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4日表示,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始终对欺诈发行行为予以全方位“零容忍”打击,坚决阻断发行上市“带病闯关”,从源头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如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紫晶存储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证监会分别对两家公司及责任人处以14250万元(人民币,下同)、9071万元罚款,警方对十余名责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投资者获得超过13亿元民事赔偿。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直是证监会的执法重点。近三年,共办理财务造假案件203件。其中,强化对“关键少数”的责任追究。奇信股份、宏达新材时任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分别开出1400万元、1000万元罚单;康美药业、獐子岛时任董事长分别被判处12年、15年有期徒刑。
该负责人表示,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行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下一步,证监会将从提高发现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突出打防结合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铲除造假滋生土壤,切实维护市场诚信基础,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是完善线索发现机制,综合运用现场检查、年报监管、舆情监测等多元化线索发现渠道,加大对涉嫌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问题线索的排查力度,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二是对相关违法案件从重从快予以处罚,既要用足用好行政处罚的“财产罚”“资格罚”,又要加强与警方的衔接配合,对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和个人一律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继续推动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对投资者进行实实在在的补偿。
三是坚持“一案多查”,全面排查涉案相关中介机构,对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中介机构加大惩戒力度,督促其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四是注重惩防并举,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防范打击财务造假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规范运作正向引导,实现标本兼治目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茅台跌了!回收商:“这次是暴跌,不只是因为淡季”
- 上海虹桥机场清明小长假首日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 中新真探: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
- 央行: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
- 青海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守护特殊困境儿童成长
- 成都新都区通报“阅读材料造成不良影响”: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哈尔滨铁路:受暴雨洪水影响中断拉滨铁路抢通
- 广西金秀瑶族村寨重现古老“放排”技艺
- 四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 解除乌克兰粮食进口禁令 欧盟内部矛盾重重
- 宁夏各机场10月27日启动冬航季航班计划
- 宁夏固原百名学子坐上火车去研学
- 蕴新致远 通赢未来 “交银蕴通”公司金融品牌焕新升级
- 青海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推进绿色智慧转型
- 河南建立社会责任粮储企业220家 基本形成多元储备体系
- 郑州机场实现国际进出港双向空高联运新模式
- 中国“聚宝盆”有机认证草场环境监测面积突破7000万亩
- 第八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 多个抗感染药品种竞争激烈
- 北京今年6002人入围积分落户名单
- 《时间的答卷》第二季定档 聚焦榜样人物追梦故事
- 热门推荐
-
- 各地陆续进入最美赏秋季
- 英国首相苏纳克希望与拜登建立“密切而坦诚的关系”
- 2024年河南外贸总额超8200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最多
- 白皮书指中国仍为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 人工智能等领域就业潜力大
- “补位”《歌手2024》 孙楠回应:争取“添花”
- 《烟火人家》今晚开播 徐帆马思纯携手诠释家庭“疗愈”本质
- 国产羽绒服“贵”上热搜,对品牌运营有何警示?
- 湖北严整涉企违规收费 助经营主体“轻装前行”
- 裁员增加、股价下跌……硅谷的“盛宴”要结束了吗?
- 俄外交部将13名日本公民列入禁止入境名单
-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牌
- 俄防长:西方对俄罗斯和伊朗施加的制裁毫无前景
- 武汉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
- 聚焦新质生产力 浙江民企何以创新“制胜”?
- 报考历史专业的变多了,晋鲁陕推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入学即有编有岗
- (国际观察)乌克兰危机冲击国际秩序 冲突战争没有真正赢家
- (乡村行·看振兴)勤“茧”致富 江西修水乡村振兴有“丝”路
- 各地装扮一新 多彩活动迎接新年
- 中国单体最长最重跨铁路悬浇T构转体桥成功转体
- 中新人物丨华宵一:理解锦鲤,成为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