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首名“持证上岗”的中国中医:搭起民间健康桥梁
中新网杭州8月19日电(张煜欢 郭天奇)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的叶鑫也即将迎来自己在白俄罗斯“持证上岗”一个月的日子。“这张由白俄罗斯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资格证书,或许是我收到过最好的一份医师节礼物。”19日,叶鑫接受中新网记者线上采访时说。
派驻在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下称“中白中医药中心”)的叶鑫,成为各中医药海外中心中派驻医生获批所在国官方中医行医资格的第一人。一张宝贵的资格证书,趟出了一条中国中医在中医药海外中心独立合法行医的新路子,也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起了更宽的健康桥梁。
初来异乡为异客
2000多年前,中医药曾沿着古丝绸之路传至世界,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出的十年间,中医药文化进一步走向全球各地。《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在中医药发展环境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
为响应“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号召,浙江省中山医院凭借中医药学科优势,承担了白俄罗斯明斯克州地区医院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任务。2019年,该中心升格为中白中医药中心,成为中国在白俄罗斯唯一的国字号中医药中心。
2022年11月,叶鑫作为第三批援中白中医药中心工作者来到中白中医药中心。对于和中国相距6000多公里的白俄罗斯,叶鑫是好奇而陌生的。
“白俄罗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人非常友好。”叶鑫向记者回忆,“我抵达明斯克州需要转机两次,当时航班延误了,但当地医院的同事一直等我到凌晨,然后送我到宾馆,直到帮我办理好入住才离开。”叶鑫说。
派驻期间,叶鑫主要负责门诊接诊及病房会诊等工作,还有各种中医针灸推拿技术的指导。从8时工作到16时30分,中午大约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上午接诊二十几个患者是他的工作常态。
来到新环境的叶鑫在逐渐适应这一快节奏,但他很快发现,首先需克服的还是语言关。虽然一开始中白中医药中心为其配置了当地医护作为翻译,但长期角度看还是需要叶鑫进行独立交流。“这一过程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接诊时我会用翻译器来翻译,有次我在给病人扎针时,我想跟患者说‘我要扎腰部’,但阴差阳错间翻译器错翻成了‘请闭嘴’,把整个科室逗得哄堂大笑。”叶鑫说,之后自己开始勤学俄语,如今已能简单和患者作沟通。
当地民众的热情“挡也挡不住”
“我接触到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慕名而来的,过去当地医院也开设中医门诊,这为中医药传播奠定了良好口碑。因为中医出于中国,他们也很想亲眼见识中国医生的针灸和推拿技术。”叶鑫说。
在接诊过程中他了解到,白俄罗斯气候寒冷,因此当地不少民众都有严重的关节疼痛类疾病。“很多人吃了很多的止痛药但治疗效果不佳,于是来找我们作针灸治疗。”
他向记者回忆,曾有位当地患者常年受急性腰痛困扰,经过用药、挂盐水等治疗手段均未能有明显好转,后来叶鑫通过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使其病痛明显好转。结束治疗后,叶鑫还传授给患者锻炼腰背肌的方法,用于后续的预防和改善。“他非常感谢我,要给我送巧克力、伏特加,据说这是白俄罗斯人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患者一定要带着我去周围的城堡兜风,这份热情真的‘挡也挡不住’。”叶鑫笑着说。
叶鑫提到,除了自己奋斗在白俄罗斯一线,浙江省中山医院在后方也提供了强大助力。“像去年中白中医药中心接诊了一位患者,其经常出现耳鸣、头痛等系列症状,一直无法改善,后来医院为患者做了远程的MDT多学科会诊,经治疗,患者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在外出义诊或宣讲过程中,叶鑫还会教当地民众强身健体的八段锦、五禽戏。一系列“神奇”的疗效,很快让当地许多民众成为中医的“铁杆粉丝”。叶鑫告诉记者,在中白中医药中心,与其相熟的患者都会亲切地叫他“Xin”,“从‘叶医生’到‘Xin’,感觉也是当地百姓逐渐信任我们的一个过程。”叶鑫说。
用心树立口碑方能长远
叶鑫受到患者青睐的背后,也是中白中医药中心在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过5年多的建设,中白中医药中心在明斯克州地区医院内开设了六大中医特色诊疗区域,开展针刺、灸法、推拿、耳穴、功法等近20种中医特色疗法,并承担了白俄罗斯全境中医药技术培训任务,迄今已服务当地民众6万余人次。
浙江省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马慧娟表示,此前医院采用每年为期2周的人员派驻模式建设中白中医药中心,派驻的中医师主要负责中医药诊疗示范、技术指导和文化传播,因行医资格问题,诊疗工作需要与白俄罗斯医生配合开展。“但要让交流更深入,我们的中医师必须获得当地的行医资格证书,才能申请工作签证,进一步延长派驻时间。”
在多方努力之下,今年6月,经白俄罗斯卫生部同意,由白俄罗斯医学教育研究生院破格为非白俄罗斯籍的中医师组织中医资格证考试。
叶鑫告诉记者,此次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笔试、机试、实际操作,以及针灸治疗学等内容,全俄语考试是一大挑战。“一个多月来我白天继续接诊、晚上准备考试,包括俄语中的穴位定位等内容,我需要一个个记下来。”叶鑫说。
7月21日,叶鑫顺利取得白俄罗斯卫生部颁发的中医行医资格证书,8月1日,叶鑫收到了白俄罗斯移民局颁发的工作签证,正式受聘于白俄罗斯的公立医院,继续着在中白中医药中心的接诊日常。
眼下,这样的中医药海外中心正在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仅浙江就在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多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一根银针、一套推拿术,联通了民心,拉近了距离。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白俄罗斯生活了大半年的叶鑫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白文化交流提供了别样的契机,“我看到越来越多的白俄罗斯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商场里有着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很多白俄罗斯的油画展上有带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街上有不少弘扬中国武术的武馆……”
作为亲身参与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名中医,叶鑫的愿望也很简单,“用心树立中医口碑才能长远,我会继续认真地看好每一个患者,让大家感受到中医文化魅力,让更多外国人爱上中医。”(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色列警方与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清真寺发生冲突
-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 好评中国丨端午赛龙舟,凝聚民心的文化符号
- 山西柳林:柳林镇民国时期义盛德五十两银锭“回家”
- 国家发改委:支持广州南沙大胆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
- 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6家星级餐厅诞生
- “快递驿站加盟”骗局:一年半800多人上当
-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举行
- (经济观察)中国金融部门“一把手”集中回应热点问题
-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完成编纂付印
- 中国杂技团摘冠第15届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艺术节
-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系统国家标准1日起实施
- 外媒:一列乌克兰基辅开往波兰华沙的火车脱轨
- 加拿大出台移民新政 优先吸纳具特定职业经验的新移民
- 美参议员:贫富差距导致美国形成寡头政治
- 南京非遗市集热闹开张:“丝路”多元文化精彩纷呈
- 2023广东民企百强出炉 前四名去年营收均超4000亿元
- 黄淮江淮等地有强降水强对流 华北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
- 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在湖南长沙开幕
- 新疆富蕴县多措并举应对低温
- 热门推荐
-
- 中国龙舟竞技纪录片点映仪式在巴黎举行
- 国家外汇局:截至11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18亿美元
- 全国三分之一的泡菜,竟都来自苏东坡的家乡
- 从工业老城到双碳新城 湖南湘潭积极探索“绿色良方”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桃花溪畔见繁花 田园生活惹人醉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贵州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两岸主塔封顶
- 智利三名警员遭武装分子伏击身亡
- 吃了这些药 出门别忘做好防晒!
- 国际锐评丨从美企到韩企,它们为何被中国动力电池“圈粉”?
- 两岸青少年在山东青岛结下“乒乓友谊”:以球会友促交流
- 破除年龄阻碍,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 济南打造景区化村庄77个 推进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区
- 中国科普领域唯一国家级展会“落户”芜湖20年连办11届盛会
- 城市文化空间“焕活”名人IP 游客“深”临其境
- 多维度“发力” 经济发展“稳定器”更强
- 安徽合肥下塘工业园铁路专用线首发
- 菲律宾马尼拉“中国城”突发火灾 造成11人死亡
- “建链成群”铸成“国之重器” 中国“智”造创出世界奇迹
- 辽宁营口举办“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 民众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