就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的方法、模式、道路与机理进行探索。
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在致辞中说,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已连续举办11年,随着论坛规模的逐年扩大、效应的逐年释放,依托论坛不断更新“三农”领域前沿知识、收获科技和改革创新成果、开展乡村振兴探索实践,有机农业的路径越来越宽、结构越来越优、成效越来越好,已成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和设计机构,对灵丘县南山区1185平方公里土地进行规划设计,打造目前中国规划面积最大的有机农业园区。截至目前,灵丘县已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其中有机认证基地13个,认证面积1万亩、认证品种108个,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
按照“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灵丘县与村集体合作对车河、城头会、边台等村庄进行整体综合开发,车河有机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2300元提高到2023年底的2.45万元。此外,灵丘县在京津冀等一线城市创办有机旗舰店5家、配送点15个、超市专柜10个,企业电商平台8个,形成线上、线下营销体系。
本届论坛举办期间,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灵丘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联合建设车河模式下全域有机农业新型市场体系的协议》。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东河南镇清泥涧村、落水河乡门头水乡农文旅融合项目、红石塄乡十里沿河有机农产品展、红石塄乡车河有机社区。
第十一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主办,灵丘县人民政府、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灵丘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海心连!“组团式”教育帮扶助力固原五中高质量发展
- 频频遭遇拒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续保怎么成了难题?
- 国家卫健委:全国98%的三级妇幼保健院设有儿科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警惕“五一”期间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
- (新春走基层)江西各地打好新春“乡贤牌” 凝聚乡村振兴“同心力量”
- 深圳首座移动式变电站投运
- “委市共建”助力绵阳打造“成渝医疗副中心”
- 山西2024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460.61万人次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是亮点
- 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协议签订 推动林业碳汇开发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对短剧“围猎”银发群体要综合施策
- 美国青年参观京张高铁 感受“中国速度”
- 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房市仍在调整过程
- 以防长:与美国在解决武器供应问题上取得进展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一周年: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力 打造市场“温度计”
- 2024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开幕
- 福建漳州台风预警升级 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学时间推迟
- 北京首例异地住院就医工伤职工实现直接结算
- “天府粮仓”四川农业省级公用品牌发布 100个品牌入选精品(培育)品牌名单
- 热门推荐
-
-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唱响红色旋律
- 暑期旅游火 交通出力多
- 桂林米粉飘香海内外解乡愁 “思乡粉”焕新成就百亿产业
- 老舍剧场启幕 打造北京大戏诞生之地、展演之地、传播之地
- “春雨工程”助力 粤桂携手推动粤剧传承发展
- 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闭幕 苗木供需签约达1亿多元
- 竞技体育+综艺?这档竞技生存真人秀探索综艺新领域
- 中国春节旅游消费涌现新热潮
- 励志!山西宋代墓内题字“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 欧洲多国收紧“黄金签证”政策
- (第六届进博会)跨国企业化身“推介官”:浦东是最佳的“长跑伙伴”
- 华中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在武汉揭牌
-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湖南东安激活“沉睡资产” 历史矿区变生态商圈
- 新研究称喝咖啡有助保护肝脏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
- 山东因地制宜治理农村水生态环境 村居面貌换“新颜”
- 二十年来超2万名中国志愿者在泰国开展中文教育
- 地摊经济悄然变样:品类多样化、年轻化,管理精细化
- “数”“智”赋能物流服务体系向“新” “货畅其流”正从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