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中新网北京2月5日电 题:一“兔”何以火遍全球?中华文化这样焕发奇妙魅力!
作者 刘越
望眼寰宇,这个兔年春节称得上倍儿有排面:从软萌可爱的欢乐春节“吉祥兔”火遍全球,到多国元首送上新春祝福;从中西合璧的欢庆盛典,到“老外”过春节的流行风尚……2023年,中国春节的热闹和年味儿,让全世界耳目一新。
一言以蔽之——海内外,中国年,“兔比NO.1”!
——颜值“兔”出
从兔子到“兔”字火遍全球
长耳朵,短尾巴,两只眼睛眨呀眨,一身红装镶金边,憨态可掬人人夸。这只颜值突出、软萌可爱的兔子可大有来头。它就是文化和旅游部特别推出的2023年欢乐春节“吉祥兔”。
“吉祥兔”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以福袋作为基础形象,兼具文化元素和实用性——不仅还原出来的玩偶让人眼前一亮,表情逗趣的衍生表情包也是活灵活现,单单在微信平台就被发送了近10万次。
春节期间,这只兔子漂洋过海,在全球范围内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它现身莫斯科,为俄罗斯朋友们带去节日祝福;它落地斯德哥尔摩,展现了中瑞两国文化互鉴互赏的默契;它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露面,增进中德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它来到东京,和国宝大熊猫一起,与日本朋友共同参加上野熊猫春节祭。
除了“吉祥兔”这一形象外,作为中国生肖文化的象征,在正在经历的这个中国春节中,“兔”自然而巧妙地拉近着各国之间的距离:“吉祥兔”领衔的兔年主题电车行驶于罗马的大街小巷;冰雕白兔闪耀于瑞士的少女峰脊;中国与匈牙利、斐济等国家联合发行了兔年生肖邮票……
《瑞应图》中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中国春节千百年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在2023年寄托在这一只小小的兔子身上,给世界人民带去春天、活力和美好的祝福。
——大展宏“兔”
海外“春节热”逐渐升温
“吉祥兔”乃至生肖兔、兔元素被热捧,折射出的是海外“春节热”的逐渐升温,多国政要也在中国春节期间发表新春贺词。
1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视频发表农历癸卯兔年新春致辞;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英语、法语、普通话和广东话向华人发表了拜年视频;泰国总理巴育更是身着唐装,手捧欢乐春节“吉祥兔”,用中文向两国人民拜年。1月26日晚,美国总统拜登和夫人在白宫举行中国农历新年招待会,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庆贺,“这是分享美食、庆祝、更新和反思的时刻。从拜登家族到您的家人,我们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繁荣。”
中国春节,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重要节庆。从著名的旧金山农历新年大巡游,到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典;从梅西穿上中文球衣,到NBA勇士队、篮网队举办舞狮、玉兔迎新等庆祝春节活动,再到法甲联赛“中国日”庆祝春节……春节正走出唐人街,成为全球共享,世界人民乐在其中的节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就连“逛庙会”这一相当地道的中式春节民俗,也越来越红火。加拿大蒙特利尔春节庙会以“振兴华埠迎兔年”为主题,腰鼓、歌舞等文艺节目赢得满堂彩;泰国曼谷春节庙会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身着各式唐装的泰国民众和各国游客热情参与其中;“欢乐春节寻兔馆”活动则亮相比利时那慕尔中国春节游园庙会,生肖主题互动留影、生肖文化普及等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将现场气氛烘托得年味十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春节文化已经成为海外各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全球华裔移民大概有六千万人,很多国家都有华人社区,影响力很大,所以不少政要都会送上祝贺。人们把春节文化作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加以纪念。”
——谈“兔”不凡
中西合璧贺新春 “混搭范儿”层出不穷
传统节日能跨越千年而历久弥新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丰富又多样化的庆贺方式。同样是过春节,马来西亚峇峇娘惹族群送王船、吃“捞生”;旧金山唐人街的新年大游行舞龙舞狮、燃放鞭炮;菲律宾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上,几只瑞狮腾跃翻飞,为参赛队伍加油助威;尼日利亚举办新春庙会,一群非洲小伙舞起长龙;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欢乐春节——品味中国年夜饭”春节烹饪课,拍黄瓜、口水鸡、清蒸鱼及水饺等东方美味让外国民众赞不绝口……
在族裔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变的进程中,本身必定会迎来重构——春节文化正是如此。纵观2023兔年春节的“全球过年”,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融合创新令人眼前一亮,这一特点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欢乐春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唐诗的回响: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为例,主创团队以一首《春节序曲》开场,随后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的15位国际青年歌唱家在交响乐的伴奏中,共同演绎了《静夜思》《将进酒》《枫桥夜泊》等一首首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唐诗。激烈高昂的交响乐与含蓄隽永的唐诗相映成趣,以艺术为媒,向世界生动地诠释了中国故事。
同样,作为今年“欢乐春节”活动的开幕演出,“欢乐春节 和合共生”音乐会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足了功夫。“欢乐春节”文化大使、钢琴家郎朗演绎的《太极随想曲》、琵琶演奏家赵聪与虚拟人歌手洛天依的跨界合作、让网友觉得网卡住了的《百鸟朝凤》,世界青年合唱团用中文演绎的《让世界充满爱》都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呈现给了全球观众。
在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过程中,不同文化和文明深度交融互鉴,让中国形象更为丰满,中国春节魅力更为动人。
——前“兔”似锦
中国春节何以让世界“和而不同”?
虽然庆贺方式花样迭出,但世界对于中国春节的内涵都秉持着和而不同的理念。农历新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蕴含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寓意,也寄托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的憧憬。这一寓意,也在走出国门,日益深入人心——
住在英国谢菲尔德的小哥Sam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也是中国女婿。2018年,他和妻子第一次共同庆祝春节,烟花、饺子和压岁钱对他来说是有趣的惊喜,“其中一个饺子里面可能有一枚硬币,如果你找到了,你就是幸运的人!”
从春节正式成为加拿大的官方节日,令唐人街的热闹与繁华自成一景,到如今加拿大向华人致以新春祝福,赞扬华人社区对该国和世界作出的贡献。这个世界的很多很多地方,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正如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英国伦敦眼、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日本东京塔等多国地标建筑都会在除夕夜不约而同地点亮象征喜庆的“中国红”,以示祝贺。可以看出,中国春节带给这个世界“和而不同”的全新气象。
“春节应和大自然的节律,寓意万物回春,对于全球民众来说,它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具有普遍价值的节日。”张颐武认为,世界对“中国理念”的共通理解,既源于节日本身的特性,又得益于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当然和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影响力的扩大也有关系。另外,各大国际品牌层出不穷地推出有中国欢庆元素的产品,也可以看出中国春节对全球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在未来,海外中国春节的庆贺内容与形式仍会不断丰富和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蕴含着的团圆和美的中华文化,以及背后“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一定能深深地镌刻在全球各国人民心中。(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龙陵发现中国新记录物种龙须玉凤花
- 吉林迎今春首场透雨 土壤缺墒区域减小
- 贵州贵阳发放首张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 漫“花儿”、舞皮影 中外文旅达人老爷山下逛非遗传播中心
- “涉黄”小广告 暗藏诈骗陷阱
- 靠洗光刻机股价7天翻倍?蓝英装备含“光”量几何
-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推动网络生态治理持续向好
- 文化中国行丨联播一瞬带你看 非遗春节“龙”重登场
- 中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峰会在曼谷举行
- 24条务实举措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 美籍专家: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效显著
- 广州2024年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显著 涉黑案件降幅明显
- 美点几件悠哉露营 应节食材平添鲜味
- 《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出台 推进资源共享应用
-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多家外资银行落地新业务
- 穿着马面裙开启游园之旅
- 青海省拉面行业百人角逐“技术能手”
- 新疆阿勒泰:凡人善举点亮困难学子希望之光
- 中国首台出口哥伦比亚顶管机在长沙下线
- 服用网红“减肥药”冰毒检测竟呈阳性 一贩卖涉毒减肥药案告破
- 热门推荐
-
- 倾听内心“自然之声” “地铁诗人”李瑾推两部新诗集
- 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
- 前8个月京津冀地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1%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塔什库尔干!
- 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开幕 聚焦转型发展绿色未来
- 如何破“万事开头难”?试试这三招
- 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25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召开
- 加快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 “营”在自贸港·老外创客谈 | 意大利厨师丹尼尔:开放的海南让西餐生意越来越好
- 理性看待“有份工作” 和“有份理想的工作”
- 跑步: 简单背后的大学问
- 毕马威中国:“新”“质”将长久推动不动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 学生减少,缩减班级数不如推进小班化教学
- 毕业生启程书写“青春故事” 重邮校长寄语“从小我走向大我”
- 端午档11部新电影没能跑出一匹黑马——轻松欢乐的喜剧片仍是观众过节首选
- 3月中国70城房价现积极信号
- 26国50余名青少年江西庐山体验中华茶文化
- 第三批“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发布
- 亚投行行长谈中国经济:增长数字放缓,但绝对财富创造大得多
- 北京今明两天“晴”歌高唱 早晚时段气温低迷需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