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跌了!回收商:“这次是暴跌,不只是因为淡季”
中新网4月1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 4月8日,贵州茅台盘中跌幅一度超3%,最终收跌2.82%,4月9日,贵州茅台继续走跌。股价下探的同时,关于2024年散瓶飞天茅台酒批发价(市场流通价)跌破2600元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飞天茅台跌了?
对于53度/500ml飞天茅台降价的传闻,中新财经询问了多位白酒回收商,得到的答复均为“降了”。
“(散瓶)上午还2460元/瓶,现在2400元/瓶了,行情太快了。”8日晚间,一名白酒回收商向中新财经表示,“出不动,回收价格也给不起。”
另有白酒回收商回复称,近期不同年份的茅台酒都一直在跌:“茅台现在一天落几十。”该回收商给出的最低报价为2350元/瓶。
除二级市场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外,在销售终端,茅台的销售价格同样走低。
中新财经走访了北京多家酒行,有酒行报价从3280元/瓶降至3080元/瓶,有酒行报价从2980元/瓶降至2850元/瓶,降幅在150-200元不等,最低报价为2750元/瓶。
“白酒里茅台价格变动得比较快,昨天还3100、3200,今天就2800、2900了。”有酒行向中新财经表示。
此外,有白酒回收商表示,五粮液或也将降价。目前,散瓶普五的回收价在800-850元/瓶之间。不过在销售终端,五粮液价格未有下跌,有白酒批发商表示,受此前五粮液涨价影响,目前五粮液散瓶批发价略有上调,为990元/瓶。
4月9日,贵州茅台继续走跌,收盘价为1662.22元,跌0.27%。
为何下跌?
四月原本是白酒的销售淡季,白酒价格走低似乎并不稀奇。然而在不少回收商看来,这次茅台价格下跌并不寻常。“这次是暴跌,不只是因为淡季。有酒要么赶紧卖,要么等中秋看行情再说。”
中新财经注意到,业内普遍认为,375ml巽风酒的放量对飞天茅台的行情造成了冲击。
2023年12月31日,茅台正式推出了375ml的“贵州茅台巽风酒”。茅台官方宣称,这是茅台自主开发的战略级产品;今年3月28日,“巽风数字世界”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即日起,APP中持有相关材料的用户可按照相应步骤,合成对应材料并完成行权,可在线下门店完成375ml贵州茅台酒(巽风)提货。
酒类评论员、分析师蔡学飞向中新财经表示:“此次名酒价格下探,除了市场处于正常的淡季原因,还与前期较大的社会库存等因素有关。此外,个别茅台库存量较大的销售商集中投放飞天茅台,以及375ml茅台巽风酒集中投放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也造成了茅台价格的短期下跌,市场整体上短期供给大于需求,自然带来了价格的波动。”
蔡学飞认为,茅台酒作为高端名酒代表,其价格下降短期内必然会导致整体高端产品价格下探,进一步挤压高端白酒消费市场,加剧高端白酒市场竞争。
4月8日下午,贵州茅台方面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巽风酒计划量占茅台酒全年投放量比重小,不会对茅台酒现有价格体系产生影响,目前茅台酒动销情况良好。
茅台价格会回温吗?
对于茅台价格的下跌,有人认为即使后续回涨,也难以到达原来的高度。那么,茅台价格是否会回温?
蔡学飞认为,尽管茅台价格短期内下跌,但未来依然强势。“理性来看,茅台在宴席、商务与礼品市场的民生刚需属性没有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恢复,与茅台企业一些动销措施的不断深化,飞天茅台的需求也会在三季度进入恢复周期,从而企稳反弹,整体价格依然是向上走强的态势。”
他指出,目前来看,2024年整个酒行业依然面临着高库存、价格倒挂、需求不足等问题,市场需要时间去消化过去几年扩产的产能,价格需要时间修复,这些都导致2024年依然会是比较艰难的一年。
“但是积极地看,酒是中国民俗产品,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在宴席、礼品等市场具有刚需性,这个品类特征没有改变,随着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下,这些头部名酒依然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本月,贵州茅台公布了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505.60亿元,同比增长18.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34亿元,同比增长19.16%。(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说起来重视,做起来漠视”
- 天津法院宣判一养老诈骗案 团伙跨十余省市骗416人
- 第六届中华设计奖揭晓 全球1.6万件作品参赛
- (新春走基层)重庆一社区摆出“百家宴” 500余人享近千道菜
- 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 联合国秘书长:土叙震后急需援助 阻碍救援的制裁不应存在
- 未来已来,短视频阅读让好内容“大众化”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油茶丰收采摘忙 村民增收有奔头
- 天津出台实施细则 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规范化
-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西安站启幕 聚焦大学生食安科普
- 磨憨边检站今年验放中老边境出入境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 “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沈阳故宫举办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
- 福州港江阴港区年度整车出口突破万辆
- “一带一路”女性论坛暨青年领导力论坛举行
- 从节粮减损到智能养殖:“农业硬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
- 中国5G用户近10亿 千兆宽带用户占逾三成
-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已致甘肃105人遇难
- 焕“新”提“质”,探访乐清电气产业集群的升级密码
- 全国毛笔制作职业技能竞赛落地“华夏笔都”南昌进贤县
- 热门推荐
-
- 从春联中感受汉语魅力
- 无酒不成席 解锁醉美贵州的饮食法则
- 不许“高价鱼片”坏了文旅名声
- 专访汝窑遗址发现者范冬青:鉴瓷无数仍痴迷那抹天青
- 中国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哪个国家都不应该再犹豫,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 中国最大在建火电项目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
- 美国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脉脉CEO林凡:大模型时代,白领工作将逐渐平台化
- 安徽合肥启用警用直升机护航春运返程高峰
- 北京平均每天诞生800余户企业 让经营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 海南优化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政策
- 日本一所小学内多名学生被卡车撞倒辗轧
- 7月29日起北京全面执行第八批药品集采医保支付标准
- 官方: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获批 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产业链
- 严厉打击侵害游客权益行为 广西桂林通报“199元4天桂林低价游”情况
- 文化中国行丨首次发现黑脸琵鹭!“候鸟国际机场”还有更多新发现
- 哈卡拉干达州美术馆收录中国剪纸作品
- 今年首批南迁候鸟抵粤 广东迎来观鸟季
- 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青海德令哈青稞种植基地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