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近日,华北、黄淮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为何6月北方地区就出现如此迅猛的高温天气?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往年热?气象专家进行了解析。
京津冀地区近日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
气象监测显示,6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两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在6月14—18日和6月21—24日,区域平均高温日数达9.5天。6月21—24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最高气温在38—41摄氏度。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介绍,22日,北京市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摄氏度,突破6月历史极值。23日、24日,观象台最高气温均超40摄氏度,这是观象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连续3天气温突破40摄氏度。
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并持续至23日、24日。23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今年6月以来(截至24日),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中西部以及新疆大部等地,京津冀鲁豫平均高温日数为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3天,北京达到9.8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5—2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范围和强度明显减小。27日起,华北、黄淮等地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预计27日,华北平原大部有37摄氏度以上高温,28日高温明显减弱,29日起,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将再度出现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多种因素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维持
据张芳华介绍,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第一,在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而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第二,这一带高空在高压脊控制的情况下,天空的云量较少,太阳辐射较强,非常有利于气温的升高。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盛行的下沉气流,也会造成下沉增温效应,使气温升高;第三,目前刚刚进入夏至节气,白天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持续和维持;第四,华北、黄淮地区白天的相对湿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也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从平均情况来说,6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当,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气候极大值来看,北方大于南方。”张芳华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方处于多雨时段,副热带高压还没有控制南方地区,不利于出现很强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而在北方地区,这段时间容易受到大陆暖性高压脊的影响,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空气干燥,相较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
高辉介绍,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在6月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
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
预计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今年夏天我国南北方是不是都很热?高辉分析,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受厄尔尼诺影响。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同时,已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尤其是大陆高压脊影响,这和盛夏时段北方湿热高温的影响因子有所不同。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也高于常年同期。但南北方出现高温天气的集中时段不一样,南方地区一般在盛夏时间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间段。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研究员柳艳香建议相关地区居民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随时补充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户外工作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射的最热时段,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本报记者 李红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第 14 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基斯坦南部突发列车脱轨事故 致22死逾50伤
-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完成商业航班首航
- 山西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上线“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
- 10月上半月中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 上海开年打出“侨”牌 广邀海外侨胞共享发展机遇
- 广州从埔高速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 探寻八千年查海文化 守护万年文明之光
- 2025年《乙巳年》特种邮票在乌鲁木齐举行首发仪式
- 山西教育援疆记:一堂梦想课、一颗感恩糖
- “明星好友”“免费送游戏皮肤”……这些网络陷阱可能盯上了你家孩子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单周国际货运航班创新高
- 巴学者: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申城风景线)沪人吃“长寿面”结伴过重阳
- 德国6月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
- 广西小米粉工业化发展十年:“嗦”出百亿元产业
-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三亚开幕
- 发展新能源、开拓新航线、共享新机遇 多领域乘势而上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 故宫景福宫开启百余年来首次文物建筑整体保护修缮
- 江西10个设区市建成千兆城市 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94%
- 云南昭通:儿子酒驾被查,父亲竟酒驾来接
- 热门推荐
-
- 妙手“拆弹” 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救治一位巨大脑肿瘤患者
- 全国首个海上载人吊篮行业安全标准在广东阳江发布实施
- AA制自助游遭遇意外,责任如何承担?法院这么判
- 图览|中非命运与共,奋楫扬帆向未来
- 商务部:对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等三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 英国新鲜蔬果短缺 官员吁“吃萝卜”惹争议
- “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
- “流浪歌手”汤小乐:用民谣点亮积石山的春天
- 北京亦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内地国家级经开区
- 安徽广德发生2.6级地震 无人员受伤
- 美国佛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宣布竞选总统
- 国家医保局:2018年以来累计追回医保相关资金835亿元人民币
- 江西深入推进生态环保督察 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 2023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开幕
- 国际锐评丨动荡世界中,中国的三重身份更显可贵
- 台风“摩羯”来袭 海口市场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 西安铁路局“护航”电煤保供运输 保障民众温暖过冬
- 专家呼吁“糖、心、肾” 疾病“联防联控” 多方协作开展疾病管理
- 广西加强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推进儿科门诊急诊应开尽开
- 各地铁路公安集中整治维护车站及周边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