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红利持续释放 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24%
中新网上海7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31日在此间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红利正在持续释放。2022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4.1%,今年上半年占全国比重达到24.2%,2022年长三角经济总量为29万亿元。据预测,今年长三角经济总量有可能接近31万亿元,5年的净增量达10万亿元。
他强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战略先手棋,经过近4年不懈探索,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规划一张图、环保一把尺、交通一张网、项目一个库、民生一卡通的制度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示范区近三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7.4%,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24家,比三年前增长近60%。
张忠伟介绍,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汽车产业等领域发展占据全国领先地位。其中,2022年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占全球25%,形成了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之一。面向未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继续深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促进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进一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紧紧抓住“数字伙伴”和“绿色伙伴”的构建,为实现更美好、更高质量的发展而努力。
复旦大学31日披露,2023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暨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专题分论坛刚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以绿色与数字经济协同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示范区建设发展交流思想,现场发布多个最新研究成果。各方希望积极发挥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和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会客厅”。据悉,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由复旦大学倡议,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所高校共同发起,面向区域内外智库开放。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指出,长三角地区需要积极应对数字化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绿色与数字经济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当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创新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张人禾表示,两个联盟将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整合各高校智库的优势学科资源,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形成开放的能量场,突破合作沟通壁垒,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思路,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建言赋能。复旦大学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与各兄弟单位加强合作交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长三角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指长三角全区域一体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长三角区域实际上存在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转向一元的现代化,要求后发展地区同先发展地区一起实现现代化。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看来,未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谋求城市-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二是如何更加聚焦体制机制一体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他提出了“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共同对接国家战略为契机”“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开放、流动、共享建设为手段”“以一体化生态环保建设为保障”等对策建议。
浙江大学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教授方建春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推动中国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长三角区域能够通过国际资源共建共享,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和人才,进一步加强地区的国际合作和竞争力。因此,长三角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有必要不断推进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国际最高经贸规则新高地,夯实国际合作新基础,树立区域合作新典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跨国公司经贸投资合作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净菜食品安全如何保证?浙江两会关注“舌尖上的安全”
- 海内外百户家庭相约广州享“粤式”中秋
- 湖南零陵打造柳子主题邮局 将山水“打包”带走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南京建起青年与乡村双赢纽带
- 金融界人士在法媒撰文 乐观预期2023年中国经济
- 安徽休宁徽味粽子香飘全国
- 琉球群岛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地铁STEAM跨学科教育项目走进京城小学 拓展跨学科知识应用场景
- 国家药监局:柴黄口服液和阿胶胶囊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 多地端午假期首日旅游成绩单出炉,你贡献了多少?
- 考古确认陕西神木杨家城城址为唐宋时期麟州城
- 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创新高
- 湖南娄底“空心房”变身美丽屋场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方法有序结合
- 国内首个光量子算力云平台上线
- 候鸟变留鸟 白洋淀引“顶流明星”畅游
- 特殊时期收发快递 这几个步骤不能少
-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前8个月车客运量已超去年全年
- 山西高平:“行走的医院”把健康“背”进千家万户
- 热门推荐
-
- “计划电”变“市场电” 抽蓄电站首次自主参与电力交易
- 印尼旅游孔院与举办首届酒店员工中文培训班
- 国际热评:列车脱轨事故报告出炉 美国小镇已成政治“秀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云端上”到“泥土里” 江西南昌元宇宙赋能未来数字农业
- 内蒙古举办赛马节 松弛感溢出草原
- 特朗普还没上任就舞起“关税大棒” 36万亿美元的美债撑得住吗?
- 游客体验漂流蹦极 贵州景区“新户外”受青睐
- 第二届链博会开幕 各方吁加强产供链国际合作
- 2023年山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17亿元
- 李潮东: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坚定在华投资实现双赢
- “机场机库发现约2万具尸体”?哥伦比亚否认了
- 三重营养负担,困扰全球儿童
- 同济大学癌症中心挂牌 努力成为国际知名的肿瘤精准诊疗中心
- 甘肃“绣郎”穿针引线绣“敦煌”:千年刺绣技艺探传承新径
- 中国起重机为何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 河南漯河通报轿车与货运火车追尾事故
- 创意口味还是黑暗料理?“奇葩”粽子迎来高光时刻
- 个人住房贷款首套房标准放宽:超20城按区认定住房套数
- 【四海同春】泰国:“欢乐春节”热闹非凡
- 韩媒:客机失事,韩政府宣布进入7天国家哀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