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手机睡觉会很难吗?
张田勘
当你结束了繁忙的工作疲惫地躺在床上,打开短视频App准备轻松一下,刷到乐不可支时,突然发现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错过了一夜睡眠,你只得昏昏沉沉地去上班,工作效率降低的同时,也损害身体。
这个情况是怎样发生的呢?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视网膜受到过多的光线刺激,特别是手机屏幕带来的蓝光刺激,会严重影响视网膜的感光作用。视神经细胞只要受到蓝光8分钟刺激,就会让身体持续兴奋超过1小时,造成大脑内杏仁核所释放的褪黑素明显减少,使生物钟混乱,让人夜不能寐。
道理都懂,可一旦要人在晚上放下手机按时睡觉,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手机是信息时代俘获人类心灵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工具,也培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除了工作离不开手机,就连睡觉前也一定要刷一刷手机才肯罢休。
刷手机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光的刺激在让褪黑激素减少的同时,又让人兴奋得睡不着。《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有27%的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工作压力成为影响成年人睡眠质量的首要因素,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多是因为睡前与电子产品难舍难离,形成了“睡不够、起不来”和“睡了却依然疲惫”的局面。最近一项对2012人进行的睡眠数据调查结果也显示,有78%的人承认自己有“报复性睡眠拖延症”,睡前玩手机一段时间后,平均入睡时间需1小时。
有什么情况能改变夜晚刷手机而影响睡眠呢?首先,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夜晚刷手机影响睡眠的危害。英国和美国已经出现一种新的疾病——智能手机眼盲症(TSB),因为夜晚环境刷手机,会损害视力,日积月累,可能导致双眼失明。夜晚长时间使用手机产生的症状也可称为“数码眼疲劳”。
更为严重的结果是,长期睡前刷手机或整夜刷手机,患癌的风险会成倍增加。睡眠是为了让人体修复基因突变和损坏,从而让人精力充沛、维持健康并延年益寿。最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熬夜刷手机在破坏昼夜节律的同时,直接改变了某些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发癌症。
不过,即便清楚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一些人还是做不到在睡觉时间远离手机。自律需要培养,可又不能依赖外部强力。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想要”的自我意志的体现,并且是感到愉快且逐渐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长期来看,对身心有益的东西必定是使人舒服的,只不过刚开始时有一定的阻力。
但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养成好的习惯。如定好每天睡觉的时间,并且定时关闭手机,通过洗漱、洗澡等方式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替代方式,比如在睡觉前看会儿书,做一点儿家务,让身体适度疲劳,也能尽快入眠。
如果信任科学,并且意识到夜晚刷手机是在违背自然规律,违背数亿年地球演化的昼夜节律,就有可能在夜晚准时关掉手机。我们要以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为重,只有身体更健康,人生才能更精彩、更丰盛。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中药材“出海”需求旺盛 社交圈拓至多国
- 成都新都区通报“阅读材料造成不良影响”: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琴声悠扬、风月无边,用扬琴连接中国与世界
- 年纪轻轻,爱上了推拿?当年轻人“组团”去中医推拿科
- 安徽肥西举办旅游年货节 旅游搭台,扶贫唱戏
- 期待深圳“痛经假”带动更多“女性卫生福利”落地
- 首次晋京演出,交响诗篇《长城》奏响国家大剧院
- 广西今年首次单列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专项用地计划指标2.5万亩
- 专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者配齐贵州才能均衡发展
- “碧海云天·罗贻从艺七十周年艺术巡展”于赣州开幕
- 20余所国际名校齐聚太湖南岸 水上竞技赛出“国际范”
-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北卡罗来纳州进入紧急状态
- 中国新机遇 | 0到90000加速度,中欧班列成亚欧“黄金通道”
-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 全球领先混合滚装船“ECO SALERNO”轮在江苏扬州交付启航
- 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 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正式启动
- 首届“澜湄印象”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举办
- 甘肃宕昌文旅产业招商推介走进青海西宁
- 山西泽州公安捣毁一跨区域吸贩毒网络 涉案45人
- 热门推荐
-
- 近万名海内外妈祖信众聚湄洲妈祖祖庙跨年祈福
- 女教师哺乳期被违规调岗解聘案敲响法律警钟
- 【我们的家园】遇见国家级非遗觉木隆藏戏:戏韵悠扬,传唱不息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 西藏青海等地有雨雪天气
- 中国农机装备产业互联网数字生态园在河北高阳开园
- 前7月新疆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420.8亿元 同比增长127.7%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致44人遇难 遇难者家庭由政府统一安置
- 产地保护、质量监管 青海出台首部枸杞产业发展条例
- 广东连山欢庆传统节日“牛王诞” 引进潮流活动吸引年轻人
- (寻味中华|文博)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 “尔滨”带起了“特产大摸底”,我老家竟也开出“隐藏款”!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 已成澜湄合作成就有力证明
- 甘肃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传统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化改造
- 住建部:深入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
- 蔬菜买全国、卖全国!价格回落 “菜篮子”稳产保供有基础
- 金砖产业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发布15项先进适用技术项目
- 安徽淮南潘集区一超市发生火灾 已致5人死亡
- 中医专家:清明养生重在“清”
- 海外网络文学网站:中国网文的“摆渡船”,海外作者的“孵化器”
- 中新健康 | 谭先杰:一名妇科男医生的科普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