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新名片 湖南东安吉他远销15个国家和地区
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制作吉他。 唐涛华 摄
中新网永州5月21日电 (唐涛华 唐宇)喷漆、组装、上弦、调音……走进湖南东安县吉他产业园的吉他制作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各类吉他。
“生产一把吉他,共有200道工艺流程。乐器生产无法全程全自动操作,装弦、调音只能靠人工操作。”湖南永晟乐器负责人潘赟介绍。
东安吉他产业园位于东安经开区,总投资约5.2亿元,年生产吉他20余万把,年产值达3.2亿元,产品远销美国、西班牙、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湖南歌诺雅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订单纷至沓来。“预计今年上半年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大家信心和干劲十足。”该公司负责人唐智明说。
近年来,东安县积极推进吉他制造及“吉他+”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生产、销售、物流等生态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经过多年发展,“东安吉他”已成为东安城市新名片。
为培养吉他制作人才,东安县职业中专学校开设了乐器制造与维修专业,打造校企合作“吉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为园区吉他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学校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开展吉他企业工人岗前培训、岗位能力提升培训,以满足企业生产对工人的需求。
“吉他产业能发展起来,最核心的就是人才。过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东安人带回技术和管理人才,现在通过校企合作,吉他产业有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撑。”东安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在东安,“吉他工匠”有600余名。“一个月工资有7000余元。相比外出务工,在家乡上班方便多了。”湖南省泰源乐器有限公司员工刘晨说。
伴随着吉他工业的蓬勃发展,东安吉他文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地以吉他音乐节探索出“文艺演出、美食品鉴、文创展览、休闲购物”等多元模式,进一步擦亮东安吉他这张名片。
为推动本土吉他产业转型升级,东安县还积极推出吉他音乐节、吉他进校园、吉他公益培训等活动,以文化推动产业升级,用产业带动文化发展。如今,吉他文化、吉他旅游正与吉他工业同频共振,奏出东安发展的动人乐章。(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粤河源临浦东江特大桥连续梁左幅合龙
- 第十二届国际经方班在穗开幕
- 与“京侨暖巢”相遇 这些老人多了一群“儿女”
- 中国西南边陲临沧:开门向洋 拥抱世界
- 天冷“老寒腿”又犯了 做好这几点保护关节
- 吕梁革命老区启幕“城乡融合”活动 助力枣木香菇生态产业
- 武汉将首次开行至香港始发高铁列车
- 陕西延安一煤矿突发事故 多名工人被困
- 浙江杭州发生交通事故致1死4伤 肇事车辆驾驶人已被控制
- 江西首次以“批次检验”模式验放出口危化品
- 浙江机场“五一”假期预计运送旅客127万人次
- 辽宁大连开展全市旅游景区和游乐场所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一年来第五度加息
- 津兴城际铁路开始联调联试 沿途各市区县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岸边体验“甜蜜与激情” “体育+农文旅”共促乡村全面振兴
- 专家:全球气候投融资快速增长 “五大赛道”迈向碳中和
- 年纪轻轻就“糊涂”了?这病可不是老年人专利
- 东航在粤新增加密十余条热门旅游航线
- 广西防城港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启动
- 哈尔滨至日本东京亚冬会保障航线开通
- 热门推荐
-
- 怎样翻译“中国龙”
- 北证50指数“五连涨”再创历史新高
- 厦门鼓浪屿宰客乱象被曝光 多家涉事单位停业整顿
- 湖北宜昌至香港定期航线正式开通
- 山东扩大“金融+”覆盖面 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对外开放领域
-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人士: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 甘肃全民健身日“扮靓”民众时尚生活
- 白先勇忆二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大陆高校巡演趣事
- “多重疫情”袭美,XBB毒株来势迅猛:民众与专家皆呼意外
- 福建宁德:影视取景拍摄基地成网红打卡点
- 青海民和震区诊疗服务:翻山越岭不漏一人
- 煤电低碳化改造有了路线图
- 第七届进博会招商路演在成都举办 冀撬动四川采购成交潜力
- 最低降至4% “二套转首套”房贷调整开闸
- 中越携手同行 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 杭州出台楼市新政 调整住房限购范围
- 外媒:伊朗南呼罗珊省矿难死亡人数上升至51人
- 今天全国民航计划执行航班17351班 部分机场航班正常率下降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中国内蒙古树苗出口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