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上半年同比增逾九成 中国船舶出口持续火爆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陈昊星)2024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出口额实现了同比91.1%的显著增长,成为所有出口商品中同比增长率最高的类别。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到250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达542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为17155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
从21世纪初,中国造船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08年,造船完工量突破3000万载重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造船完工量达到6757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16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以前虽是造船大国,但主要集中于低端船型,与日韩有显著差距。但近年来,中国在高端船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奠定了在全球造船业中的领先地位。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中国船厂。据工信部统计,中国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4.7%。全球每十份造船新订单中,就有超过七份流向中国。有船企透露,公司订单已“接到手软”,船舶订单排期已至2027年年底,部分已到2028年。
2023年,中国首次具备了船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中国造船业已成为“全能选手”。目前,中国已经集齐了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这三颗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船舶行业之所以能赶超日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端船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航运业提供了更多高质量、先进的船舶产品。
展望行业未来,白明认为,中国造船业未来应专注于几个关键方向。首先,提升船舶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其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此外,持续改进船舶功能和效能;最后,充分利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的优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 | 上海:“影像设备+加速器”投入临床助肿瘤患者实现精准、个性化放疗
- 2024广东时装周展现“非遗”焕新魅力
- 粿条预制菜渐成规模 “专属浪漫”走出潮汕
- 古旧书博览会在京开幕 展示展销近万种优质古籍善本等
- 特朗普披露最新伤情 称耳朵“恢复得不错”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日本学者: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
- 大连:数字化给中小企业带来实惠
- 潘功胜:当前中国CPI正逐步触底回升
- “中国刀剪之都”举办博览会 首次有境外品牌参展
-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 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有强降雨强对流
- 贵州省2023年高考文史、理工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划定
- 国家统计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 美众议长麦卡锡要求对拜登展开弹劾调查
- 第十八届新疆冬博会开设临时主题邮局服务民众
- 1人死亡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和尚嘴煤业被停产整顿
- 东京高等法院:日本政府无需赔偿在神奈川县避难的福岛核灾民
- “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暨东方美学生活展在巴黎举办
- “华夏吉金——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铜器展”开展 200余件青铜器真品首次亮相
- 热门推荐
-
- 加拿大航空公司低价位机票将不再包含免费登机行李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广东68个镇街遭遇暴雨 近期雷雨天气趋于明显
- 研究显示厄尔尼诺持续或致全球多地平均温度破纪录
- 中部六省携手共促区域软件产业发展
- 打击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启动
- 户外赛道升温 上市公司积极投资相关项目
- 2021年为啥“晚春节”?
- 普惠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 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在渝开赛
- 南澳大利亚州发生4.5级地震
- 甘肃建覆盖多要素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 俄议员:2名莫斯科恐袭事件嫌疑人被捕
- 新疆兵团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
- 港媒:中国经济韧性令美政客不知所措
- 江西邀跨国公司投资兴业 共享重点产业发展机遇
- 竭尽全力,为了废墟之下的生命——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工程师灾区救援纪实
- 比亚迪成立三十周年:抽90台车回馈车主和员工,设立30亿教育慈善基金计划回馈社会
- 内蒙古牧民杨登扎木苏戍边40载:像界碑一样守好一草一木
-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3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