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查滋扰不断 美国何时能真正“欢迎中国学生”
近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入境时,遭美方边境执法人员带至“小黑屋”盘查,扣留了20多个小时,多名执法人员轮番进行了12小时的盘问,最终对其注销签证、禁止入境并遣返。3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表示,美方出于政治目的,频繁对中国留学生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2019年11月11日,美国时任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题为《美国欢迎中国学生》的署名文章。此后,几乎每年美国从总统到国务院再到外交官都会在不同场合表态:欢迎中国留学生。然而,美方这一表态并未真正落到实处。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第10043号总统公告(以下简称“10043号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签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年多时间里已有超5000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因10043号令被拒签或遣返。这已成为中美开展正常人文交流的一大人为障碍。
签证审查严苛,赴美留学生进退两难
拿到美国学校录取通知后,如何顺利拿到签证是中国赴美留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了能顺利攻读博士,导师让我申请了计算机科学专业而不是原先的网络安全专业。”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李嘉和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由于他的研究领域属于美方的敏感专业,在申请学校时导师为了帮助他顺利获取签证,建议他更换专业。“我有一个师姐面签时本来觉得谈得挺不错的,签证官都已经把签证给她了,结果又把她叫回去,说搞错了,告诉她需要行政审查”。
对于目前想要赴美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拿到录取通知只是踏上求学之路的最初起点。这些希望赴美学习,开展学术交流的学生在真正进入美国校园前,先要面对来自美国政府的苛难。
2020年5月29日,特朗普签署了10043号令,针对中国赴美的硕博留学生及学者进行限制,认定中国某些国民持F(学生签证)或J(访问学者签证)类签证入境,在美国从事学习或科研,会对美国的利益造成伤害。
据美国国务院信息,由于10043号令的原因,美国2021年拒签了1964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2022 年拒签了1764名。但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并未公开说明拒签的原因和受影响的人群。
此外,即便顺利入境美国后,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留学生就能自由出入美国。美国签证仅是入境凭证,学生在美国的有效身份以i20(即非移民学生身份资格证明,用以证明合法学生身份的文件)时间为准。对于持有1年学生签证的中国留学生而言,一旦他们离开美国,返美时就需要办理续签,需再次申请签证。这导致一些中国留学生不得不在求学期间一直停留在美国,回国探亲也困难重重。
“来自哥伦比亚的医学专业同学告诉我,他们申请的F1签证的有效期是10年。虽在同一个学校,我的签证却只有1年有效期。”李嘉和表示,“如果回国的话我要续签,有一定被拒签的风险。它(美国)会害怕你来回往返,所以毕业之前我也不敢回国。”
目前在美国攻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的张靖祥也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为了能够顺利在美国继续攻读博士,他同样因为签证原因不敢回国,“我已经从F1学生身份转变为OPT(专业实习)的状态,目前在实验室实习。然而,一旦离开美国,我需要重新申请签证,但美国大使馆可能不会批准”。
入境阻力重重,遣返原因不明
今年2月,一篇名为《哈佛博后offer遭遣返,小黑屋被困20小时》的帖文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发文的博主是曾获哈佛大学博士后录用的“喜之郎博士”,他详细介绍了自己此前在美国波士顿机场入境遭盘查并被遣返的过程。作为博士后,他可选择申请J1签证或H1B(临时工作)签证。由于10043号令对H1B签证没有限制,他申请了H1B签证,并且签证材料也没有违规之处,最终美国海关却仍在对他进行了详细漫长的盘查、电子设备及社交媒体记录检查后,以他为避开10043号令申请H1B签证为由将他遣返。他在帖文最后写道,“现在并不在于你怎样去争论,而是人家可以随心所欲地遣返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理由罢了”。
对于赴美留学生而言,拿到签证也不能“高枕无忧”,即使通过了前期的学校申请和签证审批,海关执法机构依然是他们实现留学梦的一道关卡。入境美国时,海关会对留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查,包括聊天记录、社交媒体发言等隐私信息也会进行相关审问。“当时真的没有想到他们会去查微信的聊天记录,可能觉得他们不会中文吧,没想到他们有这么多会中文的人。”“喜之郎博士”在帖文写道。
据美国《科学》杂志3月1日报道,在过去的3个月里,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其他主要研究型大学都出现了在读博士生在中国探亲后被拒绝再次入境,并被立即遣送回国的案例。他们被拒的原因尚不明确。
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多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长时间盘查,一些学生的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的相关问题表态,指出美方严重干扰中美人文交流;1月29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就多名中国留学生自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时,遭美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3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美方在旧金山机场无端盘查并遣返一名中国留学生的问题,敦促美方“三个停止”:停止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停止阻碍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
留学生签证是美对华政策的缩影
“就留学情况而言,(美国)学校对中国留学生并没有特别限制,主要的限制都来自于美国政府。”资深留学中介路伟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除了签证审核严格,美签的预约档期感觉也明显比以前要少。”
路伟表示,现在他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去美国的学生变少了,政治、安全等因素让如今的中国留学生更多选择了英国、欧陆多国以及中国的港澳地区。“就目前来看,在美留学生的情况不会变得更好,最多是维持现状。”
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公报》3月1日报道称,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吉姆·班克斯2月26日提出的一项议案称要给学生签证设置条件,要求留学生提交证明,以确保外国公民不参与收集或向外国政府传输信息,该法案主要针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
紧缩的留学生政策只是美国对华歧视性政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学术及科研领域陆续出台相关限制政策,阻碍了中美之间正常的学术交流。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月26日发表题为《终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危险且愚蠢的行为》的文章,对中美科技合作前景表示担忧。报道称,《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签署45年来,中美两国间的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达到了历史性水平,且还有帮助中国、美国和世界应对诸多挑战的巨大潜力。中美两国都是对方最大的科研合作伙伴,协定带来的利益既是国家利益,也是全球利益,“终止协议是危险且愚蠢的行为”。
美国大选在即,对华政策再次成为美国舆论场的讨论焦点,美国政客甚至打出“制裁”牌争取选票。据彭博社3月9日报道,拜登政府正在权衡对更多中国科技公司实施制裁;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3月11日报道称,若特朗普再次当选,他扬言要对所有的中国产品增加高达60%的关税。美方的一系列言论不禁让人怀疑自诩“自由、平等、开放”的“灯塔国”是否已经亮起“红灯”。
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7日举行的外长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们始终愿意与美方加强对话沟通,推进各界人士友好往来,架起更多相互了解的桥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
(文中路伟为化名)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苏州非遗“吉祥三宝”在传承创新中“出圈”
- 成自宜高铁天府站首块钢结构网架安全提升到位
- 二〇二三北京文化论坛闭幕,取得丰硕成果——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
- 安徽“真金白银”支持光储产业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上万亩煤炭复垦区变身花园背后的秘密
- 上半年外汇市场呈现较强韧性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老工业基地吉林一季度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逾四成
- 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湖南益阳启幕 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揭牌
- 坚持“整剧式”人才培养 京剧《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开班
- 浙江推十条政策 助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别把“舌尖浪费”当面子
- 压力太大导致心理问题 职业紧张该如何化解?
- 西江2024年1号洪水生成 广西重点水域实施水上交通管制
- 美国密歇根州一处建筑爆炸 “情况及其危险”
- 男子买“六手”电动车被炸身亡 为何6名卖家和维修店店主都承担责任?
- 湖南零陵“小蛋鸡”成就富民“大产业”
- 济郑高铁全线贯通一周年 助力区域融合发展“加速度”
- 江南华南有降水过程 华北东北等地气温持续偏高
-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遂宁峰会举办
- 中国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 热门推荐
-
- 打造城市新名片 湖南东安吉他远销15个国家和地区
- 上海搭建创新转化“新桥梁” 职教学子展开创意大比拼
- 白宫回应“绝密情报泄露”事件:正调查,拜登深表关切
- 漂洋过海的“美人”,富了这座东南小城
- 沙特利雅得获得2030年世博会主办权
- 吉林非遗手工吹劲风:民众在传统手艺里“寻根”
- 员工上厕所不报备被开,公司缘何属于“合法解雇”?
- 舞剧《海的一半》在京首演纪念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
- 第三届福建省民营剧团优秀剧目(折子戏)展演福州闭幕
- “甘味”农产品闯世界 续拓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 安徽发布地质山洪气象预警 局部或引发山洪灾害
- 迈出新步伐丨一起向“黔”拼 看贵州如何“抢”出发展新机遇
- 广州白云火车站封顶 将成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接受前列腺治疗后出院
- 云南携手多地启动“世界遗产游计划”
- 丝路青年说(三)| 我为中欧班列“穿针引线”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中国字 中国人》正式发布
- 关键配套能力持续增强 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串珠成链”
- 你去医院花的钱,还不如给我
- 传承发展朱子文化 朱子故里再颁“文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