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捉虫”很较真
“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在线“捉虫”很较真
播出已经13年的经典老剧《甄嬛传》时不时地还会上个热搜,在很多网友看来,这部“下饭剧”常看常新,总能从里面看到一些新细节,包括穿帮镜头,而享受这种待遇的还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经典剧。
其实较真起来的话,很多剧都有这样那样的细节瑕疵,而网友们在线“捉虫”也很认真,甚至有网友建了一个词条“一千零一噎”,专门给影视剧里那些看得人“噎住”的台词、服道化等“纠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网友“放大镜”观剧第一名,当属《甄嬛传》
在网上随便搜索“甄嬛传 放大镜”,就能发现很多自己不小心错过的穿帮细节,如果一帧一帧地较真,堪称海量。举例来说,此前有网友重刷《甄嬛传》发现,饰演淳常在的谭松韵在一场除夕晚宴中竟然边听富察贵人弹琴边低头玩手机,“淳常在为什么在玩手机”的话题还冲上过热搜榜。
也有网友说,这种大场景又人物多的戏份,很容易出现一些小纰漏和穿帮,“虽然这一幕看着很像是在玩手机,但只有短短几秒,而且还有镜头角度和画质的问题,可能并非在玩手机。不过,演员被抓包上班摸鱼也很可爱”。
有趣的是,1月16日,导演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被网友盘出“包浆”的《甄嬛传》,他表示,自己平时不敢看《甄嬛传》,因为网友如今都拿着“放大镜”在看,想的角度也很深,以至于有很多问题他也答不出来。
书法细节出笑点,方正启体被赞“好字好字”
记者看到,除了《甄嬛传》,几乎每部热播剧都被网友找出过穿帮细节,很多地方让人噗嗤一笑,网友“不得不炸狗”建的“一千零一噎”话题,已经更新了快100条,甚至有做字幕工作的人给他留言说,欢迎加入字幕组。
翻看该话题记者发现,影视剧中的书法类细节很容易出错。
在一部年代剧中,人物角色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打开来里面是一封信,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人物角色对着其他人说:“这笔字出自你们三人何人之手啊?”并称赞说“魏碑功底,又兼采苏柳风格和瘦金风骨,好字好字啊”。
有网友戳穿说“这三种风格可怎么揉到一处呢”。更有网友留言说“哈哈哈,笑死我了”“启功体当得起这三句”。因为从剧情截图可以看得出,信上的字是电脑打印出来的,正是方正启体。
其实,影视剧里书法方面的镜头很容易出笑料,此前《甄嬛传》中,陈建斌饰演的皇帝用毛笔写书法,镜头给了一个书法大特写,“花好月圆人长久”几个字,工工整整,然后再给了一个远景,是甄嬛拿起了纸张在夸,结果从镜头里看,纸张背后透出的字却是歪七扭八,笔墨甚至都不均匀,也就成了网友们捉到的又一条“虫”。
再比如,在#一千零一噎#话题里,这位网友挖出了张涵予版《水浒传》,在浔阳楼一场戏中,墙上写着《西厢记》。
结果网友截图画面,仔细看了墙上的字发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了三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了两遍,《题浔阳楼》写了一遍半,秦少游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了两遍,还有半首《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少写了“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两句。
网友笑评“看来这个题字客人的感情生活不是很顺利啊”。不过这种细节错误,必须是截图下来仔细看才能发现,都是场面背景,有的是远景,有的则是镜头匆匆扫过,正常速度看电视剧的话是不容易发现的。
古人吃方便面,古装剧不严谨的“穿帮”多
古装剧拥有大量剧迷,他们对皇帝大臣等一众人等的坐次讲究、宫里的布景和设置等,也都较为了解。《甄嬛传》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穿帮,比如监控摄像头出现在画面上部,地面窨井盖入镜,等等。
有网友截图了另一部古装剧,剧里是清朝故事,一位大臣坐在椅子上,对面摄政王和皇太后一左一右坐着,大臣的台词是“我想到了明代崇祯皇帝”。网友配文说“别琢磨崇祯爷了,就冲这个摄政王敢和皇太后坐一面炕,大清朝也好不了”。
还有一部古装剧,是着火戏,结果画面显示“大殿没着火,汉白玉栏板着火了”。
服道化、场景等细节不严谨更是比比皆是,常常有网友在古装剧挖出现代人、现代物品等等。比如,有古装剧里的人物在吃面条,筷子挑起来一看,吃的是方便面。还有《还珠格格》里,香妃为皇上伤口涂药时,居然拿出来棉花棒,等等。
离谱的台词问题,确实让人“噎”得慌
台词离谱就不是细节瑕疵了,而是错误。“一千零一噎”话题里显示,在一部古装剧中,皇帝开口说到“朕之得卿,如商汤遇伊尹,姜尚遇文王”。这里面的离谱属实让很多网友噎到了,其台词顺序背反了,从皇帝的口吻来说,应该是“文王遇姜尚”。有网友说,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知道台词说错了,语文考试题里就有类似的题。
很多台词笑话则看出了主创的知识匮乏和对作品敬意的缺失。在很老的一部电视剧《龙门镖局》中,主角这样说“我出生前父母就死了,我现在是孤儿罢了”。还有一部剧里,台词有“阎王叫你五更死,你活不到三更”,这明明有俗语,叫“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很明显,没有搞清时间顺序,三更在五更之前。
还有不少台词简直不知所云,比如“小渔,你是个好女孩,如果你要嫁人,一定不要嫁给别人,更不要嫁给我”。网友吐槽说,那嫁给谁?还有一部古装剧也挺好看的,画面很精美,人物造型也很棒,但是男主说“你就是凌王的女人”,紧接着下一句“快说你和凌王是什么关系?”网友吐槽说,这是健忘还是明知故问?
而挑战观众智商的台词更是比比皆是。一部电视剧里出现了买橘子的画面,老板说“橘子一毛五一斤”,结果女主还价说,“橘子太贵了,怎么着,也得五毛钱三斤吧!”网友说,自己算了好几遍,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再比如,“一个眼睛好看的女人,她的脚一定也不会太难看”这种台词,让观众吐槽说“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其他还有重复病句,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就听过一些耳闻”“手上的掌上明珠”这样的。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这些也体现了剧组是否在用心制作,不管是剧情、演员、妆造、现场布置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小细节都应该严格把控。因为审美不断提高的观众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不仅重视剧情与演技,服道化等也是重要因素。网友们在线“捉虫”和抱怨“一千零一噎”,是调侃,也是在指出问题。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校设立发热门诊、不再开展全员核酸 校园疫情防控具体要求发布→
- 被央视曝光后,酸菜还能吃吗?
- 奥运经济带火中国外贸商家:运动服饰、人造草坪成爆款
- 邮银协同:点燃产业新活力
- 意大利七旬旅者徒步古丝绸之路 向世界分享真实见闻
- 2024大蜀道文化旅游活动周启动 展演精彩民俗文化
- 德国10月通胀率同比上涨2.0%
- 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不可兼得,欧盟应该做出理智选择
- 广西两座500千伏变电站接连投运
- 30分钟完成备案!新疆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持续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
- 银川直飞阿勒泰航线正式开通
- 舞蹈剧场《火车站》即将“进站”
- 浙江宁波现多座“星光桥” 光影流动如坠梦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蟳埔村:泉州海边的亮丽名片
- 祝贺!94岁中国护士,获得这项国际荣誉
- 迎春消费热潮来袭,年货市场“情绪”浓
- 猪菜磨底VS服务回暖!5月CPI或小幅反弹
- 6月份以来4家A股公司主动终止GDR发行
- 促进风力发电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公布 考试科目分考试、考查、考核三类
- 西王母故里重塑“瑶池温泉”:“禅修”康养慢生活
- 台风“摩羯”来袭 海南岛交通出行、景区运营受影响
- 宁夏银川锦鲤“丰收”上市 销售额超500万元
- 西藏山南下巴水库开工
- 两岸师生在台北乐享音乐与体育
- 江西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药监局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
- 福建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
- 非遗市集在门头沟区开集 助推京西非遗传承
- “傲娇”巴厘岛
- 带薪留职放假拿“低保”?不行!
- 最火时息影,39岁翻红:他说火不火看命
- “双星抱月”天象大戏明日上演
- 数百人死伤!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多国发声!
- 加拿大野火致数万人撤离家园 中方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安全
- 上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钢山、铁山正变绿水青山
- 刑满释放当天又伸手 “六进宫”惯犯再落网
- 致敬“了不起的她们”!39位女性艺术家近百件作品亮相北京凤凰中心
- 外眼看奥运|何冰娇的暖心举动,让西班牙奥委会用中文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