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在数万立方米的崩塌体中救人
“山体滑坡时,听起来像放鞭炮一样。”1月23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村民王先生站在村路上,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有16名亲人在此次山体滑坡中失联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等待亲人的消息,有一只眼睛明显充血。
1月22日5时51分,凉水村合兴、和平两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18户房屋被掩埋、47人失联。灾害发生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获悉,截至1月23日17时40分,共搜救出31名失联人员,均无生命体征。实施紧急转移安置223户918人。
目前,救援人员仍在现场全力救援。
等待16名失联亲人的消息
山体滑坡时,村里的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王先生也不例外,山体滑坡的巨响先吵醒了他,随后,他叫醒了熟睡中的妻子,他们从床上跳下来就往外跑,衣服都来不及穿。一家人站在空地上,不敢回家。
“滑坡的地方就在我家旁边30米左右。”王先生的小女儿告诉记者,家旁边原本是一个山坳,山体滑坡发生后,把那里填平了,“那里就是我爷爷他们住的地方,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据王先生的女儿介绍,村里的山几年前就有裂缝了,但裂缝并不严重。
听说凉水村发生了山体滑坡,凉水村高家院子自然村33岁的高先生徒步一个多小时到达救援现场。当天下午,他和一些村民站在村里没倒塌的房屋前,一直关注着救援进展。
他在新闻中看见同村这么多人失联,就想过来帮忙。高先生表示,村民曾多次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过山体有裂缝,他还说:“这种情况这里很多,后山裂缝更大,大概有1米多宽。”
灾害发生后,受灾严重的村民大都被转移走了,留下来的人多是在等待失联家人的消息。从1月22日开始,每次有遇难者遗体被找出来,王先生和妻子都会去确认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得到否定的消息,他就开始抽烟。22日,他一直守到22日20时许,当时气温已经达到零下,小女儿将父母“硬”拉了回来。
1月23日5时,王先生就跑到现场等消息。截至1月23日17时许,他还未等到任何一名亲人的消息。
“万一还有人嘞,继续挖,继续挖”
一边是亲人焦急地等待,另一边是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救。
1月23日凌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了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新闻发布会。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赵璐介绍,1月22日14时,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173人32车5犬抵达救援现场。同时,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了多支救援队,共计812人174车45犬挺进灾区开展救援。
昭通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昭通市“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成员吴君尧介绍,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崩塌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陡斜坡地形,坡向60°,斜坡坡度大于30°,坡顶呈陡崖状,坡脚为缓坡平台,居民区分布于坡脚平台区。
经专家组初步研判,此次灾害属坡顶陡崖区发生崩塌,崩塌体横宽约100米,高约60米,平均厚度约6米,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崩积体崩落至中部斜坡区后,崩积物强大的冲击力运动至中下部陡坡区刮铲表层土体,形成崩滑碎屑流冲击至坡脚,总方量约7万立方米。崩滑碎屑流导致下方房屋倒塌,崩塌区与居民区高差约150米。
灾区连续降温、持续下雪,滑坡体尚不稳定,救援人员要在上万立方米的崩塌体之中寻人,难度可想而知。
赵璐介绍,救援人员采取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联合应用等搜救方式,以房找人、以路找人、以物找人、以犬找人,对埋压区进行浅表搜救。
多支救援队从四面八方驰援灾区。灾情发生后,中国安能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多地迅速调派112名救援队员奔赴现场,全力展开救援工作。中国安能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天气寒冷,雨雪导致道路湿滑,作业面狭窄,救援难度很大,要采取24小时倒班作业,不间断搜寻失联人员。
在现场,记者看到崩塌体面积巨大,现场不少大体积块石,钢筋横七竖八裸露在外面,救援难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安能南宁基地救援大队队长黄彪带着30余人在现场负责崩塌体开挖、转渣及人员搜救任务,经过队员们的努力,1月23日,他们搜救出两名失联人员,当时已无生命体征。在黄彪看来,此次救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克服道路崎岖陡峭湿滑,天寒地冻等不利因素;二是挖掘设备作业空间狭小,转运土方不便,需多次反复转运。
当日16时许,消防人员找到一名失联人员,随后,他们在该区域不停寻找。“是不是失联人员”的话语时常在现场响起。一位现场救援指挥人员表示:“万一还有人呢,继续挖,继续挖。”随后,他们找出了多名遇难者遗体。
目前,现场共有省、市、县救援力量1000余人,搜救犬81只,挖机、装载机、运输救援车辆150余台(辆)参与救援,现场部署6支专业搜救分队,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探测仪、无人机、搜救犬等技术手段,在3个区域开展搜救作业。
时刻监测山体稳定情况
在救援现场,当地老百姓和救援人员都十分担心是否会出现二次滑坡现象。
1月22日17时45分,大理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刘国舟等一车5人奔赴灾区。他们负责在灾区现场负责边坡雷达监测,随时监测山体的位移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防止可能出现的二次滑坡威胁村民以及救援人员安全。
刘国舟表示,从1月23日的监测情况来看,山体有蠕动的迹象,目前比较稳定。
北京朗森基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张海霞介绍,通过边坡雷达监测,可以监测5公里山体的边坡情况,通过山体的形变大小以及速率,判断山体是否会发生二次滑坡,从而为现场的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该公司技术工程师徐成林谈到,1月23日的监测分为两个阶段,1月23日10时许到12时30分,边坡发生了10毫米形变,这意味着形变量比较大。当日13时10分,救援人员从现场紧急撤离。他表示,当日下午的山体形变速率比较平稳。
徐成林介绍,边坡有5个发生过程,分别是蠕变、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崩塌、稳定,从目前山体形变的大小和速率来看,还算比较稳定。
1月23日夜里,众多救援人员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张海霞表示,今夜,他们将与救援人员奋战在一起,“救援不能停,边坡监测也不能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村道新换的井盖“一碰就碎” 负责人称“都知道不合格” 记者调查→
- 华北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较强降水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暴雨
- 黑龙江同江:40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中俄界江
- 新疆等地有雨雪天气 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
- 促进沿江产业优化布局有序转移
- 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开建
- 船舶用上岸电 港口更加绿色
- 国际最新研究称,机器学习可助力改善比利时啤酒风味
- 关闭手机睡觉会很难吗?
- 123米超长海上风电叶片组在连云港港启航
- 千万别碰!高考临近,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 福建永定:龙文化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 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挂牌 首单林业碳票交易签约
- 京冀铁路通勤新线路来啦!北京丰台至河北固安通勤列车今日首发
- 专家:从传统IT到“新IT”,中国企业迎来机遇
- 湖南江永香芋产业全链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贵定一储油罐因雷击起火 未造成人员伤亡
- 随笔:为何越来越多“南方国家”对美国说“不”
- 全国党媒网站总编辑看“大美博州”
- 今年前三季度湖南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77倍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十大流行语公布!
- 山西古建院携手哈佛大学共促古建筑数字化国际传播
- 5G变革为数字化带来更强动能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就武装冲突期间数字威胁发布专项报告
- 西藏移民管理警察扎根樟木口岸 初心不改守护国门一线
- 文化中国行·我写家乡 | 我的回乡“双城记”
- 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对美国航母发动袭击9小时
- 国际锐评丨拿中国当借口圆不了北约的“亚太梦”
- 陕西延安一煤矿瓦斯爆炸 已致7人死亡
- 住博会、城博会同时开幕 共同探索建筑科技未来
- 努力挖掘“小县域”的“大能量”
- 广东惠州荔枝香飘海外 今年出口量预计达2800吨以上
- 广州打造全年龄段运动会 邀体育冠军与市民共享体育乐趣
- 成都:燃气企业存在以估代抄、计费采集系统漏洞等问题
- 用“她力量”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第五届“一带一路”女性论坛在三亚成功举办
- 酒店“钟点房”变身“洗衣房”,年轻人新潮流:开房洗衣服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 同比增16.37%
- 白俄首名“持证上岗”的中国中医:搭起民间健康桥梁
- 从“养老”到“享老”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养老保障服务
- 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