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均每天诞生800余户企业 让经营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在最新公布的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中,北京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北京经营主体存量已突破210万户,实有科技型企业占比近四成全国领先。今年1月以来,平均每天有800余户企业诞生,北京不断从经营主体需求出发,让更多经营主体在首都“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从经营主体需求出发,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市场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它的质与量,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促进就业都有着重要意义。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坚持从经营主体需求出发,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改革。加大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投”的应用,使其成为企业办理涉企电子政务中的全场景通行证。举个例子,企业在参加政府采购招投标时,用一个电子营业执照就能实现“网上办、跨省通、零成本”,今年前2个月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超1千万次,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累计应用量1.5亿次稳居全国首位。同时,作为全国首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北京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风险防控”四个维度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降低办事成本,让经营主体办事既方便又安全、既高效又规范。
他称,北京持续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持续规范市场中的不当竞争和干预行为,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去年推动退还各类不合理费用6.23亿元,帮助经营主体减轻经营压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完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慎罚的机制,让经营主体在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中安心健康地发展。
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企业信用赋能增效
“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一直是经营主体的期盼。”高念东表示,该局牵头统筹全市的综合监管,始终坚持从经营主体视角出发,目标就是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在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的同时,大幅减少监管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实现监管“高效”而企业“无感”。
不同于以往“巡街式”“拉网式”的现场检查方式,北京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改革,主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今年以来,北京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目前已经实现了行业领域全覆盖,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到2027年底超过80%。举个例子,北京实施“阳光餐饮”工程,监管人员通过视频实时对餐厅后厨中食物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测,不用去现场就能完成检查。通过科技手段,每日24小时不间断实现全覆盖监管,及时有效发现风险隐患,实现监管“无处不在”。
企业信用赋能增效实现“无事不扰”。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制定行业领域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上门开展现场检查,今年以来,首批150家经营主体纳入试点。
推动广告业“开门红”,今年以来多家龙头企业落户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广告市场,2023年广告业营收总额3024亿元,一直保持全国第一,全国龙头广告企业里近三分之一落户北京。
为了提振广告企业的发展信心和预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10部门出台“广告业十条”,从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建设广告产业园区及地方政府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力促进全市广告业收入增长。今年3月,北京市广告业纳统企业已从1077户增至1206户,增长11.9%,这为首都广告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以来,北京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快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在目前一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基础上,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设数字广告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从用地、资金、项目等方面向广告业倾斜,通过提供“管家式”服务,对头部广告企业“一对一”帮助解决发展需求和困难;二是大力促进数字广告业发展。北京加快出台促进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更好促进广告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是高频推动头部企业多做贡献。对排名前20的企业一企一策逐个服务、解决问题,同时今年多方做工作,推动广告企业回流北京。大力推动放开和规范重点领域广告发布,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资金扶持措施,让政策惠及企业。今年1月至2月,一些广告业龙头企业选择落户北京,广告企业增势良好,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在全国率先启动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
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市“十四五”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北京聚焦服务扩大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上市速度,为更多病患带来福音。目前已推动3个创新药、14个创新医疗器械、12个人工智能产品获批上市,数量全国第一,推动169个创新药获批临床。
今年以来,北京积极争取并参与两项国家试点。一是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大幅压缩核查和检验的技术审评用时,和持有人的申请获批时间,从200个工作日降至60个工作日。二是加快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审评试点,大幅缩短临床试验获批时间,提升临床试验启动效率和药物研发速度,这两项改革有力助推创新产品提前上市和加快临床应用,努力让患者用上疗效更好的药。
随着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美丽经济”这个新型消费产业获得更多关注。高念东表示,“美丽经济”就是化妆品产业转型升级,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同仁堂麦尔海、美图茉颜、北京蔻赛3家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技术提升,培育增长新动能,有力提升并促进了消费。
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
质量和标准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支撑,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高念东表示,北京在质量强国建设上始终争当首善之区,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一直是A级,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分别达到96.87%和96.68%,均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该局围绕质量强基、强链、强区建设,从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两个方面下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北京将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已突破2100项,今年计划发布地方标准160项,高水平办好第二届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筹建量子信息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加快建设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领域,着力构建与产业链相适配的标准体系,以提高技术、能耗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扩大内需贡献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连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通过验收 打造东北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基地
- 河南将举办首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
- 焦点访谈丨齐聚智博会 一起看“智能”的未来
- 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出发执行尹锡悦逮捕令
- 百年老字号正青春,渐成年轻人“心头好”
- 太原海关重拳打击涉烟违法犯罪 2023年查获邮递渠道进境烟丝100余公斤
- 扎哈罗娃讽刺布林肯“大国欺凌”论:了解下美国“短暂但血腥”历史
- 90后投身业委会,热忱能坚持多久
- 广州南沙客运港今年以来出入境客流已超去年全年
- 央行12月27日开展421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一波三折后,泰国选出新总理,是他
- 海外网评:敲错门竟遭枪击,美国社会“人人自危”
- 十几年头疼,病灶竟在心脏!心脏病,有哪些不常见症状?
- 广西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 多措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 俄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并未改变” 欧盟决定启动乌克兰“入盟”谈判
- 欧洲最大核电机组正式投入运营
- 浙江苍南一男童输液后身亡 接诊医师已被立案调查
- 中新健康丨专家解答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
- 10余位中外院士齐聚2024外滩大会
- “无缘无故”长胖?警惕这种病
- 热门推荐
-
- 浙江开化8岁女孩“教科书式”自救 ATM机“立大功”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临安:“忠孝文化”何以点亮乡村共富梦?
- 数百家企业“掘金”南昌国际健博会 产品尽显“科技范”
- 中马作家学者吉隆坡共谈“文化互鉴,美美与共”
- 湖南东安巾帼“领头雁”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115件(套)“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海南前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 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 北京地铁查明6号线延误原因:乘客遗落物品致车门故障
- 伊朗连环爆炸已致73人死亡,170人受伤
- 前11个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破万亿
- (新春走基层)天津静海:年货节“赶”起来 浓浓年味“热”起来
- 百家融媒重庆行丨大足:“花式”守护为“悬崖瑰宝”延续“生命”
- 中国A股现AI眼镜热 相关板块连日大涨
- 马斯克“百万抽奖活动”引争议:拜登批评,检察官起诉
- 中企华友钴业与福特汽车、淡水河谷印尼拟合资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逾38亿美元
- 美国旧金山一处住宅发生爆炸并起火 致1死2伤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中国中车全新风电机组解决方案海外首发
- 风从草原来 “新边地书写”能为文学带来什么?