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嵇桂清的逆袭人生:从视障人士变成农民专家
嵇桂清在检查甜瓜长势 邹一琳 摄
中新网湖州7月5日电(胡丰盛)炎炎夏日,大量新鲜瓜果蔬菜上市的季节。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北港村果蔬高新技术孵化园内,小番茄到小黄瓜,茄子到甜瓜……各种瓜果挂满枝头,红的绿的紫的,个个圆润饱满。
技术员嵇桂清正在检查即将上市的甜瓜品相,“今年结得果好,卖得也不错!”嵇桂清说。
这是嵇桂清担任技术员的第4个年头。今年60岁的他与农业打了36年的交道,2020年,他还获评了首批“湖州农民专家”,这也是嵇桂清以前不敢想象的。
毕竟,视力二级残疾的他想要看清一件东西,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视力的障碍虽然影响了嵇桂清生活,却让他更专注于观察。“我喜欢地里的生活,一个人常常趴在地上,看蔬果的发育。”嵇桂清说,“贴得近,我能看到一些根茎叶的细节,还有常人很难发现的虫子,也算是因祸得福。”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嵇桂清去山东学习农业种植,接触到大棚种植。“从此,‘大棚’这两个字真正在我心中扎下了根。”他说,那一年,吊珠、整珠、微滴灌技术……一个个专业名字他都努力去学懂弄通。“别人可能几分钟看完一页,他要看几个小时。”嵇桂清的妻子王利霞说,她有些心疼,嵇桂清却乐在其中,还经常骑着车到附近大型蔬果种植基地向技术人员请教。2014年,嵇桂清自主创业,拿到了残疾人创业就业补助和贴息贷款。
“一拿到残联扶持款项,我就去买了大棚、尼龙、种子和肥料。”由于自己没有大棚搭建的经验,嵇桂清请了两名专业人士,自己则在一旁边看边学,“他呀,眼睛不方便,看个苗都要扑到地上去贴着看。但还是学会了,后来我们扩建的大棚都是他自己搭起来的。”王利霞说。
温室大棚刚刚搭好,嵇桂清却又遭遇了挫折。“有一年,种的400支樱桃番茄,长得旺盛的时候舍不得整珠,导致营养流失,番茄成熟慢了,不好吃。”嵇桂清说,草根出身的他缺乏经验,遇到挫折也很正常。“最惨的一次是夏天刮台风下暴雨,4亩多的蔬菜被雨水泡了整整5天,一番心血全都白费了。”虽然很难过,但嵇桂清还是没有停下继续探索的脚步,也逐渐迎来了自己事业的上升期,逐步掌握了番茄、甜瓜、草莓等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栽培技术。2019年,他被南浔果蔬高新科技孵化园聘为技术员;这不仅为嵇桂清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也为他创造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种植方式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智能系统,包括水肥,温度、温控,都是精细管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品质也大幅提高。”嵇桂清说,在充满科技含量的大棚里,他的经验和技术都派上了大用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和他一样的残障人士走上共富之路,他常常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种养殖技能培训,将自己的技术无偿传授。“我一直有大棚情结,如今能整日在大棚里忙碌,感到既幸福又知足,现在能帮邻里乡亲解决点种养殖问题更觉得值了!”嵇桂清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 马斯克40余小时“旋风”访华之旅结束
- 蚊子频繁光顾?摆盆驱蚊植物试试
- 外媒: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核燃料残渣取出工作暂停
- 共谋乡村振兴 全国“村长”论坛在河北武安举行
- 财政部:2024年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守护千万家庭记忆之光,爱康打通阿尔茨海默病“防诊治”全链路
- 多地出现新兴运动热带火城市游 掀起消费热潮
- 强对流天气来袭 陕西再迎强降水
- 六次在香山论坛发言的新加坡国防部长:中国奉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将获得更多支持
- 中新教育|未来设计师带你解构未知 天津大学举办第十届设计年展
- 焕新居住美好生活 贝壳团装佛山站首个项目正式交付
- 俄罗斯计划2030年后发射“回旋镖”星际探测器
- “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文化(1780-2024)”展览将亮相新加坡
- 重庆生态法治暨司法保护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用
- 绍兴警方侦破利用ChatGPT技术团伙制作虚假视频案
- 工信部:推动新技术与冰雪装备融合,助力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 居家生活中的防控细节:科学佩戴口罩 讲究个人卫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提倡民众形成“早睡一小时”习惯
- “民营经济31条”如何提振民企信心?专家解读
- 热门推荐
-
- 巴西东南部三车相撞已致39死
- 国产影片发力 家国情怀点燃观影热情
- 10省份专家共议“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 【世界说】纽约犯罪率上升47.5%!美媒:当地警察却选择混淆视听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特色产业“引路”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青岛海关签发山东首份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 海外华媒走进湖南沅陵 “记录”易地扶贫搬迁民众幸福生活
- 中老铁路客货运迅猛增长 今年发送旅客超716万人次
- 国家发改委:扩大餐饮服务消费 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
- 李冲天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 “功效牙膏”网售乱象 套证、越界、夸大宣传
- 河北启动“北京游客市场调查”活动 加速开拓北京旅游市场
- 上海将努力实现中医药多个“全覆盖”
- 北京推出132处公园赏花片区 丰富民众出游体验
- 独家!金融管理部门公布重磅“罚单”,释放三大信号
- 绣球竟是御敌神器 壮族飞陀传人重现广西“俍兵”武道
- 上海吴淞边检站全力保障通关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第148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结束
- 1.35亿、797.3亿,同比增长!假期旅游迎来“开门红”
- 浙江推“一船多证一次通办” 首月为企节约成本2.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