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北京文化论坛闭幕,取得丰硕成果——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
9月14日至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办。
两天时间里,聚焦“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这一年度主题,论坛安排了50场嘉宾演讲和圆桌对话。600多名中外嘉宾相聚一堂,共鉴中华文化之美,共谋文化传承创新,共促文明交流互鉴。
碰撞思想 交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中华文明有内在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又有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与应用性。”主论坛上,著名作家王蒙讲述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表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我们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感之源、创意之根。”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开放包容心态,努力挖掘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希中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之间密切、深刻的交流令人瞩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文化部副部长赫里斯托斯·季马斯说,“文化遗产是人们的精神宝库,通过各国的相互理解、平等交流、通力合作,它将成为创造现代文明成就的灵感与起点。”
近年来,数字文化“融通中外”趋势愈加鲜明,在中国文化扬帆出海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介绍,以在线影视剧、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六大业态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这些数字文化形态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提升了不同地区民众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接受度。”
文化繁荣,科技赋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数字技术提升内容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塔玛拉·拉斯托瓦·西亚马什维利表示,“相信此次北京文化论坛将促进达成新共识,探索文化领域新合作,带动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互鉴共进 合作共享
文化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170余件(套)埃及文物精品,明年将在国内巡展。”9月15日,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签署《“埃及文物展”合作意向协议》。
协议约定,双方共同组织举办展览,合作开展系列活动的策划、组织、筹备等工作。据了解,“埃及文物展”拟展出文物170余件(套),全部来自埃及博物馆,计划在国内巡展1年。展品中,包括法老图坦卡蒙大雕像、法老阿赫那吞半身像、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石碑等多件展品。
“文化关系是两国之间的重要纽带,中国和埃及都拥有人类最古老的文明,都提倡平等互利的文化,都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埃及文化部部长纳菲·齐拉尼表示,埃及渴望同中国在文化领域各个方面加强合作,“我们坚信,两国未来将在文化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进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本次论坛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搭建了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在“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与以旅彰文”平行论坛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介绍,按照立足北京、放眼全国的思路,论坛广泛征集了26个重量级文旅产业融合项目和战略合作项目,涉及金额约48.98亿元。
“积极推进中国文学‘走出去’,探索国际文学交流与合作。”在“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上,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就合作推进“十月作家居住地·吉隆坡”项目正式签约。据了解,双方将以此为平台,组织中外作家、翻译家前往当地创作体验、交流互访,开展新书推介、公众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化作家创作和文学交流传播。
增进文明交流,推动务实合作。北京大学古籍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与利用项目、动漫IP游戏开发授权项目、国家文化大数据与可信版权链战略合作项目……据了解,本次论坛促成文化项目签约52个,其中战略合作类项目17个,产业投资类项目35个。
文化活动 精彩纷呈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又洋溢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勃勃生机。
编钟敲响,鼓乐齐鸣。14日晚,永定河畔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灯光绚丽,热闹非凡,一场以“文化之光 北京之约”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在首钢园上演。音、诗、画、舞……演员们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对文明发展的思考。
参观钟鼓楼、太庙、颜料会馆,开启一场品味古都风韵的中轴之旅;走进新工体、751时尚设计广场、北京奥林匹克塔,感受时代文化新风貌;泛舟于大运河,领略水城共融的生态美景,体验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活力……
论坛期间,中外嘉宾分四路探访北京文化场馆设施,阅览大美北京,品味京城之韵。
沿着69级的台阶登上鼓楼,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北京中轴线尽收眼底。“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卓越呈现,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也是属于人类共同的财富和记忆。”嘉宾们纷纷赞叹。
中轴线纵贯南北,壮美有序、庄重大气,文化遗产历久弥新。论坛期间,“东城文化月”、古建音乐季、“博物馆之夜”等特色活动接续举办。“我们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生活。”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介绍。
论坛举办前后,“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书香京城”全民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北京举办,“我与地坛”北京书市重启,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为论坛的召开营造浓厚、热烈、温情的文化氛围。(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男子被黑熊袭击致死
- 6·18”网购遭遇问题如何维权 法院提醒:正常拆封查验不影响无理由退货
- 从泰山“机器狗”爆火看科技改变岗位需求
- 中国东南沿海首个批量化生产的非滩涂海上光伏项目在福鼎铺开建设
-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解散议会 11月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
- 拼文旅勿忘暖心细节:公厕“出圈”能为城市文旅加几分?
-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仍是巴勒斯坦的关键“生命线”
- 业界展望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 美国马里兰州一桥梁因船只撞击发生坍塌 至少7人落水
- 历史与未来交融:北京石景山文化地标的复兴与蝶变
- 中新真探:吃腐乳会致癌吗?
- 不推诿、不拒诊 山西推动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伤员“快抢救”
- 疑似周海媚抢救病历流出 律师:若属实家属可控告
- 16至17世纪匈牙利丝绸文物杭州展出 借丝绸增进两国交流
- 被子不够小心冷透!全国加被子地图来了 看哪里夜凉如水需棉被暖身
- 1月份资金面存多个扰动因素 春节前降准预期升温
- 第41届青春诗会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 上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26.4亿元 完成全年计划的53.3%
- 在中国空间站培育成功的巴基斯坦种子回家了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广东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 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4%
- 王毅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 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超3800万千瓦
- 埃及旅游业2024年接待游客1570万人次
- 指挥家曹鹏从艺80载:音乐要为社会服务
- 民调:大多数选民称美国最高法院无法公正裁决大选案件
- 台湾青年“西行”觅中华文脉 登临城墙感悟“何以长安”
- 长篇小说《少年连》揭开一段东北少年抗战往事
-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一批广告导向违法典型案例
- 赋能智慧治理 山西晋城:为城市发展植入“最强大脑”
- 钟声: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破坏和平、侵犯人权
- 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 但近6亿“不上网人群”也需关注
- 关乎居民吃穿住用行 6大促消费场景“上新”
- 美国白宫前高官纳瓦罗被判藐视国会罪名成立
-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
- 新闻特写丨全球最大单体公寓建筑背后的中国建设者
- “中国白头鹤之乡”迎来今年首只回归白头鹤
- 雷军、余承东隔空争议!为一个手机支架
- 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赵涛:“最佳影片”是对万玛才旦最好的纪念
- 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粮油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