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51%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年来,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都采取哪些措施,获得哪些成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外界关切,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
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
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大地上。
夏应显表示,我国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7.5%,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
同时,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底,风电、光伏装机超过7.5亿千瓦,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断巩固提升。
夏应显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对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特别是去年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可靠,包括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国家-省-市”碳排放数据质量三级联审机制、强化监督执法、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等。
中方期待COP28延续并深化“共同落实”主题
发达国家应在COP28前兑现1000亿美元承诺
现在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只剩一个月的时间。夏应显表示,中方始终全力支持东道国阿联酋举办一届成功的缔约方大会,期待同各方共同合作,确保COP28延续并深化“共同落实”的主题,以首次全球盘点为契机,发出聚焦行动、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
夏应显指出,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同时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能力。发达国家应在COP28前切实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和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明确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为制定2025后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作出更大贡献。COP28应就全球适应目标达成有力决定,完成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建设,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长期呼吁的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需要。
夏应显表示,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合作建设4个低碳示范区,开展75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举办52期能力建设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2300余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会上还透露,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办,论坛上将命名授牌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5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国民总收入超125万亿元!还有这些重要数据公布→
- 中国最大大豆生产地级市黑河进入收获黄金期
- 西藏普兰“萌娃”讨新年“彩头”
- 红海局势紧张或扰乱国际海运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评《江汉春风起》:从个体生命的故事展现大时代的侧影
- 安徽砀山酥梨“触网”出圈
- 安徽阜阳:铁路调车场上的“争分夺秒”
- 韩国济州机场一客机故障抛锚跑道 航班一度全面中断
- 国庆假期各地文旅消费“成绩单”亮眼 持续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 劳动者是否适用竞业限制,不能只由企业说了算
- 内蒙古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2306万人次
- 沪苏浙皖联合推出多款长三角康养旅游产品
- 雷林科—— 中国古典文学的知音
- 云南出台六大举措抗旱减灾
- 沈音学子走进沈阳故宫 为游客带去精彩演出
- 关于“中国”,你一定要知道的10个硬知识之①:葛剑雄讲“中国”的由来
- 交通运输部:2月12日-2月18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警方通报“日本公民在苏州遇袭”: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 英国将测试紧急警报服务 数百万部手机会同时“响铃”
- 热门推荐
-
- 端午假期怎么过?大数据中找答案
- 最新70城房价出炉,政策加持下企稳向好可期
- 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 2023年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 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
- 共建陕西“绿芯”羚牛认养仪式在西安举行
- 60万元打300头野猪 “野猪猎人”成新职业
- 广东台山“焖番鸭”:游子牵挂的家乡味
- (新春走基层)营盘火腿撬动“舌尖经济”:啊喇彝族风味新春飘香
- 财政部: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 及时启动发行工作
-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怎么办?
- 美科罗拉多州法院裁决特朗普没资格竞选总统 特朗普:上诉!
- 小龙虾带动区域合作:淮扬菜与绍兴菜点燃“舌尖上的火花”
- 霜降后香山红叶将迎最佳观赏期
- 石破茂正式当选日本首相
- 云南省地中海贫血防控协作网启动
- 创意商文旅载体、消费地标在城市多点开花 激活消费新活力
- (经济观察)上半年同比增逾九成 中国船舶出口持续火爆
- 新疆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8000列
- 2024年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
- 国际锐评丨从美企到韩企,它们为何被中国动力电池“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