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
9月11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开幕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本届网安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网安周期间,除开幕式外,2023年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论坛和主题活动也将在福州举行。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全面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共同开创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
当前,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数字文明时代。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网络安全在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也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点亮城市的智慧灯杆、一键登录即可“云游”三坊七巷的“金牌解说”小程序、网络安全领域的优质企业……置身今年网安周主场活动举办地福州,处处都能感受到数字福建的新风貌。
前不久,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创新数据治理,大力提升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加大对数据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要强化规范引领,加强新技术新应用前瞻性研究,有效规范引导新技术新应用健康有序安全发展;要推进融合发展,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支持网络安全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形成网络安全良性生态;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力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共同营造维护网络安全的浓厚氛围。
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表示,福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共同开创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为创新技术保驾护航
近年来,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相继颁布、陆续出台,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构筑,确保网络安全工作始终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印发,提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一系列新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引擎。作为我国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规范应用的专门立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11日举行的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上,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介绍,当前,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部署和应用还面临众多挑战,企业自行构建专属模型还不现实。最近腾讯正式公布了自研的通用大模型,其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可助力企业构建专属模型。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沈振辉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掀起新一轮智能革命浪潮,大型语言模型在语言理解、生成、知识推理等层面正展现出令人惊艳的能力,为其在细分垂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但现阶段,仍旧没有可以直接落地医疗行业的产品,也没有可以同时提供文本+影像大模型开发服务的垂直平台。”沈振辉说,“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让每一个‘医疗灵感’都能成为现实。”
维护和保障公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作为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网络安全博览会于9月10日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馆。
5G一体化模型设备、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数字安全托管运营服务系统……该博览会设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等展区,多种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应用亮相现场。
在博览会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扫描某二维码后,相关个人信息及资金被“偷走”的案例及其过程:不法分子用个人二维码覆盖某共享单车的原二维码,当使用者扫码时,相关个人信息及资金就通过层层流转,到达难以追踪的海外账户。这位工作人员提示,公众在扫描二维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所扫二维码是否真正安全可靠。
现场一位网络安全工程师告诉记者,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在平台上叫外卖、刷脸进小区等,留下了大量的“数字印记”。这些印记有可能会被追踪、收集甚至滥用,为此,维护和保障公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依法对知网(CNKI)涉嫌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查处一批杜撰歪解公共政策的造谣传谣账号、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本报福州9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张亚雄 高建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投资中国)CFA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 娃哈哈,热度降了?
- 中新健康 | 长三角百余名专家学者安徽合肥研讨再生医学新趋势
- 专家研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助力陶寺文化誉满中外
- 善行资本公益联盟在杭州成立 探索金融助力共富新路径
- 中央气象台4月16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太原老城区杏花岭新增3家类博物馆
- 长沙举行数字体育文创博览会 百余家企业参展
- 俄乌局势进展:欧洲两国暂停进口乌农产品 俄称乌炮击顿涅茨克市中心
- 青海乌兰虹鳟鱼养殖成功上市销售
- 非洲旅游业加快复苏
- 日本排污入海将进一步失信于国际社会
- 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首次直航重庆
- 铁路物流总包新模式助力粉煤灰离宁赴藏
- 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上海浦东在金海湿地公园等地举行科普活动
- 俄乌局势进展:俄批评美漠视巴以问题却制造俄乌对抗 乌无人机产量增加100倍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2023年重点节目片单发布
- 天津法院启动“雷霆利剑”专项行动 首日执行到位2229万余元
- “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捉虫”很较真
- 国家外汇局公布2024年9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
- 热门推荐
-
- 日本兵库县青少年走进海南:期待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 王石:企业碳中和应跳出“围墙” 推动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
- 湖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开启电子支付时代
- 广西与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经贸洽谈
- 白宫证实: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卸任
- 怀兴城际铁路廊兴段开通运营 廊坊加快融入大兴机场交通圈
- 中国发文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开幕
- 官方通报芜湖二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情况:10个问题基本属实
- 石家庄:新改建扩建医院数量达31所
- 川渝税务联席会召开 23项重点工作促税收协同再提质
- 数字经济赋能农户增收 高校学子暑期调研“数字强疆”
- 108字学规与它背后的山长们
- 开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高地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立秋篇
- 蹭老式学习走红,老年大学为何“圈粉”00后
- 7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6个点
- 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
- 蚝油致癌没有依据 注意储存食用方式
- 粤东城际铁路桑浦山站完成桩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